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1 Pro 体验:用照片说话

2019-10-08   曹将的深夜笔记

iPhone 11 Pro 拿到手已经有 10 多天时间了。

之所以没有马上写体验文,主要原因是:真的不知道写什么。

三个摄像头好像很厉害,但似乎也找不到更多的案例来验证。而 A13 处理器、更长的续航等,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十分直观的体验。

但是!

当到了越来越多的地方,体验了越来越多的场景后,我想说:是的,很香!

它可能达不到某些手机那种极致,但是,很多体贴的功能让摄影这件事,变得很舒适。

好了,我们一一来看。

01 前置摄像头:让“我们”爱上了自拍。

在看广告时,很多朋友会被前置摄像头支持“慢动作”所惊艳。但是,又有多少朋友会每天自拍甩头发呢?

这次前置摄像头让自己觉得最爽的地方是:它支持广角了。

说人话就是,当我们自拍时,脸会更小!

具体来看:

1.当竖着拍时,需要按一下屏幕中的“缩放符号”,然后脸就小了。

2.而横着拍时,则是自动默认广角模式。

结合自拍杆,人的脸就更小了!

这个升级看似很小,但是对于自己来说,真的很重要!因为,我的朋友经常把我拍成这样子:

或者这样子:

哎,索性还是靠自己吧!

02 超广角镜头:看到更宽的天际线。

超广角可能是这次升级最直观的元素之一。说白了,就是可以拍到更广阔的场景。

目前来说它最大的用途有三个:

第一是拍天际线。面对远方,对比传统的广角镜头和超广角,完全是不同的震撼效果。

第二是拍小景全貌。比如在旅途中,想要写游记,说明餐厅情况,那么用超广角可以更大范围地获得目标全貌。

第三是拉长腿型。女生都希望自己被拍出来腿长好看,那没问题,借助超广角镜头,从侧下方往上拍,腿长马上一米八!

03 夜景模式:眼前的黑不是黑。

在第一次体验时,夜景模式真的让自己发出了猪叫!

我们看两组照片:没开夜景和开了夜景的对比图。

从基本看不到,到基本看得到——-确实震撼!

它的操作也很简单:当我们将镜头对准有点黑的地方时,手机会自动开启夜景模式,拍摄界面上会多出一个“月亮”标志。

这时候,开拍即可。

当然,它还可以手动调节长曝光时间,不过会根据不同的场景给出不同的上限。比如:

⁃ 相对明亮的地方,上限一般是 2-3 秒;

⁃ 比较黑暗的地方,上限可以到达 10 秒;

⁃ 而如果非常黑,且放在支架上,那么可以到达 30 秒。

有了夜景模式后,出片量直接翻了一倍!

04 人像升级:“今日最佳”回归。

我在朋友圈里有一个主题,叫做“今日最佳”。就是借助 iPhone 的人像模式,给同事和朋友拍照片。

但是这个栏目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更新了,原因有两个:

1. 由于拍摄时需要一定的反应速度,所以很多时候很难抓到最好的角度。

2. 它适用的距离就那么远,远一点、近一点都很难识别。

而体验过 iPhone 11 Pro 的人像模式后,自己突然又开启了拍照狂魔模式。

为什么?

第一,提供了两个距离的人像模式。

在人像模式界面,它还提供了一个稍远的选项。这意味着,可以拍一些脸小的人像了。

第二,反应速度有了大幅提升。

也就是说,同样的时间内,基本上能多拍一张人像。

这似乎看起来没什么作用,但是,对于人像摄影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对人像来说,一个关键点就是表情捕捉,而这,又是稍纵即逝。所以速度提升后,人像摄影的成片率有了大幅上升。

05 超取景框:为后期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会安古镇拍了灯笼照,但总感觉构图有问题,于是开始裁剪。手一拉,突然多出了很多空间,再一调整,画面顺眼多了。

这里,用到了“超取景框”功能。

这个功能很有意思,就是在拍照时,会自动记录画面之外的一些信息。有了它,后期如果有不满意的时候,可以通过裁剪来完成。

可以看到取景框外面有一些,也会被记录下来

不过,在使用时也发现它的一些问题:比如在夜景、人像模式下,它不适用。

06 修图:很多软件要失业了。

说完了硬件,顺便聊聊这次的系统升级。在这一版里,苹果在修图上有了“飞跃”的提升。

现在,我们可以直接调整:曝光、鲜明度、高光、阴影、对比度、亮度、黑点、饱和度、自然饱和度、色温、色调、锐度、清晰度、噪点消除、晕影。

我们看上面这张人像,没有借助第三方修图软件,直接是通过系统自带的功能实现!

当然,你可能会说:太复杂了!

没事,它还有一个“自动”功能,自动调整出还不错的效果。试了很多效果,发现自动调整后,基本可以满足发朋友圈的需求。

07 不足之处

好了,说了这么多惊喜,接下来聊聊亮点不足吧。

第一是“鬼影”。夜晚拍照时,经常会出现镜头炫光,画面中多出一些光斑。这确实很让人头疼。

第二是“超广角镜头不支持夜景模式”,反正就是只要在比较黑的场景下,基本报废。

超广角

用广角的效果

08 写在最后

1.华为很好

对于喜欢拍照的自己来说,这款 iPhone 确实带来了很多惊喜。分享了很多照片,有朋友劝我换华为,说它的效果更好。

华为真的很不错,这点毋庸置疑。

但是,就自己而言,换了华为确实可以带来某几个功能的提升,但是,它却不能带来:手机与 iPad 、Mac 、AirPods 的无缝连接,不能提供常用的几款高频优质应用。所以,转换成本真的很高。

这也是某种无奈吧。

2.器材重要,背后的人更重要。

这是读书阶段一位学长在分享中提到的。

他的观点很直接:你拍摄的角度,来自于你内心的温度。当你有了足够的摄入,胸中有物时,出来的作品便有灵魂。反之,则只是一些空洞的画面。

就如同我们码字,有的软件(比如 ulysses )确实更容易让我们聚焦,但厉害的人,拿着备忘录就能完成作品。

所以,不要迷信工具。

3.摄影只能锦上添花,很难雪中送炭。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同样的效果,之于美女是这样:

之于自己,是这样:

总之,以上便是关于 iPhone 11 Pro 的摄影体验。

感谢出镜的所有朋友,包括自己。

晚安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