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成长,这才是他们需要的爱

2019-10-29     夏日卿尘


我们都说自己爱孩子,但是我们爱的方式和方法是对的吗?有时候,我们会不会借着爱的名义,逾越了为人父母的界限呢?

父母都想给孩子100%的爱,也都知道溺爱对孩子有害,但有时候我们是不是没有分清爱和溺爱呢?

01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挑食、厌食,到了幼儿园还不能好好吃饭,其实这都是父母自己惯出来的。

很多父母嫌孩子自己吃饭又脏又麻烦,也担心孩子吃不饱,所以一直追着孩子喂饭,求着哄着孩子能多吃几口。

父母的催促和央求,反而让孩子觉得吃饭是一种负担,进而厌食、挑食、浪费粮食。让孩子自己吃饭,不仅是让孩子体验自我探索、成长的乐趣,也是锻炼孩子的手眼口协调能力。

有远见的父母,都带点绝情,让孩子自己吃饭,孩子不想吃也不要强喂,过了饭点就没有饭,孩子挨几次饿,就会懂得按时吃饭。

02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太小,根本不可能做到自己穿衣穿鞋,其实不是孩子不会,而是家长不愿让孩子去尝试、去犯错。

很多孩子直到上幼儿园,还不具备独立穿衣、自己穿鞋、独立如厕等生活自理能力,看到别的小朋友都会只有自己不会,孩子会不会觉得自卑呢?

父母包办越多,孩子的能力就会越差,而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越差,就越难融入新的环境,父母不要让自己的“爱”,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

其实孩子两岁多,就能自己穿简单的衣物,对孩子多些信任、耐心和鼓励,不要剥夺孩子成长和锻炼的机会,要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父母保姆式为孩子包办一切,不仅会毁了孩子,也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很容易养出“巨婴”。

对孩子真正的爱,不是替孩子包办一切,而是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很多家长狠不下心来。

如果不能一辈子当孩子的保护伞,就不要替孩子包办一切。当父母挡在孩子前面,孩子失去的是自信心、独立性、责任心、创造性等核心能力养成的机会。

父母像保姆一样为孩子操办一切,孩子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不会懂父母的辛苦,等孩子习惯了父母照顾,也会不珍惜父母的付出。

03

父母担心孩子被欺负,所以当孩子和小伙伴玩的时候,在一旁紧紧盯着、护着,父母的爱看上去很伟大,但却让孩子失去了独立、强大的机会。

为了孩子不被欺负,有些父母一刻也不离开孩子,甚至不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孩子被欺凌我们要零容忍,但孩子一起玩有磕碰很正常。

我们希望保护孩子周全,但不觉间却对孩子进入了过度保护模式,我们觉得是“为孩子好”,却把孩子变得胆小懦弱、依赖心强、缺乏自信心。

在父母强大羽翼的保护下,孩子永远也长不大,孩子之间的问题,就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这也是锻炼孩子问题处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绝佳机会。

04

很多父母把孩子想做家务,当成孩子的调皮捣乱,这不仅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不让孩子插手家务,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你拒绝就等于告诉他:你不行,我不相信你,所以不让你动半分。

孩子刚开始学做家务,做不好的地方父母多包容一些,孩子就会越做越熟练,做家务不仅是让孩子学会整洁、归纳,也会让孩子有家庭责任感。

会做家务的孩子,因为亲身经历和体验了父母的辛苦,也会更懂得体谅父母,而保姆式的对孩子一切代办,只会滋生孩子的懒惰、自私、不懂感恩。

05

很多父母看孩子作业不会写,画画不会画,就直接替孩子写了、画了,但成长不能代替,不让孩子探索、犯错,孩子就永远无法自己掌握学习。


孩子刚开始学习、画画,可能在大人眼里做的一点也不好,甚至错误百出,但孩子的成长就是在不断试错、体验中进步。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探索一再打断、干涉,非但不会帮孩子快速成长,反而会让孩子缺失自信,无法自己掌握学习。

我们总以大人的高标准来要求孩子,却忽略了孩子和大人之间的差异,对孩子多些耐心和鼓励,要允许孩子“犯错”、做的不完美,让孩子用自己的节奏成长。

06

带孩子上100堂早教课,不如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不想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经不起风雨的花朵,就不要把孩子一直关在温室里。

大自然带给孩子的乐趣和体验,是房间里的益智玩具无法带给孩子的,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阳光、风、草石、溪水,能给孩子带来最纯真的快乐。

大自然也是天然的运动场,常去爬山或者在田野里追逐嬉闹,不仅能让孩子的身心得到放松,也能让孩子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特别容易生病呢?因为他们离大自然太远了,想很好的保护孩子,让孩子待在家里,反而会让孩子体弱多病。

07

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孩子才能学会勇敢、坚强和担当,总是帮孩子找借口,让孩子把责任推卸给别人,孩子怎么成才?

初生牛犊不怕虎,很多孩子其实不怕摔跤,摔跤后孩子一般会自己爬起来继续玩,但孩子摔跤后父母的惊慌失措和过度紧张,会让孩子变得懦弱胆小爱哭。

对孩子不要过度紧张,每一次跌倒都是成长,让孩子从跌倒中学会如何自己站起来,会让孩子更勇敢、自信的面对生活的挑战和挫折。

总是帮孩子找借口,不但会让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退缩,也会让孩子学会推卸责任,不能勇敢的面对社会。

08

父母总告诉孩子这里危险,那里很脏,不准做这儿,不准碰那儿,到头来却怪孩子胆小。

我们是否应该抑制“我懂”“我经历过”“我知道什么对你好”的念头,解禁对孩子的各种不允许和束缚呢?

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不应该被我们禁锢,很多事情孩子只有亲身去经历、去体验,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这个世界充满期待和热爱。

人生就是探索未知的过程,想让孩子乐观、勇敢、自信,就要放手让孩子去做、去尝试、去探索,成功会让孩子有成就感,失败则会让孩子积累经验。

09

懂得放手才是深爱,你替孩子避开的风险,生活总会如数奉还;你替孩子走过的路,孩子仍然需要哭着自己重新走一遍。

孩子的成长,我们可以参与,却不能代替,我们不舍得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就会让他很苦。

我们总以为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完全可以替孩子描绘、设计未来,但孩子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颗独一无二的种子,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土壤,但我们不能代替孩子成长,孩子需要自己成长。

孩子和种子一样,只有历经风霜、雨雪,挫折和挑战,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孩子终将要学会自己面对一切,请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长大。

来源:当代学前教育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神州》杂志征稿通知

一、关于我们

《神州》杂志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大型综合类旬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1/I,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5071,邮发代号:2-871。

《神州》杂志是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量最大的旬刊,每期发行量为5万多册,在全国各省省会城市以及主要大城市都设有发行部,每期杂志都能及时与各地的读者见面。

《神州》杂志坚持“繁荣大众文化、复兴中华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办刊宗旨,致力于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是一本洞悉文化产业发展前沿、解读文化发展与传承之惑、提供最新文化社会资讯、传播文化精髓的刊物。为了使杂志更具影响力,《神州》杂志在2013年进行全新的转型与定位。转型后的《神州》杂志从“中国文化传媒第一刊”向“中国文化新闻第一刊”方向发展。

二、征稿要求

1.论文要求主题明确、立意新颖、内容健康积极、观点鲜明、资料翔实,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实用性。

2.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真实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结论准确、层次分明、文字精练通顺。

3.论文文辞力求精炼,并在文尾注明字数,全文一般不超过5000字符(2500~5000字符为宜)。论文必须有2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若论文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

4.文稿严禁抄袭,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减,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

三、来稿须知

1.来稿作者对文稿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论文下方要注明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例:××省××市(区、县)××路××号××学校××收]、联系电话(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联系电子信箱,以便我们及时快捷地与您联系。

2.编辑部对所有来稿会及时处理,文章如被录用,编辑部一般在接稿后十天内将“稿件录用通知”寄发给第一作者。录用的稿件刊登周期短,从收稿至刊登一般不超过2个月;若作者投稿后二十天未收到编辑部的“稿件处理通知”请来电来函查询,请作者自留底稿,来稿一律不退。

3.“摘要”应客观而简明地反映论文的主要观点,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一般不超过150字;“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以3~5个为宜。

4.参考文献应准确、完整,序号用[1]、[2]……表示。书写格式:“序号 作者.书名[M](期刊题名[J]论文集析出文章[A]报纸文章[N]).出版地:出版者(刊名),出版年(期号),页码.”;注释用、……表示。书写格式:作者:《题名》,《刊名》(专著《书名》),×年第×期(出版者及×年版),第×页。

5.所有来稿经本杂志编辑部审核合格确定刊载者,将由杂志编辑部统一签发录用通知书,并告知有关刊载事宜。

6.优秀稿件将提交参加我部论文评优活动,并颁发获奖证书。需要获奖证书的作者请在稿件上注明,或主动与我们联系。


四、投稿方式

杂志唯一指定投稿邮箱: zxszbjb @163.com

官方网站:http://szzzgw.cn/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ChYH24BMH2_cNUggJ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