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妈妈认为,孩子的奶量不多,不妨增加一些的量,浓度高一些,那么就算少吃一些,也没有问题。还有人认为,奶粉冲浓一些,摄入更多,晚上睡得更好。其实,奶粉冲太浓对危害极大。
首先,奶粉太浓会影响消化。
奶粉冲调适宜的浓度,取决于配方奶粉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和宝宝生长阶段的消化吸收能力,有科学的依据。如果冲调太浓,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排便困难,也增加了患消化道疾病的风险。
其次,奶粉冲调过浓,会影响宝宝的血液健康。
不但会影响血钠、血铁和血钙等指标,尤其会明显增加血钠浓度。而血液中钠的含量过高,会影响钙的吸收,使宝宝身体发育迟缓,个子矮小。并且婴幼儿对钠吸收率比成人高,即使血液中的钠浓度属于正常,也会随着钠的累积,对神经系统和肾脏等产生影响。
最后,奶粉冲调过浓,会影响宝宝对水分的吸收,严重时还会引发氮质血症。
用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补充适量水分是非常重要的,过浓的奶粉,使宝宝食欲减退,饮水的意愿下降,尿量和次数也会减少,间接增加了宝宝肾脏负担,危害很大。过浓的奶粉也意味着宝宝摄入过量的蛋白质,加之摄入水分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所产生的非蛋白氮物质就会在血浆内潴留,从而导致氮质血症。
给宝宝冲奶粉的时候,保证冲出来奶的浓度是很重要的,太浓或过稀都不行。加的奶粉量就一定要准,不多不少刚刚好才行。
舀了奶粉后,在勺子口刮一下,是为了舀多的奶粉去掉,达到一平勺的量。
错误的取量示范
细心的宝妈可能发现了,有的奶粉罐口有一个突出的部分,这个地方就是用来给大家刮奶粉的。
正确的取量示范
如果买的是袋装的、或者奶粉罐口没有用来刮奶粉的地方,也要注意用干净的小刀或者小木片刮平奶粉。
也可以借助包装内壁和罐口刮平奶粉。
罐装奶粉内的锡箔纸不要完全撕掉,撕开一半对折,一个自制的刮平条就产生了。
除了这一点,宝妈宝爸们还要注意,一定要用奶粉自带的定量勺来舀奶粉,水也要按照奶粉包装上的说明来加。
这样,冲出来的奶浓度才适合宝宝。
奶粉冲调六个常见误区:
1先加奶粉后加水
危害:先加奶粉后加水,实际水量会少于奶粉冲调指示中水量,不能保证冲调浓度的精准性,再者,先加奶粉后加水,奶粉比较容易结团,溶解不均匀,不利于消化。
正确做法如下:
根据奶粉罐上标注冲调比例,先往奶瓶中加入温水,然后取适量的奶粉加入奶瓶中。
2纯净水or矿泉水冲奶
危害:纯净水与蒸馏水一样,不含杂质或细菌的水,也不含各种无机盐,缺少了普通自来水中含有的矿物质,而矿泉水则与纯净水相反,当中含有的矿物质含量多且复杂。若长期使用这两者冲调奶粉,可能会硬性宝宝健康。
正确做法如下:
使用经过净化、煮沸、冷却到适宜温度的白开水最为合适。
3不注意水温,很随性
危害:婴幼儿奶粉中有不少热稳定性较差的营养成分,如果使用较高温度的开水冲调奶粉,容易流失营养,冷水冲调奶粉不能充分溶解,宝宝肠胃很受伤。
正确做法如下:
为了保证营养,大多数奶粉所建议的冲调温度多数都在70℃以下。英氏奶粉冲调水温建议在40℃左右,冲调钱家长最好看看说明。
4用勺子搅拌或使劲上下摇晃
危害:此举会让奶液产生大量的气泡,而宝宝喝了含有大量气泡的奶液,容易胀气打嗝。
正确做法如下:
按比例加入水和奶粉后,套上奶嘴,用双手手账夹紧奶瓶,水平方向来回滚搓,请记得温柔一点哦!
5放凉的奶粉煮沸后再食用
危害: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正确做法如下:
泡好的奶粉在未吃过的情况下,常温存放不超过2小时,若放在冰箱冷藏, 则不能超过24小时。短时间内未喝完的牛奶变凉,可以将装牛奶的奶瓶放进盛热水的容器内温热即可。
6换奶粉如换衣服
危害:无论是由一种牌子换到另一种牌子,还是同牌子由一个阶段换到另一阶段,这个过程叫转奶,容易导致宝宝肠胃不适。
正确做法如下:
转奶初期,必须两种奶粉混合吃。在转奶的那几天不要添加其他新的辅食,宝宝生病(感冒、发烧等)及接种疫苗期间也不适合转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