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在“三线建设要抓紧”要准备打仗”建设国防大后方的思想指导下,四机部决定从北京、天津、南京等地选择一些重点企业分迁到三线地区建设新的电子工业基地,在山西晋东南地区建设的电子工业基地就是其中之一。在建设初期,晋东南电子工业基地共规划了12个项目。建设过程中经过调整,只保留了东方红机械厂、永明无线电器材厂、华阳器材厂、卫华仪器厂、金阳器材厂、东声器材厂、春光电工厂、建山机器厂等8个项目。分布在晋东南的晋城、襄垣、沁源、阳城、长治、武乡、沁水等地。以上项目采取分迁或包建的形式,从1965年陆续开工建设,到1976年底基本建成,累计投资11 813.4万元。
其中由中国第四机械工业部(现中国电子工业部)批示,北京建中机器厂主要援建,太原785厂辅建,主要以生产“红箭73反坦克导弹控制盒”,联合山西惠丰机械厂研发的导弹,用来对付苏军t-62坦克秘密武器的——“建山机器厂(4500厂)”,就选址在了山西省长治市最南边大山沟里的南宋村。
“建山机器厂”的到来,给这个穷困僻壤的南宋村子,带来了大跨步的发展,厂子在初建时,就给村里修了一条连通外界的公路,为村民接通了自来水,南宋村在那时候,成为长治地区第一个吃上自来水的村庄;厂里建设的商店、学校、医院等设施,给村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就连周围几十里外的人也来看病,过年来建山商店买年货;厂里的几辆运货大卡车,随时给村民提供服务,春天从外地运来化肥,秋天捎来大白菜;厂里开通一辆通往长治市里大客车,更是方便了村民们的出行,五毛钱就可以坐到长治市里;厂里举办的各种比赛以及娱乐活动,更加丰富了南宋村民的精神生活,尤其每星期天晚上在篮球场放映的露天电影,有时比长治市还首映,这真让村民们大开眼界,有次看朝鲜影片《卖花姑娘》和国产影片《苦菜花》,几十里外的乡亲们,下午就走路来,看完电影已经凌晨三点,很多人直接就睡在了原地,第二天起得早的人们,仍能看到有人靠墙睡大觉……
“建山机器厂”深深扎根于长治南宋村里,南宋村每逢过年,赶会,秋收举办的各种娱乐活动,当然也少不了“建山机器厂”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尤其每年在五凤楼对面的舞台上演唱的大戏上党梆子,深深吸引着厂里来自北京、太原、河北、湖南,山东、福建等祖国各地的知识人,每次演戏时,五凤楼前坐着一半都是建山厂的人,村里人羡慕着他们的优越生活,他们更感受着山西长治山村的地域文化和民风民俗。
到了上世纪198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冷战趋于缓和,“三线建设”建在山沟里的许多单位,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而很难有发展,都纷纷实行了搬迁。1991年,“建山机器厂”在“国务院三线办公室(现国防科工委三线协调中心)”的命令下,全体职工及家属3000多人,全部搬迁到了山西省太原市,其中很少一部分人回了保定,北京等地。“建山机器厂”在长治南宋村一共历时,22年。(本文节选摘编自网络文史资料)
厂大门依旧
那个时候没有工作证,没有介绍信,保卫科门卫站岗总会把你拦下来
简朴的厂办办公楼
汽车队车库
还记得这老车间吗
家属区还有几栋楼
军宣队军代表住过的楼,当时叫将军楼。曾经住过将军楼的后代。
家属楼放杂物的小平房坍塌了不少。
厂副食店失去了往日的繁华热闹
子弟学校被当地改做为农村幼稚园
南宋村玉皇观前的老乡们聊起了,还记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们来自4370厂4500厂4393厂850厂电子部晋东南办事处,都是三线子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村玉皇观相传始建于宋代,金末元初进行过大修,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重修, 入观为五凤楼、献亭、月台、玉皇殿。钟鼓二楼位居五凤楼左右,东西配殿、厢房、斋舍对峙。殿宇高耸,布局紧凑灵活,疏朗有致,富于变化,古朴雄宏。
其中五凤楼和西配殿是元代遗构,其余皆为明、清重建。 五凤楼-楼身比例和谐,结构壮丽精巧,斗拱粗硕,出檐深邃,四角翼飞,寓意五凤展翅之意。像这样结构错综复杂,形体壮伟高大的五凤楼,当属国宝级文物,全世界只有三座,另外两座一在中国的北京,一在日本的京都,至于一般的五凤楼全国也仅10多个。
雄伟高大的南宋村民居
猪汤是上党地区久负盛名的小吃,全国独家,就在原4500厂附近的荫城镇。早在明末清初就流行于市,至今名声愈大。 猪汤是卖汤人亲自煮制猪头、下水、脚料,再用猪骨熬制原汤。兑汤煮肉时,按照传统配方熬制。舀汤时,先将火烧抓入碗内,再根据客人的需要和嗜好加蹄筋、猪肝,或肚肠,用滚烫的原汤多吊(就是把饼跟肉泡热了),加佐葱花热汆,再加入上等老陈醋,即可食用。此汤的特点是:汤汁洁白,肉嫩鲜美,味道醇正,清香利口.荫城镇李春生制作的“猪汤”,在长治县特别是荫城镇备受群众喜爱,并且在1999年长治市“两会一节”小吃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在2002年长治市举办的地方特色饮食文化展示中,荣获最佳品种奖;在2004年参加山西省第四届“汾酒杯”烹饪大赛中,荣获“山西名小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