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购买逆火,而选择继续升级改进轰-6

2019-12-14   河东三叔

曾经的一段经历让中国对“逆火”战略轰炸机印象特别深刻,上世纪70-80年代,由于中苏两国关系进入冰冻期,还在以50年代苏联技术改进而来的中国空军国土防空压力相当大。当时拿的出手的只有歼-6、歼-7以及歼-8白天型,面对图-22M“逆火”高达2马赫的超低空突防战术基本无能为力,当年的推演中以多道防空火力网相结合还是难阻挡其超低空突袭战术,效果并不理想。

图-22“眼罩”、图-22M“逆火”战略轰炸机

正是这种现实压力让逆火成了中国空军特别关注的对象,对比自家“战略”平台老轰-6不仅仅是羡慕,满满的渴望期待有朝一日能获得这种战略轰炸机。

图-22M“逆火”战略轰炸机

图-22M“逆火"可变后掠翼战略轰炸机号称苏/俄的屠龙宝刀,该机型兼具战术\\战略打击能力,除执行常规轰炸外还能携带大型超音速反舰导弹担负对海战略打击任务。想想看约2400公里的作战半径、最大2.3马赫的飞行速度,再加上强大的武器直接成为西方航母编队、重要战略目标的恶梦。

图-22M“逆火"战略轰炸机

当年美国甚至给中方开出了很诱人的条件,愿意帮助改装升级歼-7、歼-8战斗机,同时提供低配版F-16/79、F-14甚至F-15战斗机(附带提供先进空空导弹)用于拦截图-22M“逆火”。主要还是穷看完一圈掏不出钱,再加上自主研发不愿受制于人这根弦一刻也没放松就搁置了。

图-22M“逆火”战略轰炸机

随着苏联解体“逆火”不再成为压力反而成了可能外销的香勃勃,有着成功引进苏-27战斗机的经历也让世纪初的军迷小伙伴们无限期待。在2012年曾经有一篇《中国将国产俄“逆火”轰炸机命名轰-10》的报道,文内声称:经俄罗斯军方证实,中俄达成引进图-22M3生产线协议,俄罗斯开价15亿美金,转让全部技术资料,装备中国海海军航空兵部队的图-22M3将命名为轰-10。

于是大家就看到下面这两张有点年头的P图了。

中式涂装图-22M“逆火”


中式涂装图-22M"逆火"

其实如果在上世纪90年代图-22M能够出售的话,中国引进的概率很高确实有需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航空工业研制水平在不断上升。2005年当时的轰-6K总设计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现,我们的轰-6改进后在作战效能上比图-22M还强,虽然那时大家都不知道有轰-6K这个型号的存在,但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早就信心满满了。

大家可以看看图-22M的座舱,传统机械仪表占据整个机舱,在苏联解体后航电系统得不到重大升级,落后已经不是一点点。

图-22M座舱

随后几年中国在轰-6的改进上已经得心应手,对于图-22M的评价是:这是一款极具时代特色的武器,有着很多性能优势但是装备成本过高,就以冷战期间美苏这样的超级大国而言也不能大量装备。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传统高速突防已经不是万能的,再加上高超音速导弹以及更远射程武器的装备有些任务已经不需要战略轰炸机去冒大风险进行。因此我们更需要一款比图-22M设计理念更先进,更适合本国需要的战略轰炸机。

图-22M战略轰炸机

对于我国空军而言图-22M已显落伍,有了航空工业近年各项成果的支持改进升级轰-6成为常态,在加装更先进的航电系统和远程打击武器之后,轰-6K/N已成为一款准战略轰炸机。综合作战性能远高于图-22M,如果有可能买个图-160还是可以接受的,至于逆火已经老了并不适合引进。

轰-6K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