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不能回娘家?关于立春的风俗和禁忌,你知道几个?

2021-02-03   叮麻育儿

原标题:立春不能回娘家?关于立春的风俗和禁忌,你知道几个?

忙碌了很久终于清闲下来,计划今天带娃回娘家,一大早就收拾好东西,又去超市买了堆零食,谁知却被老妈给拒绝了。

咋回事儿?难道老两口又吵架了?

听了老妈解释才知道,原来今天立春,立春不回娘家是本地风俗,虽然现在不如往年那么讲究,但是家有兄弟的都比较重视。

娘家回不去只好去婆家,正好门口有家不错的理发店,寻思带儿子去理个发,结果奶奶却说立春不能理发。

好吧,只能坐沙发上等午饭了……结果孩子又挪过来,非让我给他讲讲立春到底是个啥。

立春过后就是年,关于立春的风俗和禁忌,你知道几个?

01、立春到底是个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2月3、4或5。“立”的意思是“开始”,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 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虽然立春是很重要的节气,但是立春过后就是年,家长忙于工作、家务、购物,准备过年东西,所以这个节气常常会被忽视掉。而且近些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越来越不讲究,很多都被遗漏掉了。

因为孩子的好奇,找到了之前准备的几本关于节气的书,恰好有一本介绍立春的。在这本书里,学到了不少知识,比如立春的几个风俗。

1、打春牛

据清嘉庆本《澄海县志》载:每年的立春日,官府必须率人马到郊外举行迎春大典,然后举行“鞭春牛”活动。

打春牛意在策励农耕。

古时候,农耕的最佳帮手是牛,现在农耕的最佳帮手是各种机器,牛早就变成了我们的食物,牛奶、牛肉,各种牛产品。打春牛的活动也早就被忘却了。

2、抬春色

据《粤游小志》载,清朝时,潮汕地区还有一种称为 “抬春色”的活动。在立春日的游行队伍中,必有装饰过的台阁,上坐歌妓,由两个人抬着走。
嘉应梅州地区还有高春、矮春的分别: 矮春为一人坐台上;高春用两人:一人立在台上,然后扎着一根直木,隐藏在那人的长衣中,与这人肩平齐。然后再横扎一根木棍在直木上端,这横木隐藏在宽袖中,横木上再站一个人。保险起见,将两脚牢牢扎在横木上,两个人装扮成某个故事中的人物。另有一个人持缠着布条的长棍子叉支在上面的那个人腋下,随着迎春队伍游行。如路上遇到障碍,则由持长棍子的人用混子拨开障碍物。

3、吃春饼、春卷

据《四时宝鉴》记载:“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

立春这天,很多地区有吃春饼、春卷的习惯。看到这里,孩子吆喝着想吃立春的美食,赶紧定了盘春卷,虽然看起来不太精致,但是味道不错,而且符合了立春这个节日,感觉很不错。

02、立春有哪些禁忌?‍‍‍‍

说起立春不能回娘家的风俗,其实也有不少地方是可以回娘家的。比如运城地区,娘家要接新嫁女回家“迎春”;临汾地区则习惯请女婿吃春饼。每个地区风俗不同,按照各地区即可。

立春不回娘家的原因有很多,都是古代传下来的,现在看来,多是无稽之谈。

1.立春过后就是年,家家户户非常忙碌,出嫁女回家父母没时间招待,回去也是麻烦,就别回去了。

2.担心出嫁女回去借耕牛。在古代,耕牛可是家里的主要产力,如果被借走耽误种地,交不上税就是大事情了,为防万一,还是别让出嫁女回家了吧。

3.古时候,女人嫁人就是婆家人,立春回家会把婆家的运气带回娘家,因此这一天出嫁女不能回娘家。

现在社会,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问题都不再是问题,而且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女儿女婿立春回家陪老两口过节,反而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除了不能回娘家,立春还有很多禁忌,比如:

不看病:立春看病意味着一年都没有好运气,跟大年初一不看病是一个道理。不过今天路过医院,发现医院门口排队的车辆还是跟往常一样,多得离谱。

不理发:立春不能理发,我婆婆也是这么说的,而且小年也不能理,只得三四天以后再理了。今天理发店有不少烫发染发的,难道也是受“立春不理发”的影响,理发的都打算过两天再来?

立春不躺着:其实也不是不能躺着,而是起来走走,站站,溜达溜达。

不吵架、不骂人、不做口舌之争:有点类似过年的讲究,结婚前经常被老妈训。只有过年,我再怎么惹她都不会生气,而是等到年后一起算账。

不搬迁:立春忌搬迁,否则新的一年都不会有安稳日子的。靠不靠谱不清楚,但是搬家又不用非得这天,避开可能更好一些。

0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孩子长高的黄金季节

世界卫生组织有项报告显示: 春天的身高增长速度是秋天的2-2.5倍。

担心孩子长不高,想要孩子个子往上窜一窜,父母可以抓住这个长高的黄金季节,通过饮食、睡眠和运动来增加宝宝身高。

饮食营养要均衡,少吃零食和垃圾食品,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睡眠要充足,最好给他们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样才能让生长激素加倍分泌;运动要适量,推荐户外运动,既可以接触大自然,让孩子更自信更强壮,又可以促进骨骼发育,让宝宝身高“更上一筹”。

陪伴孩子,不只是吃喝拉撒,还需要合理的教育,各种节气和风俗,都可以跟他们聊一聊,各位爸妈都聊过了吗?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儿,经验丰富的育儿达人,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孕育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