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电视问政”直面政府服务不够完善

2020-01-13     南宁政法

县区书记上“考场”答疑

广西法治日报记者 唐维涓

2019年12月29日晚,2019年第十期《向人民承诺——电视问政》的主题是“书记引航担使命——助力强首府战略实施”。实施“强首府战略”,书记们是“关键少数”,战略规划要落地,要靠一把手抓。当晚《电视问政》以“强工业”作为切入点,广西-东盟经开区、南宁高新区、良庆区、横县、南宁良庆经济开发区等南宁市所辖有关县(区)书记来到栏目现场接受“考试”。

2019年1月,南宁高新区一家医药公司与南宁高新区签约开展建设现代中药生产基地项目。2019年9月30日,企业来到南宁市住建局办理地勘备案,即勘察现场钻探报告备案,被告知该业务已经下放到属地进行办理。然而,当企业来到高新区办理该业务时,却被告知这项业务还是在市里办。就这样企业两头跑了4次,本来一个星期能办好的事,直到2019年11月30日才办理完,耽误了一个多月时间,导致企业这一项目的相关工作也随之延误。

2019年12月19日,南宁行风监督员向高新区审批、建设部门了解到,地勘备案业务确实已下放到高新区,但是由于没有明确具体是由高新区哪个部门负责,就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此外,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也困扰着高新区的一些企业。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先进承诺,要做大总量、做优存量,依靠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贸示范区和武鸣工业园区做大做强。同时,制订区域经济中比较优势的优惠政策。另外,持续改进干部的工作作风,优化环境。

2019年12月份,南宁行风监督员对广西-东盟经开区的部分企业进行了调查和走访,发现在服务企业方面仍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在服务意识方面,位于广西-东盟经开区的一家智能家居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最近遇到了不少自身解决不了的困难,比如招工难、融资难等,但是不知道向哪个部门反映。在刚进入园区的一年里,会有广西-东盟经开区的相关工作人员跟他们进行对接,对企业的需求、遇到的问题等情况进行沟通协调。但是一年之后,这样的渠道就消失了,相关的对接机制未形成长效。

此外,这家智能家居企业负责人还反映,他们在2018年申请知识产权贯标认证成功,根据广西-东盟经开区的承诺,该企业可以获得3万元的奖励。然而,一年多过去了,这笔钱一直没有发放到位。

基础配套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南宁智源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行风监督员反映,因为园区周边的交通、餐饮、娱乐等商业配套不够完善,给园区招商以及企业招工都造成了一定困难。

广西-东盟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熊瑞光表示,下一步,将在招商引资方面、提高干部能力方面想尽一切办法,把更多的优质企业引进到广西-东盟经开区投资。在招商方面要转变思路,没有兑现的问题,查清楚以后一周内兑现。另外,现在11所大学已经与广西-东盟经开区签约,目前已开工建设7所。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市区和广西-东盟经开区之间的交通不断完善,大学城逐步建设起来,聚集的人气将不断增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_U9n28BUQOea5OwlB70.html















抗“疫”一线

2020-03-01





今天我当班

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