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该不该教他打回去?看看幼师怎么说……

2019-10-29     夏日卿尘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对交往方面认知的不成熟,有时会出现“被欺负”或者“欺负别人的”情况,那么面对孩子间的这种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处理呢?

关于这个问题,家长们分成了几种不同的派别,来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



认为孩子不用打回去:

1、打人不文明,不是好孩子的做法,告诉家长和老师就可以了。

2、小孩子打架都是闹着玩,不用太在意了。

3、应该宽容一点,动手不好,可以多讲道理解决问题。

认为要打回去的:

1、告诉老师也不能解气,一定要还手。

2、要还手,不然孩子以后就变成受气包了。

3、不打回去的话,打人的就更加嚣张了。

这个问题的难点就在于不甘心孩子被打,然而又怕以暴制暴让小朋友变成“坏孩子”。那么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打了,到底该怎么办?




孩子被打就是被欺负了吗?

我们总喜欢把成人世界的规则强加到孩子身上,可明明在小朋友看来什么事儿都不是大事儿。他们情绪来的快也去得快,可能上一秒还哭丧着脸,下一秒马上就和对方拉手和好了。小孩的世界观大部分取决与成人的引导。

大部分家长都会在不经意间把自己的主张暗示给孩子“别人打你就是欺负人”,“打人的都是坏孩子,不要靠他们太近”。这样的引导完全是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待问题,但不一定符合幼儿世界。

小静和小红经常一起打打闹闹,可小静的妈妈看不过去,就经常暗示孩子“她总是欺负你,别跟她玩了”,导致小静慢慢疏远了玩伴,也变得越来越孤僻。有时家长的这种暗示对孩子来说比被人打了一拳更不好受。比起其他,孩子们的快乐互动和友谊更重要。

孩子被打,一定要打回去吗?

除了正常的玩闹,小朋友之间也经常有打架的时候。这时该怎么办呢?很多家长可能会说“先让孩子打回去,然后再弄清楚打架的原因”。

可是主张让孩子打回去的家长都对自己孩子的实力太过自信了,如果打人的孩子太过强壮,不是想打回去就能打回去的。

小朋友一般不能准确判断形势,一味教导孩子挨打要打回去并不是太明智的做法。如果对方太强,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



不还手,孩子就会变得胆小懦弱吗?

想让孩子打回去的家长担心的主要问题还是“不还手会变懦弱”,其实不然,处理问题的方式不止一种,不还手不代表胆小怕事儿。

再说回来,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不取决于他对待一件事的反应方式,而是来自于家长长期的引导。学会正确面对问题、化解内心的愤怒是孩子的必修课,找到和周围同伴更好的和平相处模式也更利于孩子的幼儿园生活。

还不还手是不是代表懦弱还要靠家长的引导,要让 TA 明白不打回去不是害怕、躲避,而是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不打回去,还能怎么做?

1、语言威慑

“老师说过不能动手打人”“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由于年龄小,有些孩子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恰当的,这时家长要教小朋友坚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表明自己的态度,让对方知道自己很生气,也不是好惹的。这样那些调皮的孩子下次行动之前就会有所顾忌,不会再随便动手动脚了。

2、高声呵斥

如果呵斥还不能及时制止暴力,看来接下来就得用上更强有力的反击了。这时小朋友们可以试着大声尖叫。比如这样大吼“住手!”“再不住手我就告诉老师了”

3、主动告诉家长和老师

如果孩子体质太弱,抵抗不过对方的攻击,一定要及时寻求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如果家长和老师不在场,也要学会向周围的其他成年人求救。



孩子被打,家长怎么办?

1、感同身受,安抚孩子情绪

有些家长一听到孩子被打了,立刻火冒三丈,恨不得马上跑出去替孩子报仇,还有的家长先把自己孩子训斥一番,让他反省自己的过错。

这样的反应是不恰当的,倾述换来的不是安慰而是责备,孩子就会慢慢疏远家长。

孩子回家哭诉,作为家长,再忙应该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蹲下来与孩子平视,轻轻地抱着孩子,消除孩子的不安。待孩子情绪平复后再询问是怎么回事,确定后给予安慰,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重视,尽快摆脱气馁和自我否定的情绪。

2、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好多家长喜欢帮孩子包办一切,但这样的溺爱和保护会让小朋友越来越没主见,无法独自处理突发事件,在受到欺负时也不敢反抗。

家长平时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生活小事儿,比如玩具、衣物等,逐渐锻炼小朋友的独立能力。

3、事后和孩子好好谈谈

晚上抽点时间再好好问问孩子白天的感受,了解孩子的看法。如果孩子三言两语略过,说明他可能根本不在意这事儿,对他没有造成任何心理影响。

如果孩子吞吞吐吐,眼含泪花,说明他很在意。这时一定要和孩子好好聊一下,解开他的心结。

4、多带孩子参加社会活动,提高社交能力

一般看起来柔弱或不合群的孩子容易被欺凌和殴打,所以为了减小孩子在外面受欺负的几率,家长平时要注意提升孩子身体素质,偶尔带他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更近一步参加跆拳道、柔道兴趣课,这样不光可以增强孩子体质,还能让孩子更有活力,不再柔弱。

另外,如果孩子性格孤僻,家长也要注意让他多参加社会活动,让孩子有自己的兴趣和交际圈子。只有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多锻炼,才能和同伴形成凝聚力,远离暴力,用自己的内心力量保护自己。

5、父母是孩子的行为榜样

没有打人的孩子就没有被打的烦恼,平时我们周围调皮捣蛋的熊孩子也不少,这些孩子的暴力倾向一般都和家庭环境脱不了关系,如果你的孩子总爱打人,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平时是不是总是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是不是容易把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和孩子的相处中呢?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和启蒙者,孩子性格的养成和世界观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引导,愿我们的家长都能培养出文明礼貌,又不失主见和胆识的孩子……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END -

《神州》杂志征稿通知

一、关于我们

《神州》杂志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大型综合类旬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1/I,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5071,邮发代号:2-871。

《神州》杂志是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量最大的旬刊,每期发行量为5万多册,在全国各省省会城市以及主要大城市都设有发行部,每期杂志都能及时与各地的读者见面。

《神州》杂志坚持“繁荣大众文化、复兴中华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办刊宗旨,致力于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是一本洞悉文化产业发展前沿、解读文化发展与传承之惑、提供最新文化社会资讯、传播文化精髓的刊物。为了使杂志更具影响力,《神州》杂志在2013年进行全新的转型与定位。转型后的《神州》杂志从“中国文化传媒第一刊”向“中国文化新闻第一刊”方向发展。

二、征稿要求

1.论文要求主题明确、立意新颖、内容健康积极、观点鲜明、资料翔实,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实用性。

2.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真实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结论准确、层次分明、文字精练通顺。

3.论文文辞力求精炼,并在文尾注明字数,全文一般不超过5000字符(2500~5000字符为宜)。论文必须有2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若论文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

4.文稿严禁抄袭,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减,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

三、来稿须知

1.来稿作者对文稿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论文下方要注明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例:××省××市(区、县)××路××号××学校××收]、联系电话(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联系电子信箱,以便我们及时快捷地与您联系。

2.编辑部对所有来稿会及时处理,文章如被录用,编辑部一般在接稿后十天内将“稿件录用通知”寄发给第一作者。录用的稿件刊登周期短,从收稿至刊登一般不超过2个月;若作者投稿后二十天未收到编辑部的“稿件处理通知”请来电来函查询,请作者自留底稿,来稿一律不退。

3.“摘要”应客观而简明地反映论文的主要观点,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一般不超过150字;“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以3~5个为宜。

4.参考文献应准确、完整,序号用[1]、[2]……表示。书写格式:“序号 作者.书名[M](期刊题名[J]论文集析出文章[A]报纸文章[N]).出版地:出版者(刊名),出版年(期号),页码.”;注释用、……表示。书写格式:作者:《题名》,《刊名》(专著《书名》),×年第×期(出版者及×年版),第×页。

5.所有来稿经本杂志编辑部审核合格确定刊载者,将由杂志编辑部统一签发录用通知书,并告知有关刊载事宜。

6.优秀稿件将提交参加我部论文评优活动,并颁发获奖证书。需要获奖证书的作者请在稿件上注明,或主动与我们联系。


四、投稿方式

杂志唯一指定投稿邮箱: zxszbjb @163.com

官方网站:http://szzzgw.cn/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ShYH24BMH2_cNUgg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