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网上课堂来了!无锡学区房要死了

2020-02-13   锡楼

文/吴婷婷


疫情当前,全国延期开学。延期开学后,孩子们的学习怎么办?


1月29日,教育部一句“停课不停学、不停教”,把全民网上课堂彻底拉上了历史舞台。


有人说,如果是17年前的SARS让电商有了颠覆实体店铺的机会,那么,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或许会成为网上课堂颠覆学区房的关键点


对此观点,你怎么看?



1


无锡的网上课堂是2月10日上线的。


全市学生可以通过“江苏省名师空中学堂”和“锡慧在线”两个平台上课,有直播有点播,梁溪区的孩子还可以选择在“梁溪名师在线”听课,部分年级的学生还可以边听课边和老师互动。


虽然有吐槽说“直播有点卡”、“操作有点复杂”、“声音大小不一”,但总体算是一次不错的尝试。


早在网络课堂开课前几天,我们锡楼房产交流群的群友就已经热烈的讨论开了。


有人说,“知识的获取本来就不应该分阶层,‘让知识无阶层流动,让中国处处都是学区房’才是正确的做法!这次网络课堂的尝试就是在打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此剑出鞘,学区房必将进入降价通道。”


虽是宏观层面的讨论,但年前刚刚在无锡高价买了学区房的朋友可听不得一丁点儿的风吹草动,光速私信我:“学区房会不会因为这个事情降价?还好我还没过户,交的定金能退么?!”


那紧迫感,仿佛学区房已经是个行将就木的老人,马上就要崩了。


可是,学区房价格的涨跌真的和在线课堂的普及有关系吗?学区房的价值仅仅是由在什么地方上课决定的吗?


2


这并不是学区房价值第一次遭受网课的攻击。


时间拉回1年多前。


一群原本生活在贫困乡镇里的中学生,本应该遵循着上完高中就去沿海务工,重复当年父母亲走过的老路,却通过观看“中国最前列的高中”——成都七中的网络直播课程,创造了奇迹,考上了原本根本不敢想的知名高校。


以云南禄劝第一中学为例,参加直播课程前,一年仅有20多个学生考上一本,参加直播课程后,一本人数接近150人,且30年来第一有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


原本两条不会有任何交集的平行线,在网络课堂的催动下,居然出现了相交的可能。


有人因此评价,是网络课堂拯救了如同井底之蛙的孩子。说网课给孩子们的感觉“就像往井下打了光,丢下绳子,井里的人看到了天空,才会拼命向上爬。”


2年多来,共有7.2万名屏幕那一端的学生跟随屏幕这一端的成都七中走完了高中三年,其中88人考上了清北,大多数成功考取了本科。


算一下,这些贫困县市的穷娃娃光光靠听网络课程居然就有0.12%的清北录取率,比全国24省市任何一个都高,堪称奇迹。随后就有人趁势打压学区房,大推网络课,把名校网络课奉上了神坛。


这是学区房价值第一次遭受网络课堂的正面打击。


可是,那些孩子真的仅仅只是通过学习网络课程就由“麻雀”变成了“凤凰”吗?


3


讨论上面几个问题前,我想请大家先一起来看下无锡这次的网课。


我女儿是在梁溪区上的小学,上的是“梁溪名师在线”的网络课。


上课前两天,班主任老师在QQ群里通知2月10日起上网课。


家长们一开始有点慌乱,问了一堆问题:


  1. 谁上?(我们自己的老师还是别的地方的老师?上课的老师好不好?)
  2. 怎么上?(有的家长10号开始就复工了,家里只有老人,怕操作太烦老人搞不定)
  3. 孩子会不会好好听课?(在家好好做作业就是个大难题了,现在还要听课,难上加难了哇)
  4. 孩子听不懂、作业不会做怎么办?(这个问题在学校上课就是个问题,现在网课就更突出了)


随后,老师把详细的上课步骤、课程内容、上课老师的介绍发到了群里。第1、2个问题当场被解决。


讲真,看到这份课程安排和老师名单时,我心里有点点小惊喜。


梁溪本就是优质教育资源比较集中的一个区,从连元到崇宁路,再从扬名到南长,还有五爱、积余、通德桥,每个学校都不差,这次等于是集各校之力,把不错的老师都派出来讲课了,有点资源均衡化的感觉,我也可以趁此机会看看各校老师代表的水平。


但我女儿看到这份名单后稍微有点失望,她说她还是想要自己的老师讲课,语文老师讲课生动,数学老师很温柔。她怕“新老师”太严肃,太凶,她不习惯。


网课开始前一天,我女儿的班主任老师在群里发了一长段话。


这一大段话里,强调了学习习惯:自律,今日事今日毕,等等,还讲了一些学习方法。


我把这大段话读给我女儿听,没读几句就被她打断,她嫌我读的太平淡,没感情。她告诉我,平时班主任说话是绘声绘色的,“你要是老师,肯定不是一个好老师,我们会听睡着的!”


我一脸懵,回神过来的时候,她已经拿着手机自己去看了,边看还边点头,还拿出了贴纸做笔记,我有点惊讶。


看着女儿在做的各种准备,我突然觉得家长们有些多虑了,上面大家担心的第3、4个问题或许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上课第一天。最近一段时间一直8点才起床的女儿,居然7点多就就起了,在房间里按照老师说的要求做上课准备,还把前一天晚上预习的课文又拿出来看了一下,8点30分准时听课。


听完课做作业,中午的时候我把作业发给了老师。我随口说了句:“老师说已经有其他同学交作业啦!要表扬!”女儿在旁边听了,没说话。


上课第二天。女儿起得比起前一天更早了。但倒腾了半天没把视频开出来,就来找我帮忙。我说“你那么早干嘛,才7点多”。


她说,“昨天作业交晚了,今天早点听课早点交作业,我要做第一!”


我噗嗤一声笑了,眼睛却红了。


在老师面前的女儿,和在我面前的女儿,仿佛是两个人,一个乖巧听话有责任心,一个调皮捣蛋整天闯祸。


还是老师有办法。


上课第三天,也就是今天,我也听了下视频课。女儿偷偷跟我说:这两天的老师讲的都很好,不过她还是喜欢学校里的老师讲。


“有些地方我听一次记不住,在学校里,老师会给我反复说,你说老师是不是很神奇,我们什么都没说,她怎么就知道我们哪些地方不懂?”


我听的有些恍惚,想起了我高三时的英语老师。


她带的班虽然都是快班,但两个班的强项和弱项不太一样。一个完形填空比较弱,一个阅读理解比较弱。我看过她的备课笔记,都是分开备的。上课的时候讲着讲着发现学生的眼神飘忽了,就知道前面讲快了,大部分没听懂,这时候应该穿插一个习题或者提问,要有这样的临场调控——但这,恰恰是网课最大的缺陷。


和学校课堂相比,网上课堂没有和学生的交流,只能按既定程序走,再好的老师来教,效果也会打折扣。


以上就是这几天网课给我的感受。


在哪里上课、怎么上课、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


老师根据孩子学习能力的高低、根据孩子学习时实时的反应而制定的教学方法,才是教学效果的关键。


而这个关键,很难存在于网络课堂里,却深耕在线下的学校里,这也是学区房趋之若鹜的真正原因。


4


一直以来,在锡楼的学区房交流群里,关于学区房价值的讨论一直都只围绕一个点:资源。


很多人认为,是学校资源的高低优劣在影响着对口学区房的需求高低和价格走势,抢学区房其实就是抢资源。那么问题来了,无锡哪个或者哪些学校的资源更好?更值得抢?


喜欢连小的看不上锡师的,喜欢崇宁路的看不上扬名的,买了阳光的看上太新的,买了太新的看不上尚贤的,上了尚贤的又看不上和畅的……各种鄙视链。


有一次快吵炸了,一个群友跳出来说了一句:都别争了!学区房就是用来投资,用来炒的!和教学质量有啥关系!


乍一听,此话颇有道破天机的感觉:确实啊,现在买学区房的,哪怕是自己孩子要用的学区房,也是带着投资的目的的,大家一起把学校炒上去,转手的时候大家都受益。


但再细想,这话有毛病,有大毛病。


学区房的价格确实是炒出来的,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料,怎么炒?!


而这个料,就是老师们的教学成果。


学区房价值的源泉,本质是各校老师教学成果的PK


有了比较,就有了倾斜,也有了买卖。


成果好成效快的,自然更抢手更容易升值;成果少成效慢的,自然无人问津。


此刻再来回答本文第二部分提出的问题:


那些贫困县市的穷娃娃真的仅仅只是通过学习网络课程就创下了升学率之最吗?


隐藏的真相是:这帮孩子本就通过筛选,只有尖子生才能跟着视频学习,而且是从高一就开始学,完全同步成都七中的教学方式和节奏,基本就是成都七中教学的复刻版。


以云南禄劝一中1300多位高三学生为例,只有两个网络班的学生可以看视频。


本质上,这两个班的孩子和花大几百万买学区房的没什么区别,都是教育资源倾斜的受益者,区别是,一个靠智力入选,一个靠钱包进门。


5


最后再来说说无锡学区房接下来的走势。


个人认为,网课延续下去,学区房非但不会死,还是利大于弊。


之前有一种传言,说买得起学区房的不一定消受得起那些好学校的节奏,因为好学校需要家长在孩子身上花更多的时间,配合学校一起教孩子——这就让一些家长很为难。


一来,学校的内容越来越深,自己不一定能教;二来,就算自己会教,但自己的方法和学校的方法可能完全不同,无从教起(比如低年级的应用题,家长用方程式三两步就做出来了,但是孩子并不能用方程式),怎么办?


有了网课之后,可以教但不知道怎么教更好的家长完全可以从网课里学方法,先了解学校的教学方式,再去教孩子。而那些不会教的家长,也能让孩子通过网课加深巩固学校里的知识,压力减了大半。


至于最有可能影响今年无锡学区房价的,我认为是即将公布的“公民同招”细则,届时我们会做详细解读。


末了,做个小调研:

你的孩子在上网课吗?你觉得无锡的网课做的如何?你最看好哪个学校老师做的网课?

欢迎留言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