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全国荣誉!赣州这些集体和个人榜上有名!
近日,司法部表彰
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和
法律援助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中
我市4个集体和4名个人荣登榜单
获奖数量居全省前茅
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石城县司法局
赣南公证处
江西理公律师事务所
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李雄飞、邱声林
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
章贡区法律援助中心
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
汪波、华军
这是司法部、省司法厅
对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
高度肯定和鼓励关爱
得益于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
坚强领导和鼎力支持
彰显了全市司法行政部门的奋力拼搏和
全体法律服务人员的辛勤付出
也汇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积极参与和支持理解
自2016年我市启动实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来,市司法局始终牢牢把握公共法律服务是新时代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这条主线,坚持高起点推动、高规格建设、高科技融合、高标准管理,构建了全面覆盖、全位共享、全程高速的工作体系,创造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赣州模式”。
司法部长傅政华在石城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调研
抓部署,高位推动有力度
市委、市政府极为重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办公会多次专题研究,将这项工作纳入全市“十三五”规划,列进深改任务书,作为“惠民工程”项目,与综治中心一同部署、一体建设、一道推进,探索了独特的“赣州模式”。在具体建设上,市、县两级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牵头挂帅,将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综治中心捆绑建设、打包推进,确保资金、用地、场所、设备等优先安排、优先拨付、优先建设。同时严格考核奖惩,将此项工作列为深化改革、综治考评和法建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推进不力的给予“一票否决”,以过硬手段推进高效落实。
抓覆盖,平台建设无盲区
始终按照覆盖要全、推进要快、标准要高、触角要深的要求,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全面落地,实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法律服务站点;哪里有法律需求,哪里就有法律服务队伍”的目标。做到大手笔投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近3亿元,通过新建、置换、翻新等各种模式,在极大改善司法行政办公条件的同时,全部完成高标准县级平台建设。做到快速度推进,2016年比省要求提前一年完成了20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2017年全市293个乡镇(街道)在全省率先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018年在3894个村(社区)和“中国赣州港”所在地南康家居产业园等10个工业园区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三年时间实现了实体平台建设全覆盖,打通了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触手可及的法律服务。
全国律协副会长章靖忠到理公律师事务所调研
抓融合,科技智能提效能
立足平台服务、资源共享、应用融合,大力实施科技提升和智能融合工程,为公共法律服务装上强劲“引擎”,插上腾飞“翅膀”。以司法部对口支援石城县为契机,实施援县促市战略,全域推动线上可视化平台建设,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安装的远程视频系统与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无缝对接,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共用,让群众就地享受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2018年,将乡镇建立线上可视化平台系统列入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项目,在全市推广这项运用。目前,司法部援助石城县所有乡镇完成可视化平台建设,其他县(市、区)近三分之二的乡镇安装了远程视频系统,逐步实现乡乡通。
章贡区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律师接待来访群众
抓提升,创新管理优服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每一个公共法律服务站点打造成为服务最前沿、群众最贴心、工作最给力、运转最高效的窗口和阵地。一方面是标准化建设,所有站点做到形象标识、功能设置、制度流程、岗位安排、服务承诺“五统一”,推行亮身份、亮承诺、亮流程、亮监督、亮形象,实行集中式办公、开放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流程式运转,实现法律咨询、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一揽子办理,着力打造了公共法律服务“为民、便民、惠民”的闪亮品牌。另一方面加强行业监管,在市、县两级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回访中心和群众投诉受理中心,理直气壮开展法律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做到“服务回访百分百、投诉受理百分百、调查处理百分百”,铁心硬手纠作风、查违规、惩违法,教育督促法律服务人员知敬畏、明进退、有取舍、不越线。
来源:赣州发布、赣州司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