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每个孩子来说都很重要,这跟孩子的为人处世、品行品性都有很重要的联系。作为家长的我们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对孩子的人生都有着重要影响。合格的父母在方方面面都会尽力做到极致,而失败的父母却失败得差不多。
下面是父母的几个能毁掉孩子的特质,各位家长不妨对照一下看自己占了几条。
1.对孩子严格,对自己却异常宽松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长:自己三年五载都不会翻阅一本书籍,却天天死盯着孩子,希望孩子疯狂的爱上阅读;自己从早到晚都拿着手机玩,却容不得孩子玩一分钟手机;自己成天脏话连篇,却凶巴巴的教育孩子要文明用语;自己一回家就像大老爷,躺在沙发上什么事都不做,总吩咐正在做作业的孩子一会儿干这儿,一会儿干那儿……
对孩子严格是好事儿,但如果父母不能做一个言传身教的人,不能成为孩子的好榜样,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无疑就是一个错误的示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表现都是通过模仿父母而来,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想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自己就必须在方方面面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2.消极对待生活,满满的负能量
我接触过不少家长,他们刚开始都只是给我反映他们的孩子如何如何的叛逆不听话,但当我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却发现孩子之所以叛逆不听话,其实很多原因都是因为父母平日里对生活总是一副很消极的态度。不少家长在工作或者感情上受挫了,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进行情绪发泄,于是就喜欢给孩子灌输各种自己的不如意,逼得孩子也开始厌恶某个人或者整个世界。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孩子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热情,而不应该是消极懈怠的处事之道。正能量的灌输往往能够带动孩子对生活对学习的热情,而负能量的灌输往往只会消磨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热爱。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孩子,在学习或者生活的过程中,才会努力突破自我,成就最美的自己。
3.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得异常重要
在这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不能否认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家长却错误的觉得孩子除了学习以外其他什么事情都可以不做,只要能够负责把学习者一件事情做好就万事大吉了。于是乎,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孩子连起床、穿衣、吃饭等事情,家长都巴不得帮孩子代劳。像家务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很多家长更是不忍心让孩子参与进去,美其名曰:"孩子学习太苦了,只要孩子把学习搞好,其他的事情交给父母就好了。"
学习成绩只是孩子人生的一部分,孩子还应该有童年,还应该有玩乐的时间,还应该有体验生活的机会。不能把孩子的兴趣爱好都局限在学习这一件事情之上。如果你是这样的家长,那么不仅仅是孩子的悲哀,也会是你们整个家庭的悲哀。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导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深的感染着孩子。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日常表现则反映出家长教育的缺失,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比较差劲,那么证明家长在这方面也是存在一定欠缺的。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并不容易,尽管如此,作为父母的我们也应该从自身的修养等方面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