深度 | 云南夏草莓种植面积全国第一,绿色发展规划正在编制

2019-07-28     昆报经济

草莓种植分冬夏两季。

在夏草莓种植方面,云南的种植面积已居全国第一。

云南省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草莓种植面积达256万亩,云南省草莓种植面积约5.3万亩,全国排名第11位。

虽然云南的草莓种植面积只占全国的2%,但夏草莓种植面积却占了全国的2/3。2018年全国夏草莓种植面积约5.3万亩,其中3.2万亩在云南。

近年来,云南夏草莓产业呈现出倍增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曲靖市会泽县是目前夏草莓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去年的种植面积是2.8万亩,今年已近5万亩。

昆明市寻甸县也在今年4月下发文件,提出要打造覆盖全省的寻甸夏草莓产业基地。

老牌夏草莓种植区如何转型?新秀草莓基地有何发展计划?今后,云南夏草莓产业路在何方?继续往下了解吧~

老牌

会泽县种植面积稳居第一

产值已达30亿元

在企业的带动下,近3年来,会泽县的夏草莓种植面积呈现出倍增式增长态势。

2018年种植面积是2.8万亩,今年已经接近5万亩。

段自东对会泽县的草莓产业发展充满信心:“按照这个增长速度,不用几年,会泽县的种植面积就可以突破10万亩。去年,会泽县的草莓产值达到30亿元,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后,产值可以突破100亿元。”

草莓喜光、耐荫性强,适宜生长在气温为15℃—22℃,土壤肥沃、疏松,呈中性或微酸性的地区。

云南省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垂直高度的差异和丰富的光热资源,为草莓栽培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种出的草莓口感一流、色泽鲜艳、上市早。

待补镇是会泽县的夏草莓种植第一大镇,这里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15℃—18℃,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吸引了不少夏草莓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在此落户,同时辐射带动了周边乡镇。

云南沅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待补镇较早种植夏草莓的企业。

2012年,该公司总经理、会泽人段自东在这里种下了第一批40亩夏草莓。此后,沅成农业种出的夏草莓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7年来,尤其是近3年,沅成农业的夏草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已达400亩,是起步时的10倍,每天供给昆明嘉华食品有限公司的夏草莓在800千克到1吨之间。

目前,沅成农业的年营业收入已经突破1亿元。

深圳市一品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也在待补镇建有草莓基地,该公司技术总监黄其林说:“公司前年的夏草莓产量就达到830余吨,销往武汉、深圳、广州、新疆等地。”

新秀寻甸县大力扶持

打造覆盖全省夏草莓基地

2019年4月,寻甸县委办公室和县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草莓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试行)》,其中提出,打造覆盖全省的寻甸夏草莓产业基地。

寻甸县拿出真金白银扶持夏草莓产业。

上述文件明确,2019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2020年、2021年每年投入资金500万元,在全县选址建设草莓育苗、冷链等基础设施,作为属地村(社区)集体资产。

此外,2019年至2021年每年安排草莓种植专项扶持资金500万元,对县域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给予一次性综合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亩8000元,每个经营主体最高补助30万元。

政策的强力扶持,加上寻甸县适宜推广草莓种植的气候优势,吸引着企业的目光。

2019年5月,“冬草莓之乡”成都市双流区的杨雄专程来寻甸考察。杨雄在双流区经营着一个草莓农场,凭借20多年从业经验,他判断“云南的夏草莓大有文章可做”。

杨雄到寻甸造访的,是昆明库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我希望能和库森农业合作,在云南种植夏草莓。”这是因为库森农业今年开始在寻甸实施夏草莓种植规划,而它的投资方成都百安农业已经从国外公司拿到优质夏草莓种苗的育苗授权。

在夏草莓品种中,蒙特瑞、波特拉、圣安德瑞斯、阿尔比是较为成熟的品种,尤其是蒙特瑞。这些品种均产自国外,经过几十年的种植,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种植技术,目前在国内广泛种植。沅成农业的夏草莓中,70%是蒙特瑞,波特拉、圣安德瑞斯、阿尔比各占10%。

库森农业总经理赵文平说:“我们计划5年内发展3万亩夏草莓鲜果基地,助推寻甸县打造夏草莓之乡。”

目前,库森农业所在的寻甸县金所街道已经发展了1000亩夏草莓种植基地,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

金所街道党工委书记迟金水说:“我们不光要发展草莓种植业,还要建设草莓冻果基地,并通过引进深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等落户寻甸特色产业园区的食品加工片区,形成全产业链基地。”

2020年,金所街道将推动夏草莓种植规模达2000亩。

短板产业链不完善

各环节有待优化

云南省园艺学会草莓分会副会长曾志伟表示,云南做强夏草莓的优势主要在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水源好,但没有精深加工企业,初加工果价格偏低,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他认为,目前云南草莓产业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80%以上采用地栽,设施农业普及率低。地栽不能解决重茬问题,长期重茬种植,土壤会退化,病虫害风险也会增加。

设施栽培的优点是产量高、品质好、肥水利用率高,但投资大,技术含量高。

此外,种苗质量参差不齐、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不健全、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也仍然存在。

与冬草莓相比,夏草莓的甜度往往达不到冬草莓的水平。在业内有一个共识,冬草莓适合鲜食,夏草莓适合加工。

不管是老牌种植基地会泽县,还是后起之秀寻甸县,种出的果子要有销路,要提高附加值,就要延伸产业链。

段自东表示:“我们一方面搭建鲜果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也着手自建深加工工厂。”

2018年,沅成农业投资1500万元建起了年产能2000吨的草莓果脯加工厂;2019年又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草莓切片加工厂,设计产能是每小时生产2吨,预计今年10月试生产。

“待补镇的气候优势明显,做出来的草莓果脯质量普遍比省外好。目前,百草味、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都跟我们下订单。”段自东说。

在昆明市呈贡区吴家营街道柏枝营社区,云南伟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今年夏天也开始种植夏草莓。该公司目前正在建设冷库、分拣车间。公司副总经理李然说:“要提高夏草莓附加值,深加工是必要方式。”

库森农业也要在寻甸建设草莓深加工基地,做草莓冻果、草莓酱、草莓酒等。

突破围绕“绿色食品”牌

更看重“绿色指标”

对于云南夏草莓产业的升级发展,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陶磅表示,要擦亮“绿色、高效、优质、安全”的草莓品牌形象。

2019年5月21日,云南省农技协草莓技术交流中心成立。

该中心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草莓新品种、新技术传递到广大种植户手中,不断提高草莓生产的科技含量、产品质量及安全标准,助推云南打造“绿色食品”牌。

在打造“绿色食品”牌过程中,云南省政府也注意到草莓产业的发展潜力。

今年6月,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组建省打造“绿色食品牌”工作专家组,成立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8个重点产业专家组。

水果产业专家组中,就有以研究草莓种植技术为主的专家陶磅。

目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正牵头编制《云南草莓绿色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希望开展全省草莓主产区的“三品一标”认证工作,计划通过3年—5年时间,认证产品地理标识3个、绿色食品8个—10个、有机食品3个—5个。

围绕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建立健全草莓产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标准化技术体系。

陶磅说:“云南草莓产业要走‘生态绿色’的发展道路,大力推广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栽培模式,为消费者生产出‘绿色、优质、安全、营养’的果品。”

企业也在积极行动。

赵文平说,库森农业将加快新品种种苗的引进、选育和示范推广步伐,大力推广无病毒种苗,培育推广穴盘苗。2019年,库森农业追加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200余亩的良种繁育中心、智能温室等。“目前我们的夏草莓在产量、硬度、抗病害能力等方面表现都比较好。”

在种植环节,云南伟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经获得有机转换认证证书。在伟诚农业的草莓种植基地,齐腰的种植架上全部是进口的椰糠基质。企业采用滴灌的方式供给营养,一个夏草莓的重量平均可达70克左右。“整个种植过程都严格按照有机种植的标准来完成,每年不定期接受相关机构的抽查。”李然说。

往期荐读

政策解读|直面“盲点”“痛点”“难点”!“云10条”吸引外资诚意满满

云南工业经济半年报来了,这一产业增加值增长了91.6%

今后,全市企业设立登记时间仅需1.5个工作日!

指标超限、数据失实,这些企业被点名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ey8RWwB8g2yegND88D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