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提问和活动驱动的阅读课堂啥样?批判思维+阅读任务双达标!

2020-04-27   CERA播种阅读


课例来了


授课教师:张秀兴,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教育方向)硕士。所撰写的教学论文曾获全国外语学校论文评比二等奖、天津市教育创新论文评比二等奖,参与市级课题三项。曾获全国高中英语优质课展评一等奖、全国优质课大赛二等奖、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 课例来了 · Vol.029 -

多维阅读 第14级 Ollie and Ruby


“第二届播种阅读优秀课例”评选活动

二等奖获奖课例


01

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1)[What]主题意义和主要内容


这则小故事主题为诚信,属于“人与社会”范畴,主要讲述了Ollie和Ruby在数学考试时作弊的故事。虽然作弊解决了Ruby一时的困难,但最终不但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还给两人带来了麻烦。校长的措施不但让二人正视错误,还让Ruby在数学上找到了信心。


主人公Ollie很擅长数学,而Ruby在数学上非常没有自信。在考试即将到来时,Ruby内心忐忑不安,她决定给Ollie一些小礼物让Ollie把他数学考试的答案告诉自己而Ollie同意了。后来校长发现了问题,便惩罚Ruby每天中午的时间学习数学,Ollie要在这期间做Ruby的辅导老师。



(2)[Why]写作意图


作者希望通过这则小故事告诫学生不要作弊,要懂得诚信的重要意义,否则不但会受到惩罚也会降低自己在群体中的信誉。


(3)[How]文体结构和语言修辞


整篇文章共423个词,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展开,使用一般过去时。结构清晰,人物关系简单,不会造成认知障碍。语言简洁,带有几处生动的比喻修辞。采用第三人称视角,从多个人物角度全面分析并解决这件事。故事中有Ruby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动机的直接描写,同时考试的主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可以增加阅读时的代入感。


学情分析


授课学生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初一年级。作为外国语学校,学生在入学时就有较高的英文素养,在日常训练中班额小(不到20人)、课时多(每周8课时)、重输出。


在授课时,学生们已经学习、背诵过很多篇与所选内容难度相当甚至难度高于所选内容的文段,因此,本节课在设计上主要以让学生完成教师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通过阅读和提问来搜索信息、注意重点表达、提升思维层次;通过小组展示输出故事内容和语言。


授课时间为学生初一期末考试后,因此同学们对于数学考试的感受更加切身和直接。另一方面,作为在泛娱乐化社会下成长的一代,有些学生并不能严肃的看待作弊的害处和诚信的重要性,这也是本节课希望扭转的问题。


教学目标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1)学习理解方面:理解整篇故事内容,能够复述、表演;学习并实践在阅读叙事类文章时思考5W1H问题。


(2)应用实践方面:学会使用Good Reader’s Worksheet


(3)迁移创新方面: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不主动做不诚信的行为还要拒绝配合他人的不诚信行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设计是天津市十三五规划项目《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提问发展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十三五]-301-zd-1801)的阶段性成果,其明显特点是通过提问和活动驱动课堂,既要完成阅读任务还要启发学生思考。


在文本内容上:明确故事主线,能够根据问题准确的搜索关键信息,复现重点表达,复述、表演故事内容、情节。


在思维启发上: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弊这件事,明确作弊的危害;根据已有内容对文章走向进行预判并说明缘由;将“守住诚信”的原则迁移到其他情景中。


在学习方法上:了解并实践叙事类文本的5W1H问题模式(以Reader’s Worksheet形式展开并在Guided Summary中强化。)



教学难点

在完成A Good Reader’s Worksheet中,who、where、when相对容易理解,当初一的学生面对完全开放的what、how、why时会由于还没接受过相关训练而无从下手。此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支架性问题既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还能起到示范作用,为今后的系统训练打下基础。


在学生开始复述和表演时,文章内容的连贯性或给学生带来认知和记忆上的压力。在文章阅读和加工阶段要充分理解内容、明确任务立场。


教学流程图



worksheet



教学过程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2

专家点评


优点及待改进之处:


教案整体结构比较清晰,教学目标需进一步思考各个部分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教学过程整体较好,注意老师尽量做到育人价值的潜移默化,避免说教式的育人价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