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一脸嫌弃我的供货商!
商业上的平等其实是很难出现的,往往都是大的一定会压小的,小的再去压更小的,而像我这种摆地摊的买卖,自然是要被更小的嫌弃。
已经和我老爸转了几家批发玩具的线下店,但几乎都是在听到我的进货量的时候,不约而同的表现出“才这么点货”的神情,然后就很不耐烦的和我说,“你自己看看啊,看好了咱们谈价格。”
同样,当你和他们谈价格的时候,他们却多少有点心不在焉,谈是可以的,但想拿到我期望的进价,那是万万不可能的,我知道,在他们眼里,就进那么点货,还要什么议价权。
我和老爸坐在商场里的椅子上休息,我喝了一口水,开始抱怨:
“我说别到线下进货,你非要来,在淘宝上进货多好,快递直接到家,价格也肯定要便宜的多,大热天的,累咱就不说了,还得费口舌讨价还价,看人家的意思,就瞧不上咱这点进货量啊,一脸爱答不理的样子。”
“小子,你还真说对了,你也看到了,就在这负一层,大大小小五六家批发玩具的,别的不说,就这房租,最便宜的一年都20万,他们当然希望少压货,把资金周转起来,像你这批发个500块钱玩具的买卖,不是他们不做,而是动力不大,500块钱能买多少玩具”
“老爸,您注意一下啊,进货已经没有500块钱的资金了,你租给我那块破塑料布,每天的租金可是1块钱,这个固定成本我已经划出去了,现在只有450块钱了。”
我本来想着,老爸能在听到我的这番话会不再财迷心窍,可谁知他竟然说:“这个没问题啊,做生意嘛,固定成本肯定是有的,很有成本意识啊,小子。”
我叹了口气,看来这块成本是避免不了了。
老爸继续说着,并且用手比划了一个箱子的大小,然后说道:“就说450块钱能买多少玩具吧,就这么大一箱子,你说,换你,会怎么考虑。”
我一想,也是这道理,于是就对老爸说:“那为啥还来这里,在家吹着空调,吃着西瓜,上着淘宝,就把这点事办了,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你知道这个玩具叫什么名字吗?”老爸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看起来像是塑料做的小人,“刚才我花一块钱买了一个。”
我接过来,用手捏了捏,拉了拉,然后说道:“叫啥?不就是在玻璃上滚来滚去的塑料小人!”
“哎,说你啥好呢,就这业务水平,怎么去和卖玩具的聊呢,一点都不专业,这个玩具叫蜘蛛人,或者爬墙小人,都行。”
“那您老的意思是?”
“和卖家谈生意,一要显示你很专业,至少你得懂你想买的那些产品在圈内叫啥吧,二呢,转这么一圈,你也知道了线下大概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都是多少,你在淘宝上和人家谈价格的时候,讨价还价多少得有点底啊。”
“可淘宝上都说概不还价的啊!”
“做买卖哪有不还价的,聊呗,但前提是你心理得有个谱,就说这个小人吧,零售1块钱,批发刚才也说了,5毛钱,只要淘宝上不超过5毛钱就能谈啊。”
明白了,老爸下午和我转这个市场,并不是说一定要在线上还是线下进货,而是让我知道怎么去和供货商打交道。
一要专业,业内的一些基本情况是要知道的,否则供货商一看,你就是个刚入行的,不宰你宰谁,二要知道影响最终能否成交的关键,或者说唯一要素,价格是什么情况,这样,你才知道什么样的价格是你的底限,什么,你说品质,像我这种地摊玩具,就别谈品质了。
我站起来,对老爸说:“要不咱们再转一圈,刚才有些玩具只顾着问价格了,没记住叫什么名字。”
“成啊,我就和你再转一圈,把名字记住,注意,多听听他们的行话。”
回到家后,我就赶忙打开电脑开始按图索骥,有了专业名字的支持,搜索效率迅速提高,就老爸买的那个蜘蛛人,普遍的价格是在0.3-0.35元,然后我又查找了我想购入的其它玩具的价格,果然价格非常有优势,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比方说吧,A店家的蜘蛛人是0.3元一个,而拳头枪(见下图)的价格是1.5元一个,但是在B店家呢,蜘蛛人是0.35元一个,而拳头枪的价格是1.2元一个,正常来说,肯定是在A店进蜘蛛人,在B店进拳头枪,但是两个问题出现了:
1)没有一家店家能提供给我想要的全部的玩具;
2)能提供给我想要的玩具的店家的价格不符合我的预期;
当然,对于大买卖来说,可能不在乎这点钱,但是对于我这小本买卖来说,能省一分就是一分啊,泡哥经常和我们说,产品经理就是个钱串子,一头要想着怎么多挣钱,一头要想着怎么多省钱。
现在就是考虑怎么省钱的时候了。
对啊,问问泡哥,于是我就在微信上把情况说了一下,没一会,泡哥的回复就到了:
小苏,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实就是个选择供应商的问题嘛,你也看到了,淘宝上的地摊玩具都差不多,也就是说,质量处于同一水平,也不是什么有牌子的,那么,老哥给你一个公式,按照这个来就可以了:
稳定>价格>品类
价格大于品类我明白,就是说,优先选择有价格优势的产品,品类少一些不怕,只要能实现预计的利润就可以,大而全能挣钱,小而精同样能挣钱,比方说,在资金量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品类多的话,那么,每个品类下的单品备货量就会减少,而备货量一旦减少,和供货商议价的空间就会缩小,你就很难拿到一个不错的价格,反之亦然。
这就好比零售行业的沃尔玛和Costco,一个大而全,一个小而精,前者的SKU有40000多个,而后者只是前者的十分之一,但大家一样挣钱,尤其是Costco,现在已经是国内做零售纷纷效仿的标杆。
这个道理我懂,但是泡哥说的这个稳定又是指什么呢?为什么能排在第一的位置呢?
我又问泡哥,不一会,泡哥的回复就又来了:
我记得你有一副蓝牙耳机,我看挺不错的,你把地址发我一下,我也想买一个。
我心想,泡哥,买什么耳机啊,只要你解答了这个问题,我把耳机送你都行,但想归想,我还是找到我买耳机的那个订单,然后打开,一看,完了,店铺已经不存在了,我只好给泡哥回复:
泡哥,完蛋了,我买耳机的那家店家没有了,要不你再换一家,我帮你找找。
这次泡哥的回复就很快了:
小苏,现在明白稳定是啥意思了吧!
我恍然大悟,泡哥所说的“稳定”指的是供应商的货源一定要稳定,如果上游的厂家不稳定,那么,批发商的货源就会不稳定,如果批发商的货源不稳定,那么,像我这样的零售商的销售就会不稳定,当然,我的这个理解还很浅显,不过也足够了,如果放到业务链上看的话,是否稳定直接决定了商品流的速度和质量。
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市场而言更是如此,像玩具,耳机这种商品,厂家众多,竞争激烈,消费者可选余地多,如果选择不好一家稳定的供货商,会直接影响我那1000块钱的目标的实现的。
只有稳定才有发展,稳定压倒一切,不知道怎么地,我突然想起这么一句话。
但是,像我这种网上第一次进货的情况,怎么才能知道哪家稳定呢?
“你不会看店家的购买量和级别吗?”
泡哥给我支招。
“但是,泡哥,那些都是可以刷的啊?”
这次过了很长时间,泡哥才回复,就八个字:
“此题无解,去问马云!”
那倒是,马云都没好的办法,泡哥能有啥办法,就以购买量和级别来定吧,我就不信都是刷出来的。
于是,在经过了一番选择,讨价还价后,我终于定好了我认为靠谱的店家和期望的玩具:
这是我在A店铺进的货
这是我在B店铺进的货
当然呢,这些只是一部分而已,我严格的按照“稳定>价格>品类”的原则来进货的,我是相信泡哥的建议的,其实不信也没啥用,毕竟是第一次,这就好比自己第一次开车上路,所有的判断都得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