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宝宝为啥喜欢反复扔东西?当娃出现这一行为时,父母做法很重要
说起孩子扔东西,相信很多家长都经历过,在他们不会爬不会走的年龄,就已经可以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小视频,一个七八个月的宝宝坐在婴儿餐桌上吃辅食,刚开始奶奶喂得挺好,吃的很开心,但是很快,宝宝突然把小碗小勺抓在了手里,“嗖”的一下,扔到了地上,食物撒得到处都是,听到“砰砰砰”的落地声,小宝宝拍着手笑得很开心,奶奶只能一脸无奈地收拾卫生了。
看到视频,很多宝妈都深有体会,孩子实在太喜欢扔东西了,而且是反复的扔,刚捡回来他又给扔出去,扔完还故意冲你笑,看着他可爱的样子,总是不忍心训斥。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是制止还是放纵?
其实,扔东西用的是手,属于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跟爬行、走路、跑跳一样,都是孩子发育过程的必须经历,好处不比这些大动作少。
当孩子扔东西时,爸妈先别盲目阻止,而是明确扔的好处,满足他们的需求。
孩子喜欢扔东西就是搞破坏?精细动作发展的好处,爸妈别忽视
孩子喜欢扔东西就是搞破坏?这些好处要重视
出生以来,孩子就是通过手来探索世界的,手的发展是促进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脑发育、心理发展都是并行的。
一般来说,孩子的手越灵活,他们的心理发展越好,独立性和社会交往能力越好,探索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本领越大。
刚开始,孩子喜欢观察手、吃拳头、吃手指,大一些,开始抓握东西。到了八九个月以后,尤其喜欢捡和扔的游戏,每次吃饭都会把小碗、小勺乱扔一通,听到掉落的声音,还会兴奋地拍小手;等到能爬会走了,就跟在妈妈的屁股后面搞破坏,折叠好的衣服,收拾好的玩具,全都扔得到处都是……气的妈妈恨不得揍他的小屁股。
但是扔东西,并非简单地把物品甩出去,还需要身体多个器官和组织的共同作用,比如手、眼、肌肉、骨骼和脑部,只有这些部位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才能把“扔”做好。
而且,孩子稍微大一些以后,他们开始有目的地扔,把物品扔得远一些,把物品扔到希望的方向,让物品发生响亮的声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开始学习动作的控制,让动作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完善。
这个过程,不仅可以锻炼手的抓握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还能够刺激大脑和心理的发育,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孩子“手”发展的过程,爸妈要清楚
0-3岁的孩子,是孩子通过手来探索世界的阶段!
早在娘胎开始,孩子就喜欢吸吮手指,以此获取满足感。出生以后,虽然暂时无法控制自己的双手,但是他们对手非常好奇,只要手在眼前,就会盯着看个不停,就像在研究这是什么,这个怎么用一样。
满月后,孩子很快就能弯曲手臂,把手送到眼前或者塞进嘴巴里了。而且,随着月龄增加,孩子的发育增强,身体的协调能力也有所改善,他们开始尝试用手探索自己的身体,比如把手指塞进嘴巴里,用手触碰小脚,拽着脚丫子,拍打膝盖和大腿……
8-12个月,孩子的抓握能力有所提高,可以张开小手捡起很多东西,奶瓶、玩具、小碗、黄瓜条、积木、苹果块甚至是小线条、饼干渣渣等等,都可以拿起来。等到他们能够自如的伸展手指以后,又回开始新的游戏—扔!这也是他们抓握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进步的标志。
1-2岁,孩子的手非常忙碌,已经开始了因果关系的探索。把盒子反复打开关上,把豆子放进袋子再拿出,把积木塞进相对的小洞里……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锻炼他们手的灵活性,还可以认识一些关于空间的概念:“上下”、“里外”。
2-3岁,孩子可以做一些比较复杂的游戏,比如堆积大小不同、形状不一的积木,匹配不同大小的盖子并拧上,用木质螺丝刀给玩具上螺丝……这些游戏,需要更多地专注力,耗费时间也比较久,对孩子专注力的提升非常有好处。
手的发育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3岁4岁以后,仍在继续发育,他们可以逐渐做些小手工,复杂的积木,拼麻烦的拼图,画五颜六色的线条……
如何促进孩子“手”的发展?
要想孩子的手部发展更进一步,妈妈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发育,满足他们手部动作的需求。比如说扔东西,孩子都喜欢扔东西,那么父母是制止还是放纵呢?简单的制止和放纵都有害,最好的办法是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他们的需求。
给他们提供一些不容易让自己受伤、不容易弄坏的玩具,比如:光滑的积木,不锈钢小碗、小勺,海洋球等等。同时还要保证孩子的安全,把一些易碎物品,危险物品都收好,别让孩子摔碎受伤。
除此之外,还可以陪孩子做一些有趣的游戏,在促进手的发育的同时,还能让亲子感情更亲密。
▊8-12个月:玩“剪子、石头、布”“躲猫猫”等手势游戏。
不同的姿势,配合各自的语言引导,比如“剪刀”,妈妈先用手指做出“剪刀”的姿势,然后告诉孩子,这个是“剪刀”,如此以来,孩子不仅可以学会姿势,锻炼他们手的灵活性和控制力,还可以通过姿势学习语言,为他们语言能力的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1-2岁:玩拼图。
拼拼图,不仅要用手指把拼块拿起来、放下去,还需要大脑一起运作,他们需要观察并且记忆拼块的颜色和形状,还要动脑思考,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才能顺利的把拼块正确的拼在一起。
这个过程,不仅能力锻炼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大脑发育,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专注力。
不过,拼图选择非常重要,刚开始,妈妈需要给孩子选择颜色鲜艳、简单大方的拼图,比如这款《至简配对拼图卡》。
这套启蒙拼图卡一共有4个主题,128片拼图卡,每个拼图只有2个拼块,拼起来相对简单,而且颜色鲜艳,有可爱的动物、有蔬菜水果、有交通工具,还有日常用品,都是生活中可以接触的东西,拼图的同时还可以跟生活相结合,让孩子很快就能熟悉起来,轻松记忆、轻松拼对,更有成就感。
这款拼图还是“早教”拼图,正面是拼图的图片,背面是图片剪影、实物照片,以及中英文名称,既可以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来训练宝宝的记忆力与逻辑思维,还可以认知简单的文字和英语,为孩子做好中英双语的认知启蒙。
▊2-3岁:拉拉链、系扣子。
这些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情,妈妈可以让孩子自己尝试一下,实在做不到也不要担心,多段时间再引导。这些行为不仅可以促进孩子手部能力的发展,还可以让他们探索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高大脑的认知发展。同时,还可以进行自理能力的锻炼。
叮麻寄语:
孩子发育过程中,很多能力都在逐渐发育,爸妈需要多方面考虑,不要只看“大”发展,忽视“小”发展。就像精细动作的发育一样,对孩子的脑发育和心理发育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