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部,何去何留

2019-10-12     夏日卿尘


我们HR都知道人力资源是一个“花钱”的部门,本身不产生直接效益。在很多老板的眼里,更是如此,HR就是一个尴尬的存在:没有HR不行,有了又嫌“拖后腿”。

因而,纵使HR觉得自己工作做得很到位了,企业的管理者思考的仍然是:推进HR变革,发挥更大的价值。

比如托马斯·斯图沃特曾在《财富》扬言“炸掉你的人力资源部”;再比如拉里·查兰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分割人力资源部”。

到了国内,首先“忍不了”HR的是华为,华为任正非签发了总裁办第62号文件《关于人力资源组织运作优化的讲话——任正非与总干部部及人力资源部相关主管的沟通纪要》。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份文件那就是:人力资源部被拆分了。

01

拆分人力资源部成立新的总干部部

华为此次人力资源变革,将原本的人力资源部权限一分为二,成立新的总干部部。

拆分后,人力资源部和总干部部职责分明:

分拆后的职责对比

如果按照传统把人力资源工作分成选育用留几个模块的话,你会发现只有“选”的工作还属于人力资源部,绝大部分“育用留”的工作都归属于总干部部,人力资源部已经完全定性为“支撑”部门,管规则,但没有立制度权利(除了出差补助之类的小事情HR可以自主决定)。

说白了,HR就是执行机构,重服务,而不是管理;活不是变少了,而是变得更基础了。

02

被边缘化的HR因为不主动学习业务

管理上,有一种手段叫“冷处理”:不去干掉你,而是不管你或者让你去做无足轻重的事情,降低你的存在感。久而久之,你要么自己选择离开,要么让组织看到你的价值。

华为拆分人力资源部,似乎有点“冷处理”的味道。任正非对于HR的不满,从今年年初的员工关系变革工作进展汇报上就表示出来了:人力资源如果不懂业务,就不会识别哪些是优秀干部,也不会判断谁好谁坏,就只会通过增加流程节点来追求完美。

而这次组织优化会议上,任正非再次强调了:我调查了一些基层HR,基本上不主动学主航道业务,工作时间、业余时间也不下战场,用主观意识管控行使权力,而不是服务。

华为拆分人力资源部的原因也在这:部分HR不懂业务。对于不懂业务的HR,华为的做法不是干掉你,而是干掉你的权力。

03

你不改变自然有人逼你改变

不懂业务,也不愿意主动学习业务,不光华为,应该是99%的企业HR的通病。每天拘泥于固定化的工作,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的舒适圈,日复一日,重复工作。

这种“稳定的安逸”,恰恰是HR的死穴。华为这一招“分拆人力资源部”,你应该明白的是:你不改变,自然有人逼你改变。

在这种模式下,HR不再只是后勤行政,而是给业务助攻,能发挥实实在在的价值。

无论是企业人力资源变革,还是HR个人提升转型,持续精进,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才是当下最好的途径之一。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

《赢未来》杂志征稿

一、期刊简介:

《赢未来》由全国首家期刊集团、广东省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家庭期刊集团投资,受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本刊以传播希望,让未来更美好。贯彻教育方针,推动教学研究,交流教研成果,促进教学改革,推动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教学质量为办刊理念。主旨研究指导中小学校长、教师专业发展,探讨教师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高和发展的途径、方式和方法,强化教师队伍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其成为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创新思想的平台,彰显智慧的殿堂,专业成长的乐园。读者对象:中小学校长、主任、教师,教师培训机构、教师培养院校教师,教育管理者。

二、栏目设置:

教研专题、教改新论、学术争鸣、课程与教学、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现代学校领导与管理、班主任工作、教师发展论坛、自然科学、思品教育、外语教学、职教幼教、体育美育、阅读写作、检测评价、比较教育。

三、征稿要求:

1.论文要求主题明确、立意新颖、内容健康积极、观点鲜明、资料翔实,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实用性。

2.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真实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结论准确、层次分明、文字精练通顺。

3.论文文辞力求精炼,并在文尾注明字数,全文一般不超过5000字符(2500~5000字符为宜)。论文必须有2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若论文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

4.文稿严禁抄袭,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减,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

四、来稿须知:

1.来稿作者对文稿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论文下方要注明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例:××省××市(区、县)××路××号××学校××收]、联系电话(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联系电子信箱,以便我们及时快捷地与您联系。

2.编辑部对所有来稿会及时处理,文章如被录用,编辑部一般在接稿后十天内将“稿件录用通知”寄发给第一作者。录用的稿件刊登周期短,从收稿至刊登一般不超过2个月;若作者投稿后二十天未收到编辑部的“稿件处理通知”请来电来函查询,请作者自留底稿,来稿一律不退。

3.“摘要”应客观而简明地反映论文的主要观点,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一般不超过150字;“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以3~5个为宜。

4.参考文献应准确、完整,序号用[1]、[2]……表示。书写格式:“序号 作者.书名[M](期刊题名[J]论文集析出文章[A]报纸文章[N]).出版地:出版者(刊名),出版年(期号),页码.”;注释用、……表示。书写格式:作者:《题名》,《刊名》(专著《书名》),×年第×期(出版者及×年版),第×页。

5.所有来稿经本杂志编辑部审核合格确定刊载者,将由杂志编辑部统一签发录用通知书,并告知有关刊载事宜。

6.优秀稿件将提交参加我部论文评优活动,并颁发获奖证书。需要获奖证书的作者请在稿件上注明,或主动与我们联系。

五、投稿邮箱: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II9xm0BMH2_cNUgFE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