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昆明最大惠农节水灌溉工程通水

2019-10-30     昆报经济

农业生产,水是根本。10月29日,昆明市最大的惠农节水灌溉工程——高新区高效节水农业科技示范园节水灌溉工程,在昆明高新区东区梁王山下正式通水,项目实施后每年可节约示范区农业灌溉用水量197.1万立方米,新增农业产值835.19万元,惠及农户2000余户。

通水仪式现场。

一直以来马金铺片区水资源较为匮乏,随着节水灌溉工程投入使用,马金铺街道白云社区“农田也用上了自来水”,农业灌溉更加集约、便捷、高效。

昆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勇介绍,马金铺片区是传统的农业区,做好马金铺的“三农”工作是改善民生福祉、造福人民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高新区投入1亿多资金,开展了农村“七改三清”、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逐步实现农村路通电稳水清房安全。

水资源计量与控制系统。

昆明高新区高效节水农业科技示范园节水灌溉工程于2018年10月开工,在克服了土地流转探索难、种植结构调整难、地质环境复杂度高、高效节水技术施工难等诸多困难后,2019年8月全面完工,项目规划实施面积7102亩,投资概算2979.59万元。

工程分为A、B、C三个灌溉片区,从横冲水库总调度,从韶山水库、白云水库进行取水灌溉。项目分为引水、输水、自动化控制三个标段进行,新建泵站2座,调节池2座;铺设配水主管7992米、配水干管9152米、配水支管33648米;工程建设农田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2套,管网智能监测16处,用户终端计量设施161处,集成管理系统1套。

泵站内部设备。

“以前水库离我家菜地有一公里左右,浇水很不方便,现在节水灌溉工程建成了,我们太高兴了。”白云社区村民朱丽芬说,她家有2亩地,主要种植豌豆和西蓝花,以前每周需要用拖拉机带上24卷水管和3台抽水机到附近水库取水灌溉,一次抽水光油费就得130元左右,每年在抽水上要花费1000多元,还不包括机器磨损。这样的用水状况已持续30年。“以后在大棚边就有水管,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农田用水难的问题。”朱丽芬说。

节水灌溉惠民生。

昆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勇要求,马金铺街道要借助水利设施,统筹规划,突出特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不断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要突出高新区的优势,不仅要有高新技术的工业,也要有高新技术的农业,要推进农业与工业有机结合,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培育有科技含量、有高新特色的农业产业和产品,打造园区产业新的亮点。

昆明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迅表示,此次节水灌溉工程的建成完成了区域高效节水改造,使区域内灌溉水利用率达到0.87,每年可为灌区节省水资源197.1万方,减少化肥施用量426.1吨,入河排污量减少28.4吨,为实现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路径。

下一步,马金铺片区将成为昆明高新区开发建设的重点、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昆明高新区将加大力度推动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打造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环境友好、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的宜居宜业新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

记者 | 郭曼 冉光雯

图片 | 冉光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zB7I24BMH2_cNUg-4I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