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关村南路,你一定看过这个地标

2019-12-26   乐活中关村


近年来,生活在“村”里的你

是不是发现周边在悄悄改变?

比如,双榆树三街从“女人街”

变为“北京市最美街巷”

海中市场化身“超市发海中市场”

崭新回归

中关村南路的道路旁

有一个地标前所未有地亮眼

那就是——中关村文化墙


其实,这个中关村文化墙在2008年就已经有了,由于时间已久,这个书写着中国改革开放、科技腾飞历程的中关村历史长廊略显斑驳。为了亮出中关村科学城核心区的科技文化名片,2019年3月,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城管科)对文化墙进行了升级改造,重新描金并增加了基础建设。街道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协调科)重新进行了模块设计。历时4个月,中关村文化墙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


改造前


改造后

中关村街道辖区汇集了以中科院所属院所、航天五院、中国航空科技集团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和以联想、龙芯为代表的上百家高科技企业,汇集了5000多名科学家和高级知识分子,生活在辖区内的两院院士就有114位。街道辖区内的中科院所、重点企业与工作生活的“两院院士”积极参与了文化墙的设计,展示了中关村地区文化风貌。


除了原有的中关村区域发展介绍(长廊),2019年文化墙又增添了三大板块:辖区中科院院所板块、院士手模及寄语板块、辖区重点企业板块。


增加地灯后的璀璨夜景


中关村区域发展介绍(长廊)


中关村区域发展介绍(长廊)位于中关村南路北侧,东起中关村南二街南口,西至中关村南一街南口,总长度177米,高3米,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到2008年的中关村地区科技、文化、企业发展的历程,镌刻着几代领导人对科学发展的寄语。


文化墙



2019年6月,街道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还为文化墙增加了序言,“尊也院士!敬也科学!”这是尊重知识分子、鼓励人们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象征,也是对“科技创新从这里走来”标语的有力诠释。


中科院院所板块


中科院院所板块展示了街道辖区23家中科院所的logo,从1953年中科院研究所进驻中关村以来,70年间,高等院校在这里落地生根,科研院所在这里抽枝散叶,生活在“村”里的人们,怎么能不为此而自豪呢?


院士手模及寄语板块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上下求索,践行梦想”“锲而不舍”“努力学习,建设祖国”院士们一句句谆谆教诲都被刻在铜板上,和金光闪耀的文化长廊交相辉映。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院士手模及寄语板块不仅囊括了辖区37位院士的寄语,还展示了他们的手印,路过的年轻人们把手放在院士的手印上,不仅表示对老一辈科研者的崇敬,更能以这种方式表达对科学精神的传承。



辖区重点企业板块



在中关村,创新早已融入人们的血脉之中,改革开放的历史浪潮滚滚,把出类拔萃的科技创新企业推到世人眼前。辖区重点企业板块展示了30家重点企业的logo,凸显出中关村群英荟萃的地区特色与科技企业集聚比拼的创新活力。


扫码后的内容


院士手模及寄语、辖区重点企业板块的右上角还有二维码,过路行人不仅能看文字和图片,还能拿起手机,扫码查看院士或企业具体信息,是不是很方便呢?



有一种情怀,矢志不移;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有一种奋斗,辉映未来。中关村人会继承先人们的精神,创新、奋斗、拼搏、沉淀、突破,相信中关村不只有文化墙上轰轰烈烈的历史,更能书写轰轰烈烈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