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有一个利好消息,管理层对基金经理一托多终于开始控制了。
要求主动管理型的基金经理控制在10只,被动管理型产品控制在15只,说实话,看到这条消息,第一反应不是高兴。
这个数量对于基金经理来说,还是有点多,我们通常可能不关注基金经理旗下管理的基金数量,但实际上这可能间接影响我们的投资收益。
其实,如果仔细翻翻现在的数据,真是吓人,一些基金经理管理的数量可能达到20多只。
现在管理层规定的数量虽然也不少,但起码可以规范约束越来越多的基金,毕竟现在基金数量越来越多。
我个人认为,指数基金投资策略比较被动,最大程度复制指数的收益即可,而主动基金则不同,需要基金经理和背后的投研团队付出足够的精力研究行业、选择股票等。
这种情况下,1~2个都要消耗完基金经理的精力了,怎么可能保证多达10几只基金的收益呢?
本次调整,也可能是管理层在逐渐控制基金的发展,结合之前推出迷你基金可以提前清盘,都在鼓励重质量、轻数量。
未来对基金的审批,或许也会严格,毕竟现在基金数量比股票还多。
二
全球市场指数数据,主要是根据PE/PB/盈利收益率为评估值。
90%为国内A股的相关指数,海外市场指数则包含德国DAX、美股标普500和纳指100、港股恒生指数和H股指数。
原油、地产信托基金等其他资产,可根据历史价格或波动进行配置。
第581期全球市场指数估值表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 盈利收益率=1/PE*100%
- ROE=净利润/净资产*100%(PB/PE可粗暴计算)
- 分位点:当前市盈率或市净率在历史估值数据中的位置
- -表示暂无数据
指数估值表说明:
1. 绿色部分为相对低估指数,安全边际高,上涨概率大,定投可选;
2. 白色部分为正常合理估值指数,已定投持有,不买卖;
3. 红色部分为相对高估指数,安全边际低,可根据市场热度,分批止盈;
4. 指数估值表包含A股、港股、欧美、日本等股票市场主流指数,同时纳入石油、REITs相关资产类型;
5. 指数交叉评估维度: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净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6. 历史分位点参考界限:30%、50%、80%;
7. 部分指数不适用以上指标。
三
- 主投指数基金,寻找穿越牛熊的主动基金;
- 寻求高安全边际基金,低估分仓买入,高估逐渐退出;
- 动态平衡策略和资金网格化管理;
- 基金组合配置,对冲品种风险;
- 中长期投资,忽视短期波动;
- 中低风险策略下的投资品种;
- 最实用的家庭重疾、寿险、医疗和意外保险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