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皇帝,坟墓能称“陵”的女性仅一位,此女是谁?她凭什么?

2019-08-07   说历史的女人

(说历史的女人——第880期)

吉林省公主岭市地处吉林省中西部,是松花江流域与辽河流域的分水岭。清朝在此建怀德县,沙俄修筑中东铁路时,称为“三站”,日本侵占东北时期,改“三站”为“公主陵”,因忌讳“陵”字不祥,遂将“陵”谐音为“岭”一直沿用至今。

公主岭自古人杰地灵,诞生过很多历史名人,如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著名抗日英雄马占山,都出生在这里。那么公主岭究竟埋葬着哪朝哪位公主?她的地位之高超乎你的想象!欲知答案,本回分解。

我国古代对于墓葬的称谓是有严格规定、不可乱叫的,圣贤的坟墓称之为“林”,如文圣孔子的“孔林”,武圣关公的“关林”;一般士大夫、贵族的坟称之为“墓”、“冢”,如传说中的曹操“七十二冢”等;平民百姓的称之为“坟”;只有皇帝的坟墓才能称之为“陵”,如“始皇陵”等。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史上除了皇帝以外,把坟墓称之为陵的似乎只有三人,一是孙文的中山陵,之所以称之为陵,是因为表达了国人对其无限的敬意;二是董仲舒的坟墓,因汉武帝行至他的墓前,出于尊敬,曾下马步行,所以后人把董仲舒的坟墓叫做“下马陵”,称之为陵的原因,完全是后人口耳相传而来,并无皇帝敕赐;第三个就是今天要谈到的“公主陵”了,一个女人死后竟有如此高的地位,享受只有皇帝才配拥有的墓名,绝非一般人也!那么除了皇帝,坟墓能称“陵”的女性仅一位,此女是谁?她凭什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关于公主陵墓主人究竟是谁,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某位清朝皇室的格格;二是传说中达尔罕王的独生女儿响铃公主;三是清朝皇室的某位公主。

清朝公主墓和格格墓是有严格的格局区别和等级限制的。让我们首先从坟墓规模,来确定墓主人大致身份。

公主陵坐落在号称“九凤朝阳”的土岭九峰脚下,陵墓的四周原有青砖围墙,中间曾有门楼,进了门楼之后,原是一条青砖通道,直通飨殿。飨殿是三间坐北朝南的青砖瓦房,殿堂中间有墓道通入陵墓。从规模来看,这里埋葬的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格格,而是公主。

好了,那么公主和格格有何区别呢?区别大了,格格是皇亲王爷们的女儿,而公主则是皇帝的女儿。而对于公主来说,清朝也有严格的等级区别的,皇后生的叫“固伦”某某公主,嫔妃生的叫“和硕”某某公主,嫡庶之别由此可见。两类公主不仅封号不同,地位也是不同,就连朝服都有明显区别,比如固伦公主的朝冠镂金三层,装饰东珠十颗,每孔雀饰东珠七颗、珍珠三十九颗,石结饰东珠三颗,垂绦金黄色。而和硕公主的朝冠镂金二层,饰东珠九颗,每孔雀饰东珠六颗。由此可见清朝等级制度有多森严。

与“公主”相比,“格格”的等级也有严格划分的,亲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郡王女称“多罗”格格,为县主;多罗贝勒女亦称“多罗”格格,为郡君;贝子女称“格格”,为县君;镇国公和辅国公女称“格格”,为乡君。

好了,回到前面的话题。就其坟墓规格来看,墓主人是公主无疑,当然也要把所谓的响铃公主排除在外,因为她是达尔罕王的女儿,公主的名头只是民间叫法,她本身也是格格一枚,和公主搭不上边的。

那么这位公主是谁呢?经考证,墓主人为乾隆爷掌上明珠“固伦和敬公主”。

固伦和敬公主于1731年五月二十四日出生,是乾隆与孝贤皇后富察氏所生第三个女儿,虽然她排行第三,而实际上却是乾隆的大女儿,因为在她之前的两个姐姐都过早夭折了。乾隆帝与孝贤皇后富察氏感情甚笃,这位和敬公主更是乾隆的掌上明珠。

1747年三月,固伦和敬公主下嫁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达尔罕亲王罗布藏衮布的第三子色布腾巴尔珠尔。按照清朝以往的惯例,出嫁蒙古的公主不但不允许长住京城,甚至十年之内,未经皇帝许可,也是不允许回娘家探亲的。但是乾隆帝爱女心切,不忍远嫁,遂花费白银三万余两,为女儿专门建造了固伦规格的公主府,破例准其留驻京师,女儿女婿便一直留在北京居住。要说乾隆爷的这位女婿可不一般,否则怎会把最心爱的女儿嫁给他呢。

色布腾巴尔珠尔是达尔罕亲王罗卜藏衮布的第三个儿子,不但出身显贵,机遇也非常的好,九岁就在皇宫陪皇子们读书、习武,与和敬公主也算是发小型的青梅竹马,乾隆帝也非常喜欢色布腾巴尔珠尔,小小年纪就授予一等台吉爵位,后又授予他带刀护卫、御前行走,直至辅国公爵位。

1747年三月,色布腾巴尔珠尔迎娶了清朝级别最高的固伦和敬公主,乾隆帝御赐婚宴,赏戴宝石顶三眼孔雀翎,同时授予色布腾巴尔珠尔固伦额驸的身份。

有了皇帝老丈人罩着,色布腾巴尔珠尔自然仕途坦荡。成婚当年,他便被授予正红旗蒙古都统。在清代,亲王、贝勒等样的爵位只是体现一种身份和待遇而已,并无实权,只有切实地授予实际官职,才拥有真正的权力。

也是因为皇帝老丈人的原因,色布腾巴尔珠尔虽然不是嫡长子,但因为是皇上的女婿,所以继承了父亲的王位,成为第四代达尔罕亲王。第二年,乾隆帝又让色布腾巴尔珠尔担任哲里木盟盟长。一般任命盟长前都会让准候选人担任该盟的帮办,熟悉相关的政务管理及流程,积累经验后,过几年再提拔为副盟长,最后担任正式盟长。但是色布腾巴尔珠尔却打破常规,一步到位,直接提升正职。当然这个盟长的职务,他只是遥控指挥,并不亲自处理政务,毕竟他人始终在北京,距离科尔沁草原实在太远了。

色布腾巴尔珠尔仕途坦荡,他先随定北将军班第征讨准噶尔,因功劳卓著,赢得双薪的亲王奖励。但他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而这次罩着他的,已不再是他的老丈人,却是自己的媳妇。

色布腾巴尔珠尔因包庇叛乱的阿睦撒纳,乾隆帝一怒之下要将他处死,但是念在固伦和敬公主份上,不忍女儿从此守寡,而赦免了色布腾巴尔珠尔,削其爵位, 扎萨克和硕达尔罕亲王由其兄色旺诺尔布承袭。从此,扎萨克和硕达尔罕亲王由色旺诺尔布后人世袭,再与色布腾巴尔珠尔无关。1775年,色布腾巴尔珠尔去世,葬于北京东坝。

​1792年,和敬公主病逝于北京,享年62岁,死后与其夫合葬于北京东坝,乾隆皇帝悲伤至极,亲自为女儿和额驸题写碑文。

好了,现在问题来了,既然和敬公主与丈夫合葬于东坝,那么吉林的公主陵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公主陵的确是和敬公主的坟墓,但不是真身墓葬,而是衣冠冢,她的真身的确与其夫合葬于北京东坝。公主死后,依据萨满占卜卦语,确定灵柩葬于其领地科尔沁草原为最佳选择,公主岭系九凤朝阳,此处实为科尔沁境内风水之冠,所以在这里又给和敬公主新造一坟,葬其衣冠于此。

至于为什么把一个公主的坟墓叫做“陵”,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固伦和敬公主生前深受乾隆皇帝宠爱,又其夫战功卓著。此还不足以为据,关键是第二个原因:即葬于科尔沁领地,距京遥远,称“陵”以提高公主的政治地位,或许这也是乾隆爷给予掌上明珠的宝贝女儿额外的恩典吧。

(文/说历史的女人·张鸣)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