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岁的他去世了|曾任蒋介石侍卫长,一生反对“台独”

2020-04-01   团结报党派e家

他从一个基层炮兵起步,

成为台湾地区“抗战老兵”的代表人物;

他在台湾地区历任党政军要职;

他一生眷恋故乡,

牢记中国人身份,

扛起“反‘独’大旗”。

昨天(3月30日),

年逾百岁的他去世了。

他就是

台湾地区前行政机构负责人郝柏村。

3月30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应询时,对郝柏村先生不幸辞世表示深切哀悼,对他的亲属表示诚挚慰问。

朱凤莲表示,我们对郝柏村先生不幸辞世表示深切哀悼,对他的亲属表示诚挚慰问。郝柏村先生民族情怀深厚,坚决反对“台独”,致力国家统一,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贡献良多,赢得两岸同胞广泛赞誉和敬重。斯人虽逝,风范长存。期待两岸同胞携手努力,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稳定,致力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传奇老兵”的一生。

抗战老兵

挂在郝氏故居墙上的郝柏村各个时期的照片。大公网记者陈旻摄影

郝柏村是江苏盐城郝荣村人,1919年8月8日出生。1935年,中学毕业的郝柏村,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就读第12期炮兵科。这也是他军旅生涯的开始。

挂在郝氏故居墙上的摄于1938年春唯一一张全家福。大公网记者陈旻摄影

1938年1月20日,由于抗战形势紧张,郝柏村提前毕业,后来分配到河南省宁陵县的炮兵学校,学习苏联援助的火炮的射击技术。

同年,他被任命为陆军炮兵第七旅第七旅第十四团第二营第五连中尉排长,并在广州战役中负伤。

1941年,郝柏村任连长后,在桂林考取位于重庆的政治学校外交系,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未被旅长批准而作罢。

1942年秋,郝柏村参加中国远征军,任驻印陆军炮兵第一旅补充团第二营上尉营副、第二营第六连连长。在发动缅北攻势前,他又于1943年底调重庆陆军大学正规班20期受训。

抗战期间,郝柏村的父母先后在盐城老家去世,均未及返乡。

郝柏村一直不忘抗战老兵的身份,他大力宣传抗日战争对中国人的意义,曾多次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等大陆的抗战纪念地缅怀先烈。

郝柏村曾说:“可以说没有抗战的胜利,就没有今天的中国。”

跻身政界

抗日战争结束后,郝柏村1948年自辽沈战役期间从锦州前线被召回,成为蒋介石侍从官。1949年,他随军队到达台湾,从此逐渐成为台湾地区有影响的政治人物。

郝柏村担任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负责人期间,批准成立了台湾陆委会和海基会,为台湾与大陆“三通”开辟了互相联系与协调的通道。

此外,在国民党内,郝柏村还曾担任国民党副主席职务,在党内有很大的影响力,包括马英九、萧万长、许水德、钱复等人在内的许多蓝营大佬都曾担任他的下属。

“反‘独’大将”

郝柏村离开政坛,与其在统“独”议题上和李登辉的不和大有关联。他坚定反对“台独”为海内外所周知,曾在接受质询时明言:“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接受台独,这是我的良心。”“关于台独,这个是没有妥协的余地,我不敷衍。”

也是因为坚决反对“两国论”,郝柏村被台湾舆论誉为“反独大将”。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陈水扁上台后,他婉拒“资政”一职,要求当局承认“九二共识”。

离任公职后,郝柏村在反对“台独”、支持统一这一立场上从未动摇。2014年7月,他受邀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还清唱起《义勇军进行曲》。

谈到两岸关系时,郝柏村说:“我认为现在的两岸关系对台湾同胞是最有利的。因此我要奉劝台湾的年轻朋友们,要认真仔细思考‘九二共识’,这是我们经过几十年努力,对台湾最有利的发展。”

在2018年“中华民族抗战历史教育与抗战精神传承研讨会”上,郝柏村也曾表示,“台独”不会成功,两岸出路唯有坚持“九二共识”,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能最终达致和平统一。

“我是中国人”

退休以后,郝柏村曾多次来大陆祭祖、省亲、旅游,足迹遍及北京、山西、河南、上海、江苏等地。其中,老家江苏盐城和抗战纪念相关场所是他最牵挂的地方。

1999年4月,郝柏村首度回乡祭拜父母。行完跪拜礼后,郝柏村带着家人环绕墓地一周,并将酒水洒在父母坟上

郝柏村1950年1月即从海南岛退居台湾,他的弟弟妹妹郝柏森、郝锦春、郝秀春、郝争春等则全都留在了大陆。直到1999年4月3日,离任公职的他才偕夫人郭莞华、儿子郝龙斌、郝龙驷等人回乡扫墓。

时隔61年终于再次踏上故土。郝柏村感慨地说:“金旮旯,银旮旯,不如自家的穷旮旯。”

2011年4月,郝柏村在郝氏故居自己住过的房间里向孙子们讲述自己过去的经历

而在面对他人质疑时,他还直言:我郝某人,一生一世,就是个中国人……我过去说,现在说,将来直到我死,我仍然说,我就是个中国人!我生在中国盐都,学在中国南京,长在中国湘、桂之间,服役在中国台湾省,我一辈子没离开过自己的祖国……

2014年9月3日,郝柏村在参加新党新中华儿女学会举行的抗战胜利纪念日研讨会时还曾提出“台湾回到中华民族怀抱,是全部中国人八年对日抗战胜利所得到的结果,台湾前途也由全体中国人决定”的观点。

作者 _ 煌言

本期编辑 _ 何佳伶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