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医保从当初的新农合、城镇医保和职工医保合并为两种: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
最新的医保功能来了,很多人对于这些使用规模,都不是很熟悉,除了买药、报销之外,国家也正在慢慢探索更多的消费场景,不至于让医保资金沉淀。
第一、医保卡里的钱可以家庭直系成员共享
通常情况下,本人医保账户仅限于本人使用,但可能家庭中有人医保账户余额多,有人少,而账户余额多的人不经常使用,会沉淀大量闲置资金。
不少城市意识到这种问题,也着手进行了解决,实现个人医保账户家庭共享。
比如广州参保人员可使用个人医疗账户资金支付本人及其亲属费用,如本市缴交社会医疗保险费、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属于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预防接种及体检费用等。
深圳则限于少儿,住院及大病门诊医疗保险,可使用父母任何一方的医保卡支付门诊费用。
当然使用医保卡肯定有限制,不少地区都要求直系亲属才行。
但是,如果有购买商业保险需求的家庭,我个人建议本人医保卡仅限本人使用,如果家庭成员共享使用医保,对商业保险的核保和未来赔偿会留下很多扯皮的问题。
第二、医保账户余额转移
不少城市也在探索医保账户余额转移,目前医保卡都具有金融和社保的双重功能,能将医保的钱转移到金融账户使用,也是一种探索。
比如,杭州有规定,参保人员就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将医保账户余额划转到直系亲属的账户中。
这种方式虽然比直接支付直系亲属的医保支出更灵活,但限制条件可能也更多。
第三、账户余额超出一定金额,可以买商业保险
最近上海就推出了这项医保新功能,10月份就可以开始使用了。
一般这种商业保险,都是跟保险公司合作定制的,比如上海医保账户可以购买的商业险分布为 两种:上海医保账户住院自费医疗保险、上海医保账户重大疾病保险。
除了上海,目前还有深圳、浙江、福建等地区可以支持购买商业健康险。
不同的地区都有特色的定制化产品。
目前医保账户对于大病医疗的保障还不够,商业保险是补充,但个人买商业保险,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如果由政府牵头,利用沉淀的医保账户资金购买定制商业险,能考虑人群的需求。
当然,医保账户的功能探索还需要再深化,一些后续的功能配套更需要细化,否则也是流于形式,起码推出的政策不能在复杂的流程上限制国民,否则用处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