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县暖气片,部优产品,实行三包,代办托运……”1979年,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广告业恢复元年,中央电视台首次制作播出了两条国内电视广告,其中之一就是宣传河北冀县暖气片的。一个当时没有任何知名度的社办小工厂,居然敢第一个“吃螃蟹”,敢在国家电视台花钱做广告,一时轰动了全国!
说起中国的广告史,镌刻着由冀暖创造的“三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家厂矿企业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广告;全国第一家厂矿企业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春节联欢晚会排名第一的赞助商。
1979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广告业开始渐渐恢复,但许多人仍把做广告看作是自卖自夸。当时,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刚开始承办广告业务。暖气片厂一名派驻北京的业务员把这个消息带回厂里后,领导班子内部存在严重分歧,争论要不要做广告的会议从上午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最终达成了“豁出去扔一回钱试试”的意见。
杨振林把这名业务员叫到办公室,叮嘱他:“咱一定要做,一定把它弄成!”很快,暖气片厂的广告在两家中央级大媒体“闪亮登场”。
这次广告可谓一鸣惊人,收到了人们意想不到的效果,要求订货的信函、电报纷至沓来,有时一天达到上百件,厂里当年产品的销售量比上年翻了一番多,“扔”出去的广告费赚回了大市场。
1980年,国家基建规模压缩,导致暖气片滞销,第一季度暖气片厂积压了30多万元的产品。他们又是破天荒地花了15万元在各地做广告,加大宣传力度,5月份实现产销平衡,6月份销大于产。一年下来,利润比上年增加75万元。
1983年春节前夕,央视首次办春晚,邀请赞助单位到京商定排列名次,并明确通知各单位不做产品介绍之类的广告性宣传。
在冀县暖气片厂办公室里,干部们聚在一起商讨赴京“参战”对策。大伙儿的一致意见是,现在冀县暖气片厂的产品不是炕旮旯里的汉子,见不了大世面,更不是丑姑娘嫁不出去。在除夕夜这样的电视收看最佳时间,一般的名次、老一套的形式坚决不要!
几天后的中央电视台广告部,20多个赞助厂家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名次争夺,竞价不断升高。
“八千!”
“一万!”
一些单位告退了。
“一万二!”
“一万三!”
几家财大气粗的厂家也摆出退却阵势。
就在这时,以拥有十万职工、号称全国十大企业之一的首都钢铁公司,以一锤定音的声调报了个数字:
“一万四!”
顷刻,全场哑然,主持人刚要拍板,报价者的笑声还没有消失,这时……
1983年除夕夜,全国的电视观众刚刚看完春晚联欢,余兴未尽,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冀县暖气片厂的干部职工在鞭炮声中向全国人民拜年的喜庆场面,随后才是赞助单位的名称:冀县暖气片厂,首都钢铁公司……冀县暖气片厂这个小小的社办企业,硬是以一万五千元的标价,在与赫赫有名的首钢的较量中胜出了!
从那以后,暖气片厂的广告宣传设了专门机构,每年投入几十万元。持之以恒的广告宣传,使产品销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
冀县暖气片的创始人杨振林(左一)陪老伴儿在公园散步
1988年秋,6种型号数千吨暖气片被装上远洋货轮,从天津港驶向美国,在汽笛的长鸣声中,中国出口暖气片为零的历史宣告结束。
1989年,冀县暖气片厂发展成为河北省乡镇企业第一名,入围全国乡镇企业500强之列,冀州镇成为“全国乡镇百颗星”之一、“河北省首批亿元镇”之一、衡水和冀县首富乡镇。
文/摘编自《故事:改革开放四十年衡水企业家访谈录》
编者:中共衡水市委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编辑/贾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