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清政府重新启用了袁世凯,期望他能带兵剿灭南方革命党的军队。没想到手握重兵的袁世凯志向远大,他想做中国的元首。在袁世凯的斡旋下,清廷与革命党进行了“南北和议”,最终清廷接受了“清室优待条件”,自动逊位。
幼年溥仪
清室优待条件中规定,清朝皇帝在退位后仍然保留皇帝尊号,并暂居于紫禁城内,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并且每年供给四百万元费用。
革命党用优待清室为条件,换取宣统帝溥仪自动退位,民国从此成立。辛亥革命并不彻底,仍然保留了封建皇帝,遭到很多人的诟病。比如鲁迅曾说:
二十四年前,太大度了,收了所谓“文明”这两个字的骗。(鲁迅《致萧军·萧红》)
还说:
况且当时的“胡儿”,不但并未“杀尽”,而且还受了优待,以至于现在还有“伪”溥仪出风头的日子。(鲁迅《诗和豫言》)
不过,革命党对于清室的优待,让他们尽快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避免了一场可能旷日持久的战争,也避免了民族分裂,迅速进入了共和时代。所以清室优待条件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因为清室优待条件的存在,逊位的溥仪又在紫禁城中住了十三年之久,直到1924年他被冯玉祥派兵赶出了紫禁城。
冯玉祥
冯玉祥一向对于封建帝制深恶痛绝,辛亥革命时期就强烈反对君主立宪,要求必须推翻满清帝制。
1915年,袁世凯恢复帝制,曾经封冯玉祥为男爵。冯玉祥听闻此消息,居然痛哭流涕,他说:
这是对我冯玉祥的极大侮辱,不把袁贼铲除,不把帝制推倒,对不起滦州起义的弟兄们。(冯玉祥《我的生活》)
1917年,张勋复辟,冯玉祥对此十分愤怒,认为就是让溥仪留在紫禁城内,才让清朝遗老们一直不忘复辟帝制。他认为,在中华民国的首都,居然还存在着一个废清小朝廷,这是中华民国的耻辱,也是中外阴谋家可以利用的一个孽根,必须连根铲除。
反对张勋复辟的冯玉祥进入北京后,甚至想让部队炮轰紫禁城,却未能如愿。随后他发表通电,要求取消清室优待条件,将溥仪驱逐出紫禁城,并且停付每年四百万元的优待金。可惜的是,冯玉祥的通电并没有得到北洋政府的响应,因此只得作罢。
张勋
到了七年后,冯玉祥终于等到了驱逐溥仪出宫的机会。
1924年,直奉大战开始了。直系军阀吴佩孚坐镇北京,派出三路大军进攻奉系张作霖。吴佩孚一直不信任冯玉祥,所以让冯玉祥的部队出古北口前往赤峰,负责热河方面的均是,这一路交通最为困难,地方又贫瘠,缺乏给养。冯玉祥看破了吴佩孚存心削弱自己的企图,决定发动军事政变,让直系下台。
冯玉祥做了周密的安排后,10月21日率部从古北口日夜兼程赶回北京,并于22日也兵临北京城下。此时的京畿警备司令正是冯玉祥推荐的孙岳,他下令打开城门,放冯玉祥的部队进入北京城,总统曹锟做了冯玉祥部队的俘虏。冯玉祥的这次政变,被称为“北京政变”,他自己则称之为“首都革命”。
占领了北京的冯玉祥,终于有机会实施他彻底推翻帝制的理想了。此时的清室也预感到了什么,他们认为冯玉祥一定会将溥仪的小朝廷赶出紫禁城,因此开始紧急讨论对策。
冯玉祥果然没有让他们失望,政变成功后,他提出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清帝溥仪迁移出宫,并且修改优待条件。于是,冯玉祥的可靠部下鹿钟麟带着军警20人闯入紫禁城,他以强硬的姿态宣布了大总统指令,限溥仪与两小时内搬出宫去。他甚至掏出空心炸弹,又假称景山上已经架起大炮,以此恐吓,溥仪不得不就范,交出了自己的两颗印玺,并搬到了醇王府。
鹿钟麟
自此,宣统皇帝永远废除了皇帝尊号,窃据紫禁城十三年的逊清小朝廷终于被连根拔起了。冯玉祥此举,贯彻了辛亥革命未竟之精神,是中华民国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人说,冯玉祥违背了清室优待条件,将溥仪驱逐出宫,这种做法是背信弃义。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真正违背清室优待条件的正是逊清小朝廷。关于这一点,孙中山先生在答复清室的诘难时说的很清楚了。说小朝廷违背了优待条件,理由有三:
- 第一,清室优待条件中本就说了,清帝逊位后,暂居紫禁城,日后移居颐和园。但是小朝廷在紫禁城内一住就是十三年,毫无搬迁的意思。
- 第二,民国三年的清室优待条件善后办法中规定:清室对于各种文书契约,应当通行民国纪年,而不应使用旧年号;清帝的谕告、赏赐等,只能行于宗室及属下人等,对于其他官民,不可又赐谥及其他荣典。这些规定,是为了防微杜渐,防止有人产生复辟的想法。然而这些条件,也都被小朝廷违反了。
- 第三,民国六年,也就是1917年,小朝廷参与了张勋复辟,已经彻底推翻了优待条件的前提。复辟失败后,小朝廷辩解称是被张勋胁迫,然而张勋死后,小朝廷却赠予他“忠武”的美谥,可见小朝廷之前的辩解有多么虚伪!
因此,小朝廷既然已经违反了清室优待条件,自然不必再对其进行优待了。
更何况,小朝廷窃据在紫禁城内,已经让紫禁城里的文物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宫内太监们肆意盗窃宫中文物,为了掩饰罪行,他们甚至在宫内放火,很多文物被付之一炬。清室为了维持奢靡的生活,也抵押、拍卖珍宝文物。更为夸张的是,溥仪自己就是最大的窃贼,他与兄弟勾结,偷偷将许多文物运出宫去,包括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冯玉祥驱逐清室,可谓顺公理,应民心,合理合法,大快人心。
小朝廷被逐出皇宫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25年的10月10日,故宫博物馆宣告成立。这座明清两朝的皇宫,终于想广大人民开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