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并不傻,连亲戚朋友和老师都说他很聪明,可为什么他就是不把聪明用到正道上呢?”
“别的孩子为什么不需要家长辅导,甚至还是留守儿童,都可以那么优秀?为什么我日日夜夜的陪伴孩子,却不能收获一个好孩子呢?”
“孩子究竟应该怎么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懂事听话的乖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别人家的父母,都做了哪些努力,才把孩子培养得那么优秀的呢?我到底还欠缺些什么?”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总是在不断的付出,但有些家长的付出非但没有成效,反而成为别人眼中的反面教材。其实,想要一个孩子变得足够优秀,爸妈一定要在孩子小时候注重习惯的培养。十岁之前,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关键期,曦曦妈希望家长都能够在以下几点上面引起重视——
(1)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在高考的重压下,家长们对于学习的关注度,甚至超过了对孩子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在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家长们攀比的往往是孩子考了多少分,极少有人会觉得我的孩子有一副强健的体魄是一件很值得开心的事情。
健康问题,是爸妈应该关注的第一问题。如果不是体育成绩要纳入中考,家长们怎么舍得让孩子花时间去运动,早就巴不得孩子分分钟浸泡在书本之中了。热爱运动的好习惯,爸妈一定要陪孩子养成,千万要记住,只有孩子有了强健的身躯,才能够保证正常入学,才不会因为生病而请假,才不会因为柔弱而被别人欺负。
(2)喜欢阅读的好习惯。
巴金曾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孩子。”而阅读这个习惯,更是每一个孩子都不能忽视的。喜欢阅读的孩子,不仅作文写作能力很强,不仅语文科目成绩很好,甚至方方面面的知识面都非常宽。阅读,不仅能够陶冶孩子的情操,也会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学识、有见识的人。
满分作业也好、小说也罢,名著阅读也好、报纸也罢,这些都是孩子阅读的最佳选择。很多家长属于急功近利的类型,只要一提到阅读,他想到的首先就是满分作文书。不能局限孩子的阅读范围,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孩子阅读更多方面的书籍,因为阅读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充实,更有内涵。
(3)控制情绪的好习惯。
为什么曦曦妈强调,一定要在十岁前帮孩子养成这些好习惯?因为孩子越小,越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孩子就会步入青春期了,那么逆反就会加剧。而如果在十岁前,我们就会了孩子这些好习惯,孩子进入青春期也很难叛逆起来。
不仅很多孩子是情绪的奴隶,就连很多家长也一直在被情绪所控制。首先,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做那个易暴易怒榜样;其次,当孩子有坏情绪的时候,我们不要用家长的权威去堵塞,而要帮助孩子疏导情绪;最后,我们可以让孩子利用写日记、跑步、哭泣等方式发泄坏情绪。只有教会孩子如何约束自己的坏情绪,孩子才会过得更快乐,也更受人待见。
(4)懂得感恩的好习惯。
父母就算是为孩子付出再多,很多孩子都一副视而不见的样子,甚至认为父母为自己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的孩子,习惯性地拿着父母给的血汗钱,在外铺张浪费,充大哥装有钱人;有的孩子,自己过生日要求父母大操大办,父母过生日却连一句生日快乐都懒得说……
抚养一个不懂感恩的白眼狼,是父母一辈子的悲哀。想要改变这种现状,爸妈一定要做出适当的调整:首先,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让孩子在劳动中体味父母的艰辛,看到自己的价值;其次,适当放手,孩子能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父母的事情邀请孩子帮忙做;最后,面对孩子的好意,爸妈不要狠心拒绝,只有你欣然接受之后,孩子才能体味到感恩父母对自己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5)独立自信的好习惯。
任何事情,都要依靠父母的孩子,是很悲哀的。作为父母,我们不需要事必躬亲,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变得独立起来,让孩子有独立承担事情的勇气,有自食其力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包办代替,又或者永远拿钱把孩子供着。
教会孩子洗袜子、洗衣服、洗裤子;教会孩子下面条、煮饭、炒菜;教会孩子整理书包、房间、内务……父母只能陪孩子走一段路程,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跟在孩子身后做后勤工作,所以,我们必须要教会孩子学会独立生活,而只有独立的孩子往往才会变得更加自信。
——————
莎士比亚曾说:“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有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先见之明!不能等到自己把孩子养废了,再来后悔,恐怕到时候自己不仅甩不了巨婴,也无力承担巨婴的一切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