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辅导书
本文摘选自知乎施特罗夫在“有哪些让你相见恨晚的教辅书”问题下的回答。
答主作为90后,可是第一批跟教辅书相依为命的学僧啊。
特别是现在学了师范,做家教、带辅导班儿都需要给学生选练习册,慢慢也总结了一套挑选教辅书的经验。
先说说我自己是怎么开窍的吧。
四个字,化学竞赛。
竞赛和教辅书有啥关系?答主其实没有在竞赛中获奖,不过“竞赛”却让答主第一次认识到了真正的“自主复习”,毕竟竞赛的知识,老师是讲不完的,你必须自己学。学完竞赛才发现高考也一样,你想考一本,跟着老师就足够了,你想考985、211?一样必须自主学习!
老师为什么只圈练习册上的一部分题布置作业?而且每个班的老师还圈的不一样?这些题就是老师们各自的思路,学校发的练习册,可以供老师圈题就行了。 自主复习的时候呢?可真不是每个人都有思路了,所以你需要一本有“思路”的教辅书!
什么样的教辅书叫“有思路”?
简单从理念、质量两个方面评价一下两本书吧。
先说理念。
比如有的辅导书,上来先做高考题,这样你可以明确你和高考的差距在哪里,错了一大堆?慌了吧?错乱了吧?这就对了,接下来是基础知识,填吧,填了你就知道原来你基础都没搞定。终于填完基础知识,你可以去刷模拟题了。
有的辅导书,把题目分成了很多种类,或者说很多层次,一层一层刷透,教育学里面的分层教学啊,因材施教啊都是这个道理。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优势弱势,必刷题对题目的这一分类就帮你节约了很多时间,给了你很多思路,有基础题、提升题、易错题、综合题等,你可以选。学霸们可以从头刷到尾。但遇到偏科的学生,我会让他主刷易错、综合。基础特别差的学生,先刷基础,再试试真题。
从这两个例子大体能够知道,选教辅书要选那些有思路的,也就是说有逻辑有层次有进阶的,而不是一股脑儿堆在一起或者只是做了简单分类整理工作的。
再说质量
理念多容易抄啊,中国人最擅长山寨了。别人研究半辈子原创的东东,不到几秒钟能被抄出几十款来。
这就得细细品评质量了,在此教大家几个判断教辅书质量的方法吧。
1.货比两家!货比两家!货比两家!
单独拿出一本教辅书看,你绝对会觉得都挺不错的,也是认准了学生这样的心理,现在市面上的教辅书品种才能这么多,拿起两本书对比着看就不一样了。请随缘翻开一个知识点,然后各做10道题,之后咧?
查重!查重!查重!一般如果10道题里,有考查知识点,考查角度都一样的题目超过两道,那这本书可千万别买。
查重只能应用于练习册,讲解知识的书怎么办呢?
看细致程度!知识点嘛,大部分书都能讲明白,不同点在于,对同一个章节,有的书会列出10个知识点,有的会列出8个,依据自己的时间精力,爱萝卜的爱萝卜,爱青菜的爱青菜喽。
必刷题里的《狂K重点》倒比较有趣,这本书另辟蹊径的做成了“教辅版的知乎”,里面讲知识点用的是问答形式,专业术语里,这叫“启发性教学”,说的通俗一点,知乎和百度有啥区别?这本小册子和其他讲解书就有啥区别~~
2.看题目年份!看题目年份!看题目年份!
答主经常去给不同的学生买练习册,书店这种可以看淑女的地方,别问,一去就是几个小时,不知道是不是冰清玉洁的妹子不愿去人多的地方,怕沾染了浊气还是怎么着,往往能看到书架的最下层,恨不能落灰了的地方,也会蹲着几个妹子,角落有佳人,遗世而独立,那些版本都不齐全、书页都泛黄了的书中也如此这般被买走。
妹子,咱这是考大学呢,不是考古呢啊,高考不说年年热点不同,命题思路也是在不断更新的,拿着本2015年出的书去面对2019年高考,不觉得有点奇怪吗?
3.多上上网。
虽然玩儿手机对学习没啥好处,不过不得不说,答主上高中的时候认识的教辅书仅限于学校门口的书店。以至于上了大学,当了家教,逛过多少书店,都没见过之前学校给买的那本书。得是多么稀有,多么缺乏市场考验的书啊。。
上上知乎,微博你大概就看得到全国的小伙伴们在用什么书啦,尤其是一些在专项方面希望能重点突破一下的同学。什么解题模板啊,解题技巧类的书,因为受众太少,没什么特别大的品牌,答主也确实没有用过,如果《必刷题》什么的都刷完了,可以考虑一下吧。
4.别买重了!
放到10年前,大家一般就两本教辅,一本讲知识的,一本做题的。现在可不一样,讲解的、练习的、讲得多练得少的、练得多讲的少的太多了。。。
大概给大家盘点一下各个门类里比较靠谱的教辅吧:
高中练习书:《高中必刷题》
教材讲解:《教材划重点》《复习划重点》(高考用)
高考复习:《600分考点 700分考法》
高考练习、卷子:《高考必刷卷》《高考必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