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不会剥鸡蛋:只看重分数的家长,终将会得不偿失

2019-09-10     曦曦妈说教育

剥一个鸡蛋壳,是多么简单的事情?随便把鸡蛋在硬物上轻轻一敲,我们便可以轻松的剥掉鸡蛋壳。可生活中恰恰就有一些孩子,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会做。

最近一篇初一学生不会剥鸡蛋的文章,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事件发生在贵州贵阳市华一嘉禾学校,老师在回收孩子们的早餐盒时,发现沉甸甸的,打开一看全班45个学生,仅有6人吃了鸡蛋,剩下的39个学生都没有吃鸡蛋。让人更加意外的是,老师将鸡蛋重新分发给同学们,竟有孩子不会剥鸡蛋!

初一的孩子,再怎么也有十一二岁了,竟然有人连剥鸡蛋壳这样的小事儿都不会做,简直令人汗颜。到在震惊之余,曦曦妈看到的却是这背后的教育问题——

一、家长的大包大揽,让孩子丧失了自理能力

在这个竞争极其激烈的时代,无数家长早已把陪伴孩子成长的重心,放到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每一天,家长关心的都是孩子考了多少分?成绩有没有下降?班级排名多少了?年级排名有没有进步一点点……

张口闭口都是学习成绩的家长,一方面忽视了孩子的生活教育,一方面又不辞劳苦的大包大揽。多少家庭,孩子从一进家门开始,就被唠叨着写作业?多少孩子,每天除了上学以外,其他的事情一丁点都不会碰?多少父母,心甘情愿让孩子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却不曾意识到教会孩子生活自理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越是勤劳的人父母,越是大包大揽的家长,就越是容易培养出懒懒散散的孩子。因为孩子自己的事情,都被家长做了,孩子往往是想尝试,可也苦于没有机会实践。

停一停脚步,让孩子除了搞好学习以外,适当的参与到家务劳动中。帮着摘菜,帮着拖地,帮着摆放物件,帮着整理房间……家长请记住一个教育原则,那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

二、让孩子学会珍惜,不挑食更不浪费粮食

随着物质条件越来越好,无数家长对孩子的铺张浪费已经形成了一种漠视的态度。孩子自己碗里的饭,每次都是自己舀的,可每次都吃不完;孩子的零食都是自己根据喜欢购买的,可每次吃不了两口就要扔掉;孩子喝牛奶,哪怕自己就只想喝一口,也要打开一瓶,剩下的要么倒掉,要么扔掉……

挑食是常事儿,铺张浪费更是习以为常,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们往往只是随口一句“又没吃完”就了事了。节约本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可似乎却被如今的孩子们嗤之以鼻。

在我们家,孩子每餐吃多少饭,让她自己盛。菜也是,吃一口夹一口,不能堆在碗里,到时候吃不完就倒掉。如果遇到她吃饭不专心的那一天,我也会狠心的给她把碗筷没收了,不吃可以,但该吃饭时不吃饭,饭后想吃零食那就绝对不行。哪怕是饿得大哭,也决不妥协,就这样坚持自己的底线,一两次之后,孩子自己都会吸取教训了。

周末或者假期,有时间的时候,我会带着女儿回老家,让她看看外公外婆如何种菜,种稻谷。邀请她一起参与劳动,让她领悟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这样她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

虽然现在家家户户的生活质量都提高了很多,但是家长们要记住,教会孩子珍惜粮食的道理永远不过时!

三、自理能力低下的孩子,背后都有可怕的父母

初中生不会剥鸡蛋的新闻被曝出以后,很多网友都开始产生了共鸣。有网友说,他们家亲戚的孩子,上高中住读的时候,第一天就打电话给父母哭诉,说学校的鸡蛋跟家里的不一样。学校是硬的,家里的是白色的,软软的。真是无法想象一个孩子,连鸡蛋本来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如今的很多家庭,孩子不再是孩子,而是被全家人当作老爷在供奉。孩子要什么,一群家长冲上前给孩子拿;孩子要吃什么,就算是瓢泼大雨也要冲出去给孩子买;孩子想买什么礼物,价格再贵,家长也从不亏待孩子……

要什么给什么,这是很多家庭的常态!就为了那句“亏待谁都不能亏待孩子”,让很多普通家庭的家长,硬生生的让孩子过上了富二代的生活。可物质上的无限满足,并没有让孩子变得多么出色,偏偏让孩子爱上了攀比,喜欢上了懒惰。

每一个自理能力低下的孩子背后,都有可怕的监护人!爱孩子,但不溺爱孩子,这是原则也是底线。

——————

您是如何看待初中生不会剥鸡蛋壳这件事情的呢?你认为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呢?欢迎说出你的想法,来和曦曦妈一起探讨探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5xdH20BJleJMoPMAK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