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的情感树洞。点击上方“关注”,你的故事,你说,我听
文 | 禾田飞歌 图 | 网络(如侵必删)
禾田飞歌从来不是女权主义者,我一直认为女人与男人还是存在差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男女生理有别。
上天创造男人和女人时,已经有意地把男人塑造得刚劲有力,女人则温柔似水。所以在生理个体上,女人没有必要与男人比体力、比健壮,做到极端的男女平等。这不科学,也无必要。试想,世上所有的女人都强悍如男人,世界该多无趣。
但禾田飞歌认为,男女平等更多地要体现在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精神上的平等与独立,财务上的平等与自由。
现在很多领域和行业中,女人已经大有赶超男人的态势,在有的领域里,女人已经拥有了绝对的优势。
女人和男人一样,都在为社会创造着价值,没有谁高谁一等的说法,都理应受到尊重和平等的对待。
那么在男女婚恋中也应如此,双方在婚姻关系中享受同等的权利,也应该拥有同样的义务。这就是现代社会中少量存在的“平等婚姻”所认可的,男女在婚姻中都应该同等付出。
如果要通俗地解读“平等婚姻”,那就是:公平婚姻。是男女双方恋爱到一定程度,自愿结合,双方相爱互赏、地位平等。不依靠双方家庭,两人共同努力创造婚姻基础。我可以不问你要彩礼,但你也别觊觎我家的陪嫁。如果家庭愿意给,全凭自愿,但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至于后代的姓氏、过年过节去谁家,双方父母也不得干涉。夫妻关系成为家庭的绝对核心。
前段时间,网红papi酱在综艺节目中曾解读自己的婚姻观,她说:和丈夫恋爱十年,结婚五年,过年都是各回各家,从谈恋爱到结婚,彼此的亲家从未见过面。
他们夫妻两人都认同这种相处模式,也都在用心经营婚姻,同时,给予对方充分的自由:可以“各过各的”,各自拥有自由,各自拥有事业,各自回家过年。
这其实就是我说的“平等婚姻”,可这种婚恋观遭到多少人的抨击,看看新闻下面的评论就知道。
因为社会对女人还是不太友好,一些旧的思想观念依然在束缚女人。尤其在上一辈人的观念中,“平等婚姻”就是对婆家冷漠、不孝顺的典范。
也有的人实行双标,既“赞成”平等婚姻,又对传统婚姻情有独衷,对自己有利的就拥护,对自己没有利的,就会视而不见,只想占其中的便宜,却不想承担不同婚恋观中自己不愿意付出的那一部分。
在十一长假中,见了很多平时难得一见的朋友,也听了不少她们的婚恋故事。今天就特别想给大家说一个朋友的故事。她就经历了婆婆的双标,一方面赞扬她不要彩礼不要房子的高大上行为,一方面却在觊觎她从娘家带来的陪嫁,更可气的是,平时看着满脑子新潮思想的老公,也与婆婆站在一起。
朋友说,如果是公婆或者是老公的事,合情合理倒也罢了,要帮的人是老公的弟弟,她特别不爽,给婆家撂下一句话,就回自己家看父母来了。
朋友名叫王晓瑞(化名),在苏州上完大学留在了苏州。本来父母是想她回家乡的,觉得一个女孩子在外面闯荡不太容易。但她不愿意回来,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遇到了她喜欢的人。
她的老公是大学老师,当地人,家在苏州郊区,家里有一个生产毛绒玩具的小厂,日子过得也还不错。她与老公结婚的时候,老公的弟弟刚刚大学毕业。
为什么要先说到老公弟弟呢?因为王晓瑞与婆家起冲突,与他有关。
与老公谈了两年恋爱,就决定结婚了。因为都是思想新潮的新青年,对传统婚嫁的那一套比较鄙视,于是提出了他们的想法。
王晓瑞先跟父母商量,得到父母同意后,对公婆说,她可以不要彩礼,老公婚前买的房子也不需要加她的名字。婚礼分两地来办,家乡一场,苏州一场,由各自家庭来操办,省掉迎亲接亲的程序。但婚后不与公婆住一起,双方父母都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什么时候要孩子,由他们自己决定;生孩子时,也不需要双方父母的照顾,自己花钱请月嫂;即使生了孩子,自己还是要工作,到时候谁来照顾孩子,就给谁开工资,双方母亲一视同仁。以后,各自家庭的事情各自负责,不要牵连对方。
谁知公婆听了王晓瑞的“结婚宣言”,脸色特别难看,当时没有说什么。第二天,让老公捎来一句话,同意她的提议。
王晓瑞与老公顺利地结了婚,住在老公婚前买的房子里,生活很幸福,除了婆婆吐槽“去儿子家看看,还得先打电话预约”之外,一直与公婆都相安无事。
后来因为婆婆被诊断为乳腺癌开始,有的事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婆婆住院治疗,工厂里的事只有公公一人在主持,也不敢停工,因为婆婆后续治疗的费用,都指望着这个厂子。老公和弟弟毕竟是男生,在护理方面不是那么细心和周到。所以老公希望王晓瑞能请假去护理婆婆。
那个阶段正好是王晓瑞升职的关键期,她一刻都不敢走神,生怕功亏一篑。她对老公说,要不,他们出钱给婆婆请个护工,全职照顾婆婆。
老公不愿意,说母亲有儿子有儿媳,为什么不能享受家人的照顾呢?请护工不是让人说闲话吗?不就让你请一下假吗?又没让你辞职。
王晓瑞正色地对老公说:“不是我不能去照顾,第一,这次升职机会很难得,错过这次,我就没有年龄优势了;第二,婚前我们就有约定,各自家庭的事各自负责。我只能答应你,在我有空的时候,我会去医院照顾她。你不能再对我提过分的要求。”
老公在王晓瑞这里碰了钉子,心情自然不好。婆婆看出来了,对晓瑞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
好在婆婆的病发现得早,没有扩散,做了几次化疗后,回家休养。
日子不咸不淡地又过了一年多,老公的弟弟要结婚。女方家提出要买市中心的房子。王晓瑞听老公说起过,他们家首付的钱不够,他正在想办法。晓瑞也没放在心上。
结果婆婆找上门来了,希望晓瑞把娘家陪嫁的钱,拿出一部分帮弟弟付首付。
婆婆说:“本来给你弟弟买房的钱是够的,谁知道我生病了,花了不少钱。现在还差50万左右,我希望你能帮你弟弟一下。我知道,你结婚时我家没有给彩礼,房子也没加你的名字,我也没有权利要求你这样做,但我还是希望你能给。毕竟杨子明(老公化名)的弟弟也是你的弟弟嘛。”
当初晓瑞嫁过来的时候,父母怕晓瑞受欺负,就把原本要给晓瑞买房的首付钱,全都作为陪嫁给了晓瑞。自己还没舍得用,就被婆婆惦记上了。
王晓瑞一口回绝,她说:“既然你知道没有权利要求我,那你就不应该开这个口。”婆婆讪讪地走了。
老公生她的气,说她这个人心硬,根本不通人情。
王晓瑞回到家,也被父母数落一顿,说她应该帮弟弟一下,毕竟还是一家人。
可王晓瑞觉得自己很委屈,明明自己在婚前就说得很明白,大家都是一致同意的,为什么大家都觉得错在她呢?难道非得让自己伪心地拿出钱来给婆婆,才能皆大欢喜吗?
站在外人的角度,真不好说晓瑞是对是错,因为每个人的婚姻都有它的独特性,她展示给你看的,是她愿意展示给你的。你无法从中完整窥见婚姻的全貌,也无法体会身处晓瑞的立场,在婚姻中体会到的甘苦冷暖,所以无从下一个“她对与错”的结论。
不过,针对“平等婚姻”和传统婚姻来说,很多人、尤其是上一辈人和部分男人会觉得“平等婚姻”太过冷漠,因为它把夫妻关系置于重要的地位,强化了夫妻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讲求夫妻间同等的付出,淡化了与各自家庭和各自亲戚的关系,往往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但它其实给出了一种恰当的界限感,避免家人之间的矛盾丛生。
但中国人一直以来比较看中大家庭的生活方式,一大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是老一辈人最喜欢看到的。但时代的发展,让大家庭裂变成一个个小家,观念上也随之有了变化。作为老一辈人就很不适应这种变化,会觉得家人之间的相处越来越冷冰冰,不再有温情。
不过,在禾田飞歌看来,无论婚恋观念如何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是不应该变的,在有界限的前提下,我们还是一家人,理应比外人更温暖。
END
今日互动话题:
你赞同王晓瑞的做法吗?
请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