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为什么这么爱排队?

2019-10-29   看四川杂志社

在成都,人们对排队是有一种“执念”的:

排队长的火锅店一定超级好吃;

小哥哥小姐姐扎堆的展览一定最时髦;

排队宛如亲自播种劳作,吃到嘴喝下肚、还要拍照打卡才算完成收获……

管你性子有多急,在吃东西排队上统统都没了脾气!

01

·“真香”还是“真累”?·

初来成都的小王,慕名去了心仪很久的火锅店,结果被门口排起长龙的队伍震惊了,他看了看手中的单号显示107,着急地询问服务员,还要等多久,服务员安慰他,看看周围这些人都是在等的,似乎觉得他少见多怪。

有数据显示,一个成都人平均等位的极限时长是3.5小时。

本打算吃午饭,却解决了晚饭;本来准备吃完饭再安排看场电影,买几件衣服,然而吃完后早就到了回家的时间。

当你走进一家热门的美食店时,就该做好这样的准备。

“为了吃排队,大概是成都人最在所不惜的了。”

一到傍晚,成都春熙路的大小火锅店,早就排到了几百号。

门口摞起“待命”的塑料板凳,排号的队伍拐了几个弯,已经成为成都的特色。

嘴上说着“不排不排,我不吃都要得”,身体却很诚实一屁股坐到塑料板凳上,端几盘小零食,开始了漫长的等位。反正今天一定要吃到。

火锅排队3小时,吃也能吃上1小时。而像喜茶和奈雪的茶,最火的时候,终于轮到你点餐了,工作人员会提醒你:“请半个小时候后来取餐。”取到以后,几口就吃完了。

各种游乐场和景区,也少不了排队的身影。平时公交车多站两个站都感觉要昏厥的人,在游乐场排队的时候身体素质、耐力都得到了充分开发。

在成都生活久了,排过了各种队,也慢慢琢磨出了一套排队方法。

02

·成都人的排队艺术·

“坦然接受”

既然排队不能避免,如何坦然接受排队,这就有讲究了。

排都排了,就要排舒服!

排队的人些,你以为排队,就是干等着?

吃东西的吃东西,打游戏的打游戏,追剧的追剧……业余爱好在排队的时候全都派上用场了。

瓜子水果冰粉三件套,嘴巴闲着无事时嚼一嚼。

好久不见的老朋友,趁着等位的时间来分享下最近的工作感情状况,聊聊新闻、八卦,先把该冲的壳子都冲了。到了正式吃的时候,把时间留给肥牛、毛肚、鸭肠,要是谁在吃的时候分了心,回过神来发现肉都被捞完了。

排队前不能忘记的事项,一定有“准备好充电宝”这条。

看到乌泱泱的人头,别忘了拍下来发到朋友圈打个卡,打开抖音,搜索一下成都美食的关键词,多半能看见一系列在各种网红店排队的小视频。

不管是装修充满古典风情的连锁火锅,还是随便摆着几张折叠桌子和塑料凳子的苍蝇馆子,只要味道够过关,即使头顶烈日,又或是寒冷的风把脚都冻僵了,建设路的各个小铺前依旧热闹,直到夜晚,顾客们仍一脸期待,商家们还是笑语盈盈。

“排队系统”

不愿意把大把时间耗到等候上的吃喝玩乐老手,长年累月拥有了一套自己的排队系统。

不挑食的人,一到商场就先把F5—F6通通排一轮,然后哪家先叫号吃哪家。反正都有人排,吃哪家也不觉得亏。

能控场的,对每家店的排队时间了如指掌,拿完号安排场电影再调头回来吃饭,在有限的时间做最多的事。

在成都,一家需要排队的店,足以养活方圆几百米的土豆摊、冰粉摊、酥肉摊、奶茶店……甚至还有“租板凳”“代排队”等贴心服务。

03

·成都人排的是性格·

从成都人的排队文化,多少能看出一点成都的气质。

跟着嬢嬢们排队,就能找到最地道的成都老字号。跟着小年轻排队,就能发现成都人最近都在赶什么潮流。

爱排队的成都人可不是为了跟风。在成都,商家做的都是口碑生意。

成都人尝试一家新店就像一场扫雷大战,好吃,皆大欢喜;踩雷,牙尖的成都人可不会只是简单拔个草,100字批评的小短文时刻准备着。

如果店家带来的体验不行,早就被成都人淘汰了,但成都人对真正美好的事物,也会毫不吝啬向亲朋好友热情推荐。

成都人爱新鲜,好热闹,对外来的文化向来都是开门迎接。他们既不会拒绝清淡的潮汕牛肉锅,也不会拒绝酸辣的泰式冬阴功,更不会拒绝和外国人一起去桐梓林吃一份正宗的美式厚切牛排。

也正是因为成都人好吃,才有了眼下这片“百家争鸣”的美食江湖啊!

成都人的乐观气质深入骨髓,什么都看得开,不抱怨,但心态好的同时,又坚韧。

排队这种小事,就别计较了。排队的过程虽然漫长,但成都人,懂得自我调节。他们还会在等到美食后告诉你,是真的好吃。这就是排队的价值。

外地朋友每每来到成都,都会惊叹,成都人太会享受生活了,整天都在吃喝玩乐。但其实,这只是成都表面的样子。

成都的悠闲,重点在“悠”,不在“闲”,这份只属于成都人的悠悠然,从巷子里的大排长龙得见,从他们愿意为一口涮毛肚等上两小时的日常得见。

- THE END -

图丨部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