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归来,欢迎回家!石家庄市一院支援市定点救治医院人员平安归队

2020-03-20     河青爱健康

3月6日,惊蛰刚过,春雷始鸣,石家庄市实现了收治新冠确诊患者“清零”,抗击疫情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到来自定点救治医院——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的感谢信,感叹携手战“疫”,同赞英雄,共庆捷报。

3月17日,市一院三位支援市五院的白衣战士,顺利解除隔离,平安归来。他们是名誉副院长王生池、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主治医师沈晓辉、呼吸内科三病区副护士长高雅静。

王生池:抗“疫”老兵,无畏逆行

疾风知劲草,艰险识英雄。17年前,他义无反顾带领医护人员冲击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17年后,花甲之年的他再次主动请缨,站到了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最前线;他就是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感动省城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的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名誉副院长,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王生池。

2020年1月,王生池迅速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参加开会筹备部署,到县、市区级医院进行会诊,到确诊的定点医院进行巡诊,每一天的防控工作紧张而有序。1月28日,王生池连夜赶去市五院ICU对河北省收治的首例确诊病例——72岁的李先生进行抢救。自此,从医30余年的他开始牵头负责李先生的救治工作,陪他度过了隔离病房中20多个日日夜夜,直至李先生治愈出院。

作为专家,王生池在市五院重症病房一线指导诊疗工作。进入重症病房,连续几天工作都是经常事,他说:“从医三十多年,有一种本能的使命感。”这个抗疫老兵,就像一座灯塔,带领医护人员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抗击疫情。

人的一生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王生池追求的是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他所热爱的医疗事业,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沈晓辉:无关英雄,责任至上

从1月27日(大年初三)接到紧急通知进驻定点救治医院市五院到3月17日,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主治医师沈晓辉才得以静下心来回顾这个不同以往的春节。

“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战前动员会不同以往的简短,沈晓辉知道这是一场充满太多未知的“战争”。“敌人”的毒性、传播途径、治疗手段以及最终的结果会怎样,在他奔赴战场之时,依然陌生。但他没有丝毫犹豫,即便在陌生中,也要披荆斩棘向前冲。

三级防护将医生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的难度增加,平时最方便的听诊也难以实现。在重症超声的辅助下,获取患者的病情数据;在视频设备的连接下,保证患者与医生随时对话,及时沟通;通过精准施治与护理,对患者采取“一人一团队,一人一方案”,实现患者零死亡。在这个救治一线,沈晓辉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深入分析他们的病情,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不断鼓励他们坚定信心。

在一线,这些白衣战士没有“下班”一词,无数次睡眠中断赶赴病区,与生命并肩,与病毒赛跑,将危重病人拉回身边。他说:“很荣幸组织派我来参加这次任务,我努力发挥一名重症医生的优势,把重症的临床思维带入到这么一个团结的集体。我相信明天,责任让我更勇敢!”



高雅静:忘我付出,无怨无悔

呼吸内科三病区副护士长高雅静从事多年呼吸与危重症护理工作,积累了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1月27日到石家庄市新冠肺炎收治定点医院市五院报到以后,她就主动要求进入重症监护室工作。石家庄市第一例新发和危重病例在这里收治,那里是医护人员和死神反复抗争的“战场”,是和病毒争夺生命的主阵地。



进入到隔离病房,因为有着严重的鼻炎,她要承受比别人更多的身体上的不适,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尽管如此,一面对患者她就又变成了平时的“拼命三娘”,干练利落,不知疲倦。最多的时候监护室有15个病人,患者看到高雅静的辛苦,含着眼泪说:“是我们让你们受苦了,你们太伟大了,你的名字这辈子我不会忘记。”高雅静这三个字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姓名,可是在患者眼中,却是战胜病魔的力量。

即便病患逐渐减少,高雅静毅然决定继续坚守在第一线,坚持到石家庄“清零”大捷。现在,她终于松一口气,说:“我们共同期盼全国疫情的早日结束,在春天来临之际,让全国人民都畅享美好春光,繁花与共!愿伟大的祖国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王海霞

编辑/夏惠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VSN-HABrZ4kL1ViFQT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