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孩子叫了一声阿姨,两家人在高速上大吵,姑娘:把我叫老了

2020-04-07     都市民生汇

近日,在四川重庆某高速公路上,发生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原来,曾某一家和吴姓两姐妹原本为朋友关系,当时只是因为曾某家的孩子,叫了吴家妹妹一声阿姨,就引起了这位年轻女孩的不满。因此,两家人发生了争吵。

据了解,当天高速执法人员在巡逻时,发现一辆白色的越野车停在应急车道上,一对男女在路旁正在争吵,还有一名女子拖着行李箱在高速路边行走,非常危险。见此情形,执法人员赶紧上前制止,并询问情况。了解事情真相后,工作人员感觉真是哭笑不得。

对此,孩子的母亲表示,吴家妹妹的年纪比儿子大了有十七八岁,儿子叫她阿姨很正常。但是,被叫阿姨的小吴姑娘却感觉难以接受,在她看来,自己还年轻,这样的称呼明显把自己叫老了。争吵过后,因为实在僵持不下,两个人均拖着行李下了车。执法人员了解情况后,想让他们上车解决问题,但涉事双方都很固执,执意不肯上车。无奈之下,批评教育后,执法人员只能分批把他们送到附近的小周收费站,最后,两家人分道扬镳。这件事,曾某因随意占用应急车道,被处以罚款300元,驾照扣3分的处罚,真是花钱买教训。

这个事件中,一个称呼引起了争执,让原来关系很好的两家人,陷入僵局。在笔者看来,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对称呼并没有太大的概念,可能只是单纯觉得小吴姑娘是成年人,所以就叫了阿姨。而这件事,能让两家发生矛盾,说到底还是大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欠妥。在这件事上,双方都应该大度一些,比如被叫阿姨的小吴姑娘,在被叫阿姨以后,如果不愿意接受,可以用相对轻松的方式化解尴尬。而孩子的家长,此时,看到小吴姑娘的反应时,也应该打一个圆场,提醒孩子不要这么称呼。

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件事,两家人因为一点小事,就在高速路上发生争吵,而且还把车停在了应急车道上,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先不说,这样的做法,是否违反交通规则,单从安全性考虑,就是考虑欠周的。真不敢想象,当时如果没有执法人员及时制止,将会发生怎样的后果。

另外,再说一下引起这件事的称呼问题。可以说,关于称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有的人,会根据对方的长相和年龄来称呼;也的人会根据场合称呼别人;也有的人对别人的称呼,完全是出于礼貌和尊重。因此,对于别人怎么称呼自己,真的没有必要太在意。同时,我们在称呼别人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人,一定要考虑清楚再称呼,比如说像上文中的情况。

在我们看来,对于和自己相差17-18岁的人来说,称呼阿姨和姐姐都不算过份,一般人也都能接受这件事。而文中的小吴姑娘,却表现得非常介意。对于这种人,一般来说,我们尽量称呼对方年轻一点,是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而对于像上文中提到的小孩子一样的情况,父母平时的教育、引导很重要。对于一些涉事未深的孩子,一定要让他们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这起事件中的小吴姑娘,未免有点太玻璃心。只是一个小孩子的称呼,就能让她放下颜面,揪住不放,只能说她这个人,过于敏感,也没有同理心。作为一个成年人,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理应持有包容的态度,而这个小吴姑娘却对此耿耿于怀,实在缺乏胸怀。

据悉,不久前,深圳发生的一起案件,和这件事有很多相似之处。据了解,当地一个刘姓男子,经常因为垃圾存放和一位邻居发生争执。有一天,刘姓男子因为实在看不下去邻居扔在自家门前的垃圾,直接将邻居家的8岁男孩打伤。这件事,刘姓男子明显存在过错,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他竟然能痛下毒手,只能说他是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的人。

大人的错误行为,一定会在孩子心里留下或大或小的阴影。这对于他们以后的成长,是有很大的影响的。而一些成年人,把错误迁怒到幼小的孩子身上,这种做法是让人不齿和鄙夷的。

通过以上案件可以看出,在遇到问题时,我们一定要宽怀大度,学会理解和包容别人。同时,对未成年人,一方面大人要学会引导,让他们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同时,社会也应该多给予他们一些关爱,让他们能在一个良好的社氛围中成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87XWHEBiuFnsJQVL78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