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多喝水,喝水方法不正确却可能让心血管罢工

2019-07-25     BTV文艺频道

你或许听说过:心脏不好的人,不能剧烈运动,不能情绪激动,不能猛然用力……

但有时候,一杯水就足以触发心脏急症。

夏天人体出汗多,及时补水有助预防血液黏稠,降低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意外。然而,错误的饮水方式,可能让心脏瞬间衰竭。

心脏最怕5种喝水方式

喝水不正确,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尤其是心脏不好的人。

1、过快

如果喝水太猛容易导致人体水过多或水中毒,加重心脏、肾脏等器官的负担。

还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水肿、血压升高、心率减慢等表现,严重时还可能抽搐、昏迷,甚至是死亡。

建议大家应该采用匀速小量间断的补水方法,即每隔2~4小时,适当饮水,且每天的喝水量不能高于尿量,以免加重病情。

2、过多

人体在大量出汗后,会同时流失一部分水分和电解质。此时大量喝淡水,只补充了水分却没有补充电解质。

血液中电解质浓度低,细胞中电解质浓度高,水分更容易从血液进入细胞内,使细胞水肿,造成“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引发头晕、口渴、肌肉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突然昏倒。

3、过凉

过量的冷饮进入胃肠后,会突然刺激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病情,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而且冷饮还有可能诱发冠心病发作,导致心梗或者心绞痛。

4、过烫

喝水的温度不能太凉也不能太热,最适宜的温度是10℃~30℃。

而且如果长期喝过烫的水可能会引发食道癌等疾病,吃饭喝汤时也一样,最好稍微凉一会再喝。

5、过少

成年人每天要喝1500~1700毫升水,喝水太少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引发心脑血管意外,泌尿结石也更容易找上门。

夏天喝水要注意

喝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儿,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对了。夏天人体出汗多,更应及时、正确补水。

勤喝水,每次三四口

不要等渴了才想起喝水,夏天即使不渴也要勤喝水,每次三四口(约150~200毫升),每半小时左右喝一次。

每天重点把握三个喝水时段:早起一杯水(200~300毫升);睡前一小时一杯水;餐前一杯水。

慢慢咽,不大口灌水

即使口渴了,也不要大口喝水。正确的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饮水更应“文雅”一点:分多次,小口喝,缓慢咽。

喝够量,成人每天至少喝1500毫升

成人每日需水约1800~2500毫升,包括饮水和食物中含有的水分。其中,饮水通常占1500~1700毫升,儿童饮水量约为1200毫升。

剧烈运动或高温作业时出汗多,应增加饮水量。

喝点淡盐水

夏季流汗损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钠、钾等电解质。

如果运动量大、出汗多,最好喝点盐水,或乌梅汤、茶水、绿豆汤,后三种富含钾,能补充汗液中带走的钾元素。

PS:夏天一定要注意不能过量喝冰饮,也不能过量喝汽水之类的碳酸饮料,千万别走入喝水的误区,影响身体健康。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NhdN2wB8g2yegND6v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