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遇害后,他冒死救下岳飞儿子,岳家为感恩,约定双方永不通婚

2021-03-29   蜀山笔侠

原标题:岳飞遇害后,他冒死救下岳飞儿子,岳家为感恩,约定双方永不通婚

公元960年,传闻契丹联合北汉攻周,赵匡胤就率领大军北上,在抵达陈桥驿站时,发动兵变,建立大宋。

赵匡胤本就是武将出身,也担心自己那一天被人取代,于是就开了一场宴会,用各种威逼利诱的办法,让将军们放弃兵权,这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自从宋朝开国以来就采取重文轻武的策略,士大夫只要不是犯了谋反的罪名,就能免于一死,宋朝的皇帝无不遵守“祖宗法度”。

陆游其中的一首古诗就写出宋朝读书风气:巷南巷北秋月明,东家西家读书声。

南北两宋,读书人多,武将少,地位也不高。

即便经历了靖康之耻,南宋朝廷依旧不重视武将,仅仅是“台谏”参了岳飞“谋反”一本,宋高宗赵构就将岳飞赐死,岳飞一家也遭到了流放。

岳飞之死,秦桧到底要不要负责呢?从秦桧石跪像来看,他肯定是没跑,但他要不要负全责呢?

现在就岳飞、秦桧的问题在历史学界莫衷一是,难以盖棺定论。

一部分学者认为,岳飞虽然忠心,但却是“愚忠”,宋朝原本就重文轻武,岳飞在很多大问题上触怒了赵构,这让宋高宗非常“忌惮”岳飞,一直都想将他除掉。

秦桧也猜到了赵构的小心思,就暗中推波助澜,加上岳飞不肯议和,干脆就给他扣上一个谋反的罪名,但赐死岳飞的还是赵构,所以赵构才是真正想要岳飞死的那个人。

也有学者认为,赵构只是一个“傀儡”,秦桧在朝中的势力远远比你想的要大很多,秦桧还未当上宰相时,妻子王氏就跟宋朝两任宰相有关系,赵构的王后,又是秦桧那一脉,所以秦桧又是外戚。

当上宰相后,更是权倾朝野,朝中的文武大臣也是纷纷自觉站队,为了控制舆论声,肃清了“台谏”,大兴文字狱,有时候一句话、一句诗词都有可能被治罪。

除了宋高宗之外,秦桧在朝中已经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岳飞本就是抗金主力,宋高宗想要治他的罪非常难,秦桧给岳飞网罗的各种罪名,所以秦桧在岳飞之死中,要负很大的责任。

公元1142年,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又将岳飞一家发配边疆,此去一路凶险万分,岳飞的妻子就写了一封信,让年仅12岁的岳霖逃了出来。

秦桧一听十分气愤,要杀就要斩草除根,免得留下后患,秦桧下达了向各地衙门都发出了通缉令,贡祖文也接到了这份好通缉令。

贡祖文跟岳飞一同抗金,早已经是生死之交,两人数次大败金兵,他也因军功被任命为“秣陵总镇”,嘉封为“武德大夫”。

贡祖文接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派出心腹搜寻,找了几天,终于在一个芦苇丛找到了昏迷的岳霖,贡祖文将他带了回来,不过军中人多耳杂,若是混入秦桧的眼线,岳飞这“唯一”残留的血脉就要断了。

贡祖文又发现了岳霖身上一封信,原来岳飞妻子也是将这个儿子托付给了贡祖文,所以岳霖才会一直朝着他的军营逃。

岳飞一家若是不信任他,恐怕也不会托孤,贡祖文深思熟虑,决定辞官隐退,贡祖文在朝中声望虽然不如岳飞,但却是为岳飞洗清冤屈的最好人选。

贡祖文想要隐退,秦桧自然是开心的不得了,能跟他对抗的势力又少了一个,贡祖文带他回乡后,又举家从安徽搬到苏州一个村子里面生活。

贡祖文待他如亲生,教他读书、习武,又为他挑选了一位知书达理的姑娘结婚,两人生有四子一女,岳飞这份血脉也流传了下来。

1162年,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去世的贡祖文因“藏匿重臣后裔有功”,追谥为“文宪”公。

岳霖本就在贡家长大,跟贡家兄弟姐妹就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自然是不能通婚的,岳氏也留下了一份祖训,规定:贡岳两家不得通婚。

虽然已经过去了千年,但岳家依旧还是记得贡简单恩情,这份情谊也会随着祖训传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