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时期,长沙郡共辖有几个县,哪个县沿袭至今?

2019-08-26   沧海桑田史海沉钩

长沙郡是我国古代著名郡治之一,秦灭六国后广设“郡县”,而长沙郡就为秦之三十六郡之一。战国末期,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国名将王翦、蒙武率六十万秦军大破楚国,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攻破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秦灭楚后于楚地广设郡县,其中长沙郡就为其一,此外还有九江郡、会稽郡等。

长沙郡,“轸为车,主风。其旁有一小星,曰长沙”并因此而得名,郡治为临湘县(湘县)。临湘县,“以地临湘水为名”,此临湘县辖地广大,包括今长沙、望城、浏阳及宁乡、醴陵、湘潭、株洲等地,与今湖南省县级临湘市同名,但此临湘非彼临湘,今岳阳临湘秦时虽然也隶属于长沙郡,但其为长沙郡罗县地。长沙郡临湘县县治为今长沙市区,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称长沙县。

长沙郡面积广大,其辖地囊括今湖南省大部及湖北南部一部、江西省西北一部、广东省连州市及广西全州等地,其湖南部分大致为今长沙、岳阳、株洲、湘潭、衡阳、郴州、永州、邵阳、益阳、娄底等地市。

长沙郡为秦朝南境重要政治、军事要地,是其攻略岭南重要基地,但由于我国南方当时人口仍十分稀少,长沙郡尽管面积广大却设县较少。由于秦朝存在时间较短,有关秦朝长沙郡的历史大部分已经湮没于历史长河中,有史料记载的县有湘(临湘)、罗、益阳、阴山、零陵、衡山、宋(?存疑)、桂阳、耒阳、郴等县,但其中有许多县是否秦时所设或是否存在仍然存疑,比如一般认为桂阳、益阳为西汉初所设,其中临湘、罗、零陵、耒阳、郴这五个县是较为确定秦时所设之县。

罗县,县治位于今汨罗市西北,秦时所置,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省入湘阴县,自此长达一千多年均为湘阴县地,直至1966年析湘阴县东部置汨罗县,后升为县级汨罗市,因此汨罗又有“罗城”之称。

永州又称“零陵”,历史上也曾在今永州设零陵县、零陵郡、零陵地区等,但秦朝长沙郡之零陵县治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地处今广西全州西南,西汉时更曾为零陵郡郡治,东汉时零陵郡移治泉陵县(治今永州城区),零陵县仍存。隋朝时零陵县废,而泉陵县改称零陵县,自此永州以零陵为县名。

郴县设于秦时,县治就为今郴州市市区,西汉初设桂阳郡,以郴县为郡治,隋朝时改桂阳郡为郴州,元朝时也曾改称郴阳县,明初省入郴州,民国初废州为县,郴县复置,建国初也曾于郴县短暂设郴县专区。

耒阳,因位于耒水之阳而得名,是秦时所置之两千多年古县,秦时长沙郡耒阳县就以今县级耒阳市市区为治所,可谓是湖南省最早的县之一,历史上的传承也非常具有延续性。现在,耒阳市为湖南省县级市,由地级衡阳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