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人物|改革开放的践行者——陆河张仓(最先修筑深南大道)

2019-05-28   陆河热线网

提起中国现代建筑装饰必须得提深圳建筑装饰,提深圳建筑装饰又必须得提陆河建筑装饰企业,而说到陆河建筑装饰企业又不得不说来自该县螺溪镇的建筑装饰企业。 因为,如果说陆河县是“中国建筑装饰之乡”,那螺溪镇就是陆河县“建筑装饰之乡”,该镇人创办了许多全国知名的大型建筑装饰企业。

或许,许多朋友不了解,这些螺溪人之所以能在中国现代建筑装饰行业先行一步,创办众多建筑装饰企业,都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担任螺溪公社党委书记的张仓。

张仓,1924年出生,陆河县河田镇仓背村人,1995年逝世,享年71岁。1975年至1984年期间,其担任螺溪公社党委书记。其在该职任内,恰逢中国 结束“文化大革命”,开始“改革开放”,其审时度世,与时俱进,带领螺溪人走出陆河,奔向草创肇始的深圳特区,在为特区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带富了家乡。

深南大道是深圳最为出名的一条标志性道路。这条全长43公里的大道,差不多等于陆河到陆丰的距离。每天经过该路的深圳市民可能不会想到,当年正是张仓带领 300多位来自陆河的土建工人,从家乡带来铁铲、板车等工具,挥下建设深南大道的第一把锄头,铲起第一铲土,陆河人是深圳深南大道最早的建设者。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张仓,螺溪镇就不会有后来的诸多建筑装饰企业,那么陆河也就不会凭此获得“中国建筑装饰之乡”称号。追根溯源,这一切都与这个名 叫张仓的公社干部有关。当初,在改革开放初期,当全国其他绝大多数地区在长期“极左政策”高压之下,尚不敢让民众流动迁移外出打工时,身为螺溪公社领导的 张仓却甘冒政治风险,带领螺溪乃至陆河人走出山门,冲向肇建伊始的深圳经济特区,成为最早参与特区建设的一批人,为后来陆河人在深圳特区立足壮大打下了坚 实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并不是说螺溪人乃至陆河人创办的每一家建筑装饰企业都与张仓有直接关系,甚至可能全部都没有直接关系。而且,在这些建筑装饰企业的创办人 之中,可能有些人根本就不认识张仓。然而,追根溯源的话,螺溪人乃至陆河人之所以会那么早就到深圳经济特区来打工,那么早就从事建筑装饰行业,却又与张仓 的开放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有着各种千丝万缕的间接关系。当年他大胆地带领数百螺溪人率先来深圳打工,等于埋下了种子,为后来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回朔改革开放初期,当时许多新政策刚刚推出,因为长期受“极左”思想的影响,全国上下,大多数人尚处于观望的阶段,不敢轻易迈出第一步,怕政策有变化而受到 冲击或被打倒。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螺溪公社书记张仓敢于担当,不怕政策有变会导致个人前途受影响,大胆地打开山门,带领勤劳的(陆河)螺溪人冲出大山,走 向正处于草创阶段的深圳经济特区,并最终在竞争激烈的深圳经济特区创出一片天地。

笔者认为,螺溪人乃至陆河人有今天,尤其是从事建筑装饰行业的螺溪乃至陆河人,一定不能忘记张仓前辈。如果没有他当年大胆和正确的决策,以及勇于承担的胆略 和过人的见识,就不会有今天的螺溪乃至陆河的建筑装饰企业。陆河能够获得“中国建筑装饰之乡”的荣誉称号,张仓功不可没。而改革开放政策最终能够落到实 处,并且能够真正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也离不开千千万万如张仓这样的践行者。是他们在最基层的推动和拓荒,才使改革开放从冰冷的文件变成热火朝天的 现实。

(图文/幽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