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刘焕文,如今陆河年轻一辈可能基本都没听闻过,但是在陆河乃至陆丰的老一辈人眼中,他却赫赫有名。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可是一位名扬陆丰县(含今陆河县)的文化名人。当时,他是陆丰县(含今陆河县)教育界的知名人士,曾于1934年至1938年7月期间担任陆丰县第一学府——龙山中学的校长,还曾于1932年当选为广东省参议员。
(刘焕文遗像及其在台湾的墓碑。)
先来看看他的简介:刘焕文,字凤光,生于1902年2月22日,1971年10月26日逝世,陆河县河田镇岳溪村委下山村人。刘焕文还有不少头衔,例如陆丰县教育界知名人士,曾任龙山中学校长,陆丰县八万叶贵矿山公司(锡矿,英国叶荣贵矿业公司创办,在八万镇林株乡,1938年11月29日开办)顾问,陆丰县刘氏宗族自治会主任等。可见,他当时是陆丰县(含现陆河县)社会上颇有影响的知名人物。
据陆丰人官蔚成撰写的《解放前陆丰县师范教育情况简介》一文介绍:“从一九二九年起,陆丰县第一中学附设乡村师范班,学制定为三年,以英语字母为班代号,逐年以A、B、C、D……命名。当时龙山中学校长刘焕文治学严谨,为陆丰师范教育的发展奠下良好的根基。”可见,刘焕文担任校长期间的政绩,至今仍获陆丰人称许。
(民国五十八年,即1969年,刘焕文在台湾公园游玩的照片。)
刘焕文担任龙山中学校长时,还曾力邀清末秀才、陆丰(今陆河)著名文化人罗公度出山,到龙山中学讲课。当时,刘焕文闻知罗公度先生的文名,亲赴(陆河县螺溪镇)欧田村聘请罗公度至龙山中学作短期讲课。罗公度在龙山中学授课时,课文由听者选定,于课前放置讲台上,欲试先生文才高下。对此,罗公度不以为意,讲授时发挥自如,毫不梗阻,所有问难质疑,均对答如流。如是者七日,听课的人无不钦佩叹服。随即,龙山中学欲聘其为正式老师,罗公度婉辞之。
据2007年广东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陆丰县志》“大事计”显示,民国二十一年12月5日(1932年),刘焕文当选为广东省参议员。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广东省“省参议员”的名额极其有限,一般一个县仅一个名额,即整个陆丰县(含今陆河县)仅刘焕文一名广东省参议员。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官其兰出任陆丰县长。当年十一月二日至四日,召开陆丰县第一次行政会议,刘焕文以广东省参议员兼龙山中学校长的身份出席并任陆丰县行政会议领导机构成员(会议秘书之一)。十一月二日上午,陆丰县第一次行政会议在龙山中学召开,刘焕文等先后发表演说。十一月三日下午二时,大会继续讨论,到会九十四人,由大会秘书刘焕文、姜笃周宣读三日上午大会议决案后,继续讨论。会上,议决二十二件议案。此外,刘焕文还连署了提案《取缔小学不合资格教师以重教育案》,提议人为彭永源。
(刘焕文在台湾的夫人及其子女。)
后来,刘焕文从龙山中学校长一职离任后,又前往企业公司工作,先是被聘任为位于陆丰县八万镇的叶贵矿山公司顾问。同时,他还在民间担任宗族自治团体的负责人,成为当时海陆丰的著名士绅。据仍健在的陆河县河田墟老辈人介绍,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河田墟发生纠纷时,人们往往会叫刘焕文或罗觉庵来处理,由这一文一武两位德高望重的知名人士负责调解。
抗日战争时期,陆丰地区有一家经营承运食盐的公司,叫“江南公司(即东江之南岸的意思)”。该公司从海陆丰沿海盐场把盐用民船经螺河水道运到螺溪镇,再从螺溪镇通过人力肩挑至五华县塘湖,然后转运到兴梅、江西等地。这家公司是官商合办的,那时称为“官盐”。刘焕文当时在该公司担任经理。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被日本占领后。当时,何香凝等一大批文化名人被困在香港,各方对此展开营救。其中一条道路是,由香港水路或陆路到达东江游击区(汕尾港),经海陆丰到达兴梅地区,然后再转送内地。1942年1月,何香凝从水路到汕尾,再经海丰、陆丰、(陆河)河田镇到达(陆河)螺溪镇,由江南公司经理刘焕文接洽,先在(陆河)螺溪镇小住几日。后刘焕文又派人一路护送何香凝一行平安到达五华县塘湖。
(刘焕文出生的刘氏祖居和其在旁边建造的两层小洋楼。)
1949年以后,因为时局发生巨变,年已近五旬的刘焕文匆忙间只身经香港逃往台湾,留下妻儿在家乡。后来,其又在台湾娶妻生子。从此,直到1971年去世,刘焕文再无踏足大陆。与刘焕文类似情况的,那时候有千千万人。这不得不说是那个时代造成的悲剧。
(刘焕文在大陆的孙子刘小义先生,其身后是刘氏祖居“乙照楼”的门楼。)
如今,刘焕文出生的刘氏祖屋“乙照楼”依然还在,其门楼上张贴的一幅对联,据说每年都是一样的联句,乃是为了纪念刘焕文。联句为“乙星焕彩,照室光华”,上下联分别嵌入了刘焕文字号“焕文、凤光”中的“文”和“光”二字字。
(刘焕文20世纪三四十年代建造的“炮楼”,约有三层楼高,其内部是用木头架构。)
除了这座刘氏祖屋外,其旁还有刘焕文手筑的一座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小洋楼,以及其后还存有一座目前陆河地区较少见的“炮楼”。这座“炮楼”约有三层楼高,当地村民又俗称其为“望楼”,旧时是村中及周边最高建筑物。
这老房子、门楼、炮楼,都和刘焕文一样,属于他们的时代早已远去……
(图文/幽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