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中三年

2019-10-04   最忆是巢州

作者:金凤羽绒时装

我的初中三年是在原巢县岐阳公社岐阳中学度过的,学校位于现在大家春天看桃花的上李村附近的王岗。




学校离我家鲍圩村相当远,那个年代农村没有自行车,更别说公交车、私家车,校车更没有这个词,完全靠两条小腿步走,也不是大路,全是羊肠小道,途经当地一个坟岗——三元岗,邱家巷,小柏村,过一铁道,再跨过一条公路,还要走很长一段路才到学校。没测算过,现在想想,大约有五公里路程,只记得每天只要老房子的明瓦有点亮光,奶奶就喊我起床。那时也没有闹钟,没有手表,有几次是月光太亮,喊的太早了,走好远天都不亮,只要奶奶一喊“凤子啊,起来了!”,我马上就条件反射,一咕噜爬起来,穿衣服,洗漱。妈妈的房和奶奶的房是连二房,听到我起床的动静,妈妈已经默默地起床了,到大灶上给我做简易的早饭,我洗漱好了,妈妈饭也热好了。我小时不挑食,好吃的不好吃的都能吃饱,体质也还好,从不滴滴答答的伤风感冒,所以后来成年工作了,母亲还经常说我好养,念书不要劳神。巢湖三康医院的姑父(也是表叔),内科医生,在我大学毕业后见到我时,还提起他的担心,见到我胖乎乎的,欣慰的说,就担心你中学营养不良,现在看来还不错。考大学体检在三康医院,往秤上一站,一百零四斤,医生阿姨拍拍我的肩膀说人家考学校考瘦了,你却考胖了……

开始鲍圩在王岗读初中的十几个女生,我一般和村北头的鲍尚凤、鲍玉香一道结伴走,总是我先吃过早饭到她们家去叫她俩,十有八九她们还没起床或没吃,因为尚凤父母早年离异,跟奶奶生活,要自己烧早饭;玉香也是自己烧早饭。

相比之下,我就幸福多了,奶奶、父母都只要我念书,一切都优先。每想至此,感恩我的奶奶!感恩我的父亲!感恩我的母亲!同时,也感恩我的哥哥卫星!因为我小时候哥哥是很宠着我的,人家和他开玩笑说要抱走妹妹,他赶紧把大门、后门都插上栓。我虚六岁时,祖老师上门问我几岁,够不够上一年级,哥哥说不够,奶奶说让她上学,省得在家要吃零食,也奇怪!别的小孩大都懒上学,可我偏偏就想上学,也不是有什么理想,哥哥三年级,我一年级。那时候是半日制,三年级一年级在一起上课,反正我年龄不够,老师也不把我当数,我也照样屁颠屁颠地跟着哥哥上学去了,而且一天假都不请,别人下课了,我还坐在课桌边。记得当时村里鲍俊松也带他妹妹一起上学。三四年级就不在本村,到小李村(大队办的),雨雪天我中午就不回家,哥哥中午回家吃饭,然后带饭到学校给我吃。




后来上初三,我考到尖子班,班主任拖堂是常有的事,家长给我找本村鲍士国一转折亲在王岗住,他家有俩女儿,大女儿也在上初三,加上我,仨女孩睡一床,晚上下课就到那家落脚。自己带米用饭盒在食堂蒸笼蒸饭吃,学校连口水井都没有,就吃附近池塘里的水,暴雨天泥沙好多,一碗水半碗沙真是毫不夸张,春天小虫也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动作慢了,经常我的饭盒给别人拿走了,我只能挨饿。回家还得又要钱买饭盒,这样的生活一直延续到高中三年,六年时间不知道我丢了多少饭盒。




如果中间回家,晚上最迟的八点多走到家,一个人走三元岗坟地,下雪天衣服都汗透了,早上天不亮母亲送我走,最远的一次送到铁路天才亮,一般也要送到邱家巷。因为早上起得太早,所以听课好打瞌睡。但我听课特专心,好像一边瞌睡一边还在听,真得眼珠子定住一动不动,不知道的说呆眼翻翻,现在想那就是呆若木鸡。同学在我妈面前说我,右边太阳穴凹陷,是不是听的课就装在那里面?现在的孩子念书,家长又是辅导班,又是陪做作业,伤透脑筋。我们那时候没有的事,父母生我们兄妹四个,就一句话,哪个能念给哪个念。我也没有什么远大理想,也就是喜欢念书罢了。运气好,考学校也还算顺利。那时候大家都不富裕,加上自己佝偻承蜩,心在念书上,一点不觉得生活的苦,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想想倒还觉得甜甜的。

最忆是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