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的天堂:为何中国股市股价很低了,大股东却还要纷纷减持

2019-08-11   老邓价值

为何中国股市股价很低了,大股东却还要纷纷减持?

公司经营出了问题,或者是个烂摊子,大股东心里是最清楚的,倘若大股东对公司的前景比较悲观,认为股价还会跌到更低的位置,他们就会抛出手上的股票。2018年,随着市场持续下跌,股权质押的风险暴露出来,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质押达到了平仓线,被券商强平了一部分股票。如果股权质押风险大范围爆发,遭殃的不仅是股市,还有实体经济,所以国内的高层十分重视,重要的人物纷纷出面称全力支持股市,救市措施相继推出,政策底在这种强有力的支持力度之下形成了。多个地方的政府积极帮助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的上市公司,比如地方国资积极入股、提供纾困资金、向国资平台质押股权不设平仓线、低利率发债等,但是,却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利用国资援助的机会公告减持计划,引起市场热议。其中,某家上市公司,获得了国资的援助款项1000万元,500万已经到手了,还有500万也即将发放,但三大股东偏偏在这个时候发布清仓减持的公告,这样的做法让投资人心寒!

我们要明白两个道理:其一大股东所持有的是原始股,原始股远远比二级市场的成本低的多,大股东什么时候减持都是赚钱的;其二股价你看着是低位,其实是高位,新低不断的个股就是这种情况,看是低位回头一看高位还被深套;大股东是最了解自家股票,如果真是底部大股东会减持跟钱过不去吗?

原因如下几点:

(1)根据我们证券法大股东减持规定,大股东减持本公司股份要提前事前公告,不能先斩后奏;大股东在股价低位时候公告减持计划,目前是股价处于低位,也许大股东提前公告为的就是后期几个月减持套现做准备,说不定接下来几个月就会启动一波拉升,刚好大股东已经提前公告减持机会,股价拉高后可以顺利高位套现。

(2)大股东急需钱,所以不管股票股价处于什么位置,只能通过股票套现来救急;火烧眉毛时候的大股东是要钱不要筹码,只要能成功套现就是好事;所以不管股价处于高位还是低位,都急需套现。

(3)股票有潜质利空消息,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是最清楚不过的了,公司有什么潜质风险大股东最清楚,所以有些大股东在上市公司大利空,没有爆发之前减仓套现,避免大利空出现后所持有的市值亏损更加大。当前股价在二级市场看着是低位,等大利空出现后股价大幅杀跌低位又成高位了,大股东先知先觉的跑了先;

(4)大股东对本公司未来发展不看好,公司业绩一直在走下坡路的股票,导致股价不断的阴跌出现;而大股东对于公司业绩提升没有信心,只能想办法把二级市场的股份兑现了再说,不然等公司业绩出现大幅亏损的时候股价会跌的更多,所以会提前减持。

总之股票出现大股东公告减持计划的不管是什么原因,就连大股东对公司股票都不看好的话才会出现减持,除非一种就是大股东遇到困难急需钱的那种情况外,其他都是谨慎大股东减持所带来的风险;(不要跟我讲故意砸盘吸筹之类的,因为我不做赌徒)我们作为散户尽量远离有大股东减持计划的股票。

股价处于低位,大股东却发布减持公告,对于这样的上市公司,我们就要注意了,往往在未来一段时间都难以获得超额收益。价值投资者直接把这类个股从自选股剔除出去,原因很简单,大股东都对公司的未来持有怀疑的态度,那这家公司的投资价值在哪!此外,大股东如果是对投资者认真负责的,相信未来公司的成长能给投资人带来回报,就不会在低位减持股票。因此,我们要睁大眼睛来选择标的,历史上存在多次大股东减持行为的,对其投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


A股,就是价值投资的天堂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有三个:

1、A股年轻。中国的资本市场才刚刚不到30年,和欧美动辄上百年的金融市场历史相比,A股还处于婴儿阶段。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现在的中国,能够亲眼目睹并且亲自参与A股的发展和成长。更应该庆幸,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投资者的不成熟,给了我们巨大的投资溢价空间和广阔的投资机会,因为只有更多的非理性投资者,才能给与更多非理性的追涨和割肉。而价值投资的逆向投资思维恰恰是追跌杀涨,下跌中给了我们更多更便宜的好股票,上涨中给了我们更高的卖出价格,获得更多的利润。

2、A股牛短熊长。正是由于第一个原因,也进一步造就了A股牛短熊长,波动巨大的特征。把A股时间拉长来看,波动十分明显,就像人的心电图一样,七八年的横盘大跌,然后一个陡然上升,再突然坠落,接着多年的横盘大跌。虽然像美股一样的慢牛是监管方一直希望的股票走势,可是A股投资者的疯狂和恐惧,每次都将慢牛变快牛,快牛变疯牛,最后集体踩踏,一地鸡毛好多年,在低位又不断割肉绝望离场。这种跌长涨猛的市场特点就是价值投资者的天堂,因为漫长的大跌,可以让价值投资者不断的迟到更多更便宜的优质股票,而在吃饱后的大涨,又给了价值投资者超高位卖出获利的机。而这种市场又非常适合于长期价值投资具体方法:指数基金定投。

3、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在价值投资者看来,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很多人说投资就是赌国运,倒不是要说的这么高,但中国经济未来一定是不断发展的,而最具经济代表性的就是A股的上市公司,特别是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公司。查理芒格说过,股票的收益率长期趋向于公司运营的收益率。而中国经济,中国好公司大公司的强大发展潜力和确定性就是我们价值投资的长期信心,因为股价会出现波动,但最后一定会趋同于公司的内在增长,价值投资的本质就是买入低估的好公司,长期持有,高估卖出。经济企业不断的发展,正是我们长期持有的信心来源。


A股价值投资将跑赢长期投资

在今天的市场中,特别是在两年的市场中,增长投资已经变得流行,后来,它已经演变为趋势投资和动力投资。那么长期价值投资是否过时?它适用于中国市场吗?

在A股市场,有许多短期投资行为。事实上,A股市场仍然适合长期投资。在老邓看来,长期价值投资可以为A股市场的投资者创造非常高的回报。在未来两年,如果平均回报,价值投资将远远好于增长投资。首先,从统计结果来看,A股市场是长期投资的沃土。中国是一个增长型经济体,在这种情况下,它需要以增长为导向的投资,但价值投资回报率更高。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在2005年至2014年的10年间,所有A股的算术平均值(无论股票的权重如何,无论大盘小盘股),复合年回报率达到惊人的22.7%,这是在与巴菲特形成对比。它也很高。其次,坚持A股投资风格的价值可以击败市场。 A股根据市场价值分为4股,静态PE也分为4份,获得16个组合。在16种组合中,估值和市场价值在后一季度均为小值。股票方面,所有在第一季度的大盘成长股市场,数据显示价值投资优于增长投资,它将帮助您进一步克服市场基础上的市场胜利指数。

由于各种原因,之前的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处于非主流地位。这也导致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虽然长期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上运作良好,但用这种方法赚钱的投资者却很少见。老邓表示,目前A股的长期价值投资已具备处于有利地位的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几年的投资回报率可能并不理想,但从平均回报的角度来看,可能会有超额收益。位置和外部环境正在改善。人员和机构投资者的队伍不断增长。总的来说,长期价值投资对A股发展具有良好前景,可以在未来几年内完全分享中国牛市的业绩。

老邓将长期价值投资的原因分为六个方面:一是监管不断加强;二是登记制度改革加大了退市的实施力度;第三,混合所有制促进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通过行政干预减少业务运营,鼓励兼并和收购以及资产重组;第五,关注长期投资的机构投资者正在增加;第六,完善个股选择权和其他多元化套期工具。


消除对价值投资的误解——为价值投资正名

1、价值投资无往不胜/落后时代。这是两个极端,也是对价值投资最大的误解。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价值投资既不是神一般地存在(无往不胜),也不是走向没落(落后时代)。而是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价值投资随着环境发展,不断进化,只有适应当时环境的价值投资,才能发挥出惊人实力。而时间将是价值投资的“验钞机”,真与假,成与败,至少十年才能逐渐看清。

2、价值投资就是买白马股、蓝筹股。这也是一大误解。说简单点,价值投资就是三个圆重叠的那一部分(只有一小部分重叠)。看那些蓝筹股业绩不及预期大幅下跌(也许以前太乐观了,给的估值过高),那些白马股就接二连三爆雷(有外部因素,也有自身因素),但真正的价值投资,却是可以穿越牛熊(不代表不会下跌,甚至是大幅下跌),经受考验(外部和内部,包括人的偏见)。

3、价值投资就是主动买套,长期不管。话是没错,可是这有一个前提的,就是投资必须是“好股”,有“价值”。否则就成了“追高满仓中石油”那个笑话了。另外,当发现“价值股”丧失竞争优势,或自己看走眼时,要坚决卖出,无论是赚是亏。

4、价值投资就是买低价股,低估股,淘便宜货。这是价值投资鼻祖格雷厄姆的常用手法,但也是有前提条件的,是适应当时大萧条背景下的。死搬硬套又不求甚解,只恐“画虎不成反类犬”。

5、价值投资就是与众不同,跟别人对着干。价值投资的出发点是“价值”,之所以行为与众不同,但那是“独立思考”,“客观分析”后的结果,并不是“为了不同而不同”。

6、价值投资很复杂,要很高学历,很专业的知识。其实价值投资很简单(它的理论),但并不容易(知行合一者寡,还要自己用理性和感性做斗争)。只要你是消费者,用你细致的观察,严谨的逻辑分析,配合长期的财报数据就能选择消费股。当然,如果有专业知识,在相关专业里,拥有更多优势。

7、学会价值投资就能赚钱。当然不是。你觉得会,是否真的会?就算真会,能不能免疫市场上的“噪声”,做到“不忘初心”?

8、价值投资只赚企业(业绩)的钱。当然不是,有时“市场先生发神经”,要给你送礼,哪有拒之门外的道理?但是这种“戴维斯双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大部分时间还是赚企业(业绩)的钱。千万不要让“神经错乱的市场先生"把你自己搞得"神经错乱”,误把“炸弹”当礼物收下



存在即是合理,所谓意外皆是心理

价格的每一次波动从来都没有意外,它始终是自然的,始终是合理的,这句话可能我们开始投身交易的时候就会听说,但是要真正的学会,可能要用上整个交易生涯,不论是美国股市1929年大崩盘,还是中国A股从六千点跌倒一千八百点,即是你可以说它不合理,但他确是自然的。

所谓的意外,往往在于交易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开仓进场交易,但是盈利的想法没有实现,所以,获大利的目的没有顺其自然的实现,亏损就变成了意外,人不能上都不喜欢认错,所以交易者都不喜欢亏损,无论是外在的物质方面,还是内在的心理层面,但是,亏损却很喜欢交易者,确切的说是很喜欢交易者的贪痴嗔。

交易者在入市之初习惯了主观交易和情绪交易,也是人性中贪嗔痴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的时候,所谓主观交易是指有了看涨的想法之后,就会找各种各样的支持自己观点的理论指标来说服自己是对的,而不是说是根据指标的走势来定涨跌的预期;所谓情绪交易最典型的就是多单砍了反手空单进,或者空单砍了反手多单进。

这两种交易方式都是典型的“我执”,很多人曾经研究过怎么样跳过这一步,直接过渡到客观交易,比如寻求程序化交易,但是结果并不怎么样,大概是因为经历是智人本领进化的必然程序。大概很多交易者以为利润是欲望的产物,但是实际上天平的一边是利润,另一边则是风险,承担了风险才会获取利润,而不是想要获取利润了就会获取利润,这是非常典型的“做”与“想”的问题。

交易的过程是最能展现心理活动的过程,很多交易者会因为价格太高不敢买,反而热衷于做空,会因为价格太低不敢卖,反而热衷于抄底,这里面矛盾的点在于我们认为的太高或者太低往往是基于我们认为“合理”的价格之外的,而不是市场本身走势合理之外的,所以六千点跌倒四千点的时候,很多交易者觉得跌的已经够便宜了,可以进场抄底了,当这种主观的交易思维始终是交易的依据的时候,整个交易也是种被困在了一种近似于赌的场景里面。

贪嗔痴会让交易者变得像赌徒一样疯狂,也会让交易者变成唯唯诺诺的胆小鬼,这都会让交易过程变得特别极端,能做的交易,和想做的交易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交易观念,市场从来都不会去考虑你今天是该高兴,还是沮丧,也不会体谅你的情绪波动,对交易者来说,盈利的部分自己决定不了,想要赚100个点也许市场只能给60个点,学会及时落袋为安,不执意要求那100个点是交易者能不能走的更远的关键;但是交易者可以决定的是亏损,你只想亏20个点,市场就不会让你亏100个点,有意思的现实是往往我们制定好了亏20点的策略,最好却止损了100个点。

克服心理恐惧或者贪婪最好的方法是规则,规则在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是一些具体的开平仓策略,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成一种交易理念,有规则,但是一种近乎于无规则的自由,在很多交易者看来这是矛盾的,但这更是一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当然,规则制定了以后,执行力又是一个更高的要求。

越是着急,最后越是亏损的越多,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关注笔者公众号:老邓侃股(ki36881),更多财经资讯、经验技巧和操作策略以及获取庄家主力战法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