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崔器:没伞的孩子,皆蚍蜉

2019-07-19     刘著民


本文约2000字 | 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

长安,靖安司。

崔器再一次背叛右骁卫,单枪匹马对抗恐怖组织蚍蜉们的时候,估计不少观众看得热泪盈眶。

前20集,误事、背叛、扯后腿,兔唇说话不利索的崔器,应该是《长安十二时辰》中最让人讨厌的角色。

临死,血泊中的“陇右道崔器”终于成为了“长安崔器”。

一心想为阿兄报仇的崔器,终究也和阿兄一样,死在保护长安的路上。

至死,崔器都没有明白,他只是一个“长漂”,只是一个没有伞的孩子。

没人会在意他,没人会救赎他。

有人说,办事儿拖后腿、带手下背叛靖安司、公器私用捉拿张小敬……崔器是“猪队友”。

用不羁的表情,咬着后槽牙说话貌似凶狠崔器,很大程度上是想用外相在掩饰自己内心的卑微。

至死,崔器的籍贯上都写着“陇右道”,他没有活着成为长安人。

没伞的孩子靠自己是很难实现人生新跨越的。就像现在“北漂”的外省人,哪能那么容易实现北京梦呢?

一个道理。



崔器所在的陇右道为当时唐朝的十道之一(道,就是现在的省级行政区)。因在陇山之右(西),故名。据《唐六典》卷3:辖境“东接秦州,西逾流沙,南连蜀及吐蕃,北界朔漠”。相当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及新疆东部地。

不用怀疑,这些地儿不要说在唐朝就是偏远荒凉的戍边之地,放在现在都是落后地区。可想而知,要改变人生,必须要跳出这个地方,崔器跟随哥哥崔六郎便来到首都长安——这个国际化大都市谋求发展。

但,长安会欢迎他吗?

崔六郎和崔器两兄弟,只是两个好不容易脱离农籍农家子弟而已。

崔六郎,为了让弟弟能脱籍当兵,羊肠裹珍珠吞下私运,导致只能喝羹汤。这次为了破狼卫窝,阻力弟弟升迁,又混入狼卫当起了暗桩。可惜被狼卫首领识破,被杀。

看得出,崔器在血染靖安司之前,他到长安的人生目标只有两个:升迁和报仇。

最开始旅贲军士兵叫他“旅帅”和不良人叫张小敬“不良帅”,大家可能蒙圈,“大帅”啊。

不!这个“帅”只管100多人,放在现在就是一连长。

崔器率100人的旅贲军保护靖安司,就是想立功升迁获得人生的新跨越。可惜,崔器故意不增援孤军奋战的张小敬,当时间差不多的时候赶到狼卫窝时,遭遇伏火雷导致弟兄们伤亡惨重。

以命博名,哪有什么简单。

对功名利禄蠢蠢欲动的渴望,难免会被现实击得粉碎。

崔器还在陇右当兵时,崔六郎请人吃饭,想动用关系把崔器调回长安。

那人说:长安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待的。

六郎说:我阿弟能忍。

那人又问:就这么想出人头地?

的确,首都长安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呆的下去的。

唯一能保护他的哥哥走了,还有谁能想到他呢?

没有大智慧,只想为兄报仇的崔器终究不断地为终究的前途埋雷。

为了升迁,为了能留在长安,职位不受影响,他放走了他一心想杀的仇人——狼卫首领曹破延。当然最大的错误就是谎报全歼“狼卫”。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直接传到了圣人那里。

嗯,很好,恐怖分子消灭了,靖安司就撤了吧。

于是,大宦官、骠骑大将军郭利仕传旨,命靖安司结案,查案官吏,各回原职。

嗯,就这样没有下文了。

这,显然不是崔器想要的结果。

崔器听了,第一个反应是,大声质问郭利仕:

不记功,不升迁吗?

接着一句:

今日为大唐尽忠殒命的那些人,都白死了吗?




前一句,说得是他自己。

一个农家子弟,好不容易来到长安,就是要站住脚,得到升迁,起码得生活下去。什么叫“各回原职”,就是哪点来的回到哪里!崔器还有机会立功吗?长安这么安定繁荣,和平年代,军人升迁是非常难的,幸好有狼卫的案子,崔器才有可能立功升迁,各回原职,崔器能不急吗?

后一句,崔器觉得对不起手下的弟兄,更对不起为他而死的哥哥崔六郎。

于是,这也成为他背叛旅贲军,投靠右骁卫的直接因素。

但,投靠,毕竟低人一等。

崔器在右骁卫中除了被嘲讽,在靖安司门口也只有拿枪站岗的份。

昔日张小敬的战友龙波为救手下,带来蚍蜉们硬闯风雨飘摇的靖安司时,右相林九郎却下令撤出靖安司的驻军,而只有崔器一人自愿留了下来,他只想保住自己仅有的“尊严”。

靖安司此时都是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档案保管员,崔器以一博十,知道最终的命运就是死,不过是想死得有尊严。

当李必惶恐地喊道:旅贲军何在?右骁卫何在?

只有一个声音回答他,那就是崔器:旅贲,在!

他救得了李必,但救不了自己。



崔器用生命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证明了自己对长安的价值。

被朝廷搞得家破人亡的龙波,组建了一个反抗组织——蚍蜉,他是为了报仇。这些人同样是没伞的孩子,他们除了站出来反抗,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其实,除了皇帝,达官贵人,包含崔器在内的芸芸众生,谁不是蚍蜉呢?无非是立场不同在相互厮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我们历代王朝的写照。

不要太相信所谓盛世,大多是骗人的,没有伞的孩子,无论在什么世,都像是蚍蜉。



“小人”崔器最终用死完成了身份的转换,可是后世谁能记得他呢?我们记住的只是想象中虚拟的大唐盛世,小人物都会被胜利者抹去。

不管是陇右道崔器,还是长安崔器,其实不重要,他只是小人物崔器。

没有意外发生。

刘著民,媒体人,评论员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O3zF2wBmyVoG_1Zfu7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