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娃娃"再现!背后还有这些事

2020-05-13   老年日报

原标题:"大头娃娃"再现!背后还有这些事

2019年,湖南郴州就有多名家长举报称,本来要买特殊医用配方奶粉,却被医生推荐购买固体饮料。当时,郴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会对所有医院及批发零售药店、母婴产品经销店进行拉网式检查。如今,“大头娃娃”再现!

母婴店将饮料当奶粉卖给家长

孩子颅骨突出,变“大头娃娃”

据湖南电视台《经视焦点》栏目5月11日报道,近日,郴州永兴县一些婴幼儿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身体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还有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

最可怕的是,孩子的颅骨慢慢凸起,看起来就像是“大头娃娃”: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些家长发现,因为孩子对普通牛奶过敏,他们都给孩子购买食用了一款叫“倍氨敏”的蛋白固体饮料,母婴店的店员称,这是特殊奶粉,适合给牛奶过敏的婴儿喝。

但是家长咨询专家后发现,这种蛋白固体饮料并非奶粉,无法提供婴儿成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长期食用会让婴儿缺乏营养,产生各种疾病。

他们被店员欺骗, 给自己的孩子喝了一两年的饮料!

倍氨敏的价格还不低,一个月就要花三千多元:

出事后,记者对店员进行采访,当时店员仍坚持这是特殊奶粉,但隔天去到该母婴店时,所有倍氨敏饮料已经全部下架。

永兴政府出动

已立案调查

家长举报后,永兴县市场监督局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主任称,会进行惩罚,家长也可以申请赔偿。

该视频引起了永兴县政府的强烈关注。

《经视大调查》5月12日报道,相关事件引起了湖南永兴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以连夜召开紧急会议。

永兴县市场监管局局长邱传辉回应媒体称, 会议做出三点决定:

一是要求立即成立调查专班,并立案进行调查;

二是对报道的5名孩子进行人文关怀,安排人民医院儿科专家对其进行全面体检;

三是“举一反三”,在当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儿童食品安全全面清查整顿行动。

去年曾有过类似事件

十几位家长联名申诉

这已经不是郴州市第一起“饮料冒充奶粉”而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了。

2019年,就有湖南郴州多名家长连续投诉举报称,自己的孩子需要特殊医用配方奶粉,却被医生通过处方推荐购买疗效、营养成分存疑的固体饮料。

跟最近这次事件一样,都是用蛋白固体饮料假装特殊奶粉,贩卖给对普通奶粉过敏的婴儿。只不过,上次不是商家店员推荐,而是医院医生推荐的!

之后,郴州政府也对此进行了处理。

新华社2019年12月28日报道,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两名涉事医生已经被先期停止执业一年,医院的便民药房已经按市委要求关停,当地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正对事件做进一步调查处理。

郴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开展投诉人与医院及经销商的损害赔偿调解处置工作,全力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责任经销单位等顶格处罚,依法严惩。同时组织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内所有医院及批发零售药店、母婴产品经销店进行拉网式检查,一经发现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但四个月后,2020年3月30日,十几位患儿家长再次上书向郴州市长举报,在“问政湖南”上发表《郴州“大头娃娃”父母们联名请求政府处理郴州假奶粉事件》的“联名信”。

他们表示,去年该事件发生后,家长们“申冤无门”,才不得已联名申诉。

信中表示,郴州儿童医院医生长期联合医院院内便民药房和位于该院对面的妈仔谷母婴店将“舒儿呔固体饮料”作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粉”销售给前来该院就诊的牛奶过敏体质患儿,并借以医生权威,使患儿长期将此款固体饮料作为唯一续命食物来源。致使患儿营养不良,部分患儿身高、智力、行动能力明显落后普通儿童,严重的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脏器损伤。

信中写道,家长对此事相郴州市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时,相关部门却不作为,反而将责任推到家长身上。“我们家长于2020年3月15日联名上书呈您(市长),但奈何不得其门而入(层层关卡拦截),所以我们才联名到红网向您反应。”

承诺全市排查不到一年却剧情重演

工作人员回应:两起事件性质不一样

对此,郴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4月16日进行了回应,称去年该事件发生后,政府在2019年12月已成立了专门调查处理组,认真调查核实相关情况,积极主动调处群众投诉,依法依规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市监局表示,他们已安排相关投诉人的孩子进行了健康体检;近期责任方正在筹措资金支付损害赔偿款;已对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其相关涉事医生开展调查。

来源:观察者网

本版编辑: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