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备下寿材,每年都刷一遍漆,十年后却捐给了没钱买寿材的穷乡亲

2020-03-15   河北好书

那天冬天,雪一场接一场下,范老井的孙子范少山从打工的地方回来了,范老井家包起了肉饺子。范老井说:“多包点儿,给乡亲们送去。”范老井所在的白羊峪村在燕山的深山沟里,因为交通不便,能搬走的都搬走了,留下的户不多了。现在大雪封山,更让乡亲们出门都成了困难。

饺子熟了,范少山提溜着送饭的笼屉给乡亲们送。最后到了村西头,老德安的院门还是关着。范少山敲敲门,锈透了的铁门发出咚咚的沙哑声。敲了,没人应,又敲,还是没人应。老德安耳背,腿脚不利索,再等一会儿。范少山站在门口,点支烟。笼屉里的饺子飘出肉的香味儿,范少山咽口唾沫。东跑西颠,他还没顾上尝一个呢!咋回事儿?一支烟抽完了还没动静?范少山的心一沉:该不是……不敢多想,他跳过石墙,进了院子。

推开门,范少山吓得魂飞魄散!老德安呢?死了!

老德安是一位独居老人,儿子儿媳几年前外出打工后就没了音信,有人猜测他们可能出事了。老德安家住得偏,没有左邻右舍,平常里,跟村里人也很少走动,要不是范少山送饺子,人们都不知道他死了。

老德安的老伴儿前些年走了,疯病。疯起来满村跑,胡言乱语,追鸡赶鸭。老德安撵不上,只是叹气摇头拍大腿。后来老伴儿追一只野兔,一直追到悬崖边,兔子猛地刹住脚,吓傻了,站住不动。她还追,掉进了山涧。兔子没事儿,不慌不忙,蹦蹦跳跳,走了。老德安想老伴儿,半夜里唱山歌,现在,他去陪着老伴儿了。

老德安的葬礼风风光光,全村人都来了,自发为老德安守灵。范少山把那碗肉馅饺子供在灵堂。范少山就哭得收不住,嗓子都哑了。出殡的时候,范少山披麻戴孝,打了幡儿。

老德安没有备下寿材。寿材用的范老井的。白羊峪一带,有个乡俗,老人到了一定年纪,寿材都是提前备好的。老德安穷,没钱备下这物儿。人又死得突然,咋办?总不能卷席筒下葬吧?

这时候,范少山想到了爷爷的寿材。范老井的寿材十年前就备好了,每年老爷子都要上一遍漆的。每回上漆,他总要和寿材说说话的。说啥呢?“老伙计,让你等了这么多年,俺范老井臊得慌啊!再等等吧,总有一天俺会躺在你这窝窝里,咱俩一块到土里享福去。”

范老井可怜老德安,也老泪纵横的,但就是不乐意动自己的寿材。范少山知道,在爷爷眼里那可是自己个的亲兄热弟啊!舍不得!为说服爷爷,范少山拍下胸脯,说开春请布谷镇的徐木匠,给他打一口更好的寿材。知道徐木匠的手艺精,能雕龙描凤的,爷爷这才松了口。范老井献出自己个的寿材,轰动了白羊峪。人们都夸老爷子有胸怀。

文/改编自《金谷银山》(关仁山 著 作家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图片除图书封面外均为配图,图文无关

编辑/贾立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