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范亭是我国一面爱国主义的光辉旗帜,他和毛主席建立了深厚友谊。1947年,毛主席在陕北葭县神泉堡的时候,有一次问解放军总卫生部部长苏井观:“续范亭在晋西北病故了,知道吗?”苏井观回答,已经知道了。毛主席十分感慨地说:“这个人很有骨气,可惜了!”
1893年,续范亭出生于山西崞县(今原平县)。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六混成旅旅长、西北联军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国民党陆军新编第一军中将总参议等职。
1935年11月,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当时,国内民众抗战情绪十分高涨,人们寄望于能在这次会议上形成抗日主张,并相继爆发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爱国学生示威运动。可是国民党当局置国难于不顾,屈辱退让,镇压学生运动,续范亭为此痛心不已。
12月16日,续范亭在好友刘奠基的陪伴下来到中山陵园,他在祭堂面对孙中山遗像诵读了《总理遗嘱》,然后久久徘徊在陵堂前。随后,续范亭转身退了出来,突然从怀中拔出一柄短剑,双手紧握着刺向自己腹部,顿时血如泉涌。刘奠基极为震惊,急忙抱住续范亭,为他捂住伤口止血,并大声呼救。在守陵卫士和几位中外游客的全力救助下,续范亭被急送至中央陆军医院抢救。
人们在他衣袋里发现了血迹斑斑的两首绝命诗:“赤膊条条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窃恐民意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谒陵我心悲,哭陵我无泪,瞻拜总理陵,寸寸肝肠碎。战死无将军,可耻至为最。腆颜事仇敌,瓦全安足贵。”
续范亭的壮举极大地激励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一时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被报刊誉为“热血大丈夫”、“中华好男儿”,国人无不深受感动。
1936年11月,刚刚伤愈的续范亭接到杨虎城的邀请,赴西安共图抗日救国大业。1937年9月后,续范亭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与共产党人合作创建山西新军,任新军抗日决死队总指挥。
1939年1月,续范亭出席了阎锡山召集的“秋林会议”。5月,续范亭借口前方吃紧,脱身离开秋林,专程绕道延安,提出要单独拜会毛主席。毛主席在杨家岭会见了他,两人促膝交谈,从下午一直到晚饭后,续范亭向毛主席报告了秋林会议的情况后,如释重负,就离开延安。续范亭的报告对毛主席分析目前形势的特点和今后抗战的前途有着重要的价值。
1939年12月,续范亭率领暂一师参加阻击阎军的战斗,在续范亭与各方协同指挥下,新军英勇作战,终于在1940年年1月14日,攻克临县。这次胜利有力地配合了晋东南和中条山区八路军各部的战斗,取得了粉碎阎锡山进攻的胜利,临县战役后,续范亭连任山西新军总指挥。不久,续范亭又与贺龙、关向应率领的120师主力部队会合,酝酿成立晋西北边区政权。
1940年1月31日,毛主席连续起草两电致贺龙、关向应等,反复考虑晋西北边区行署主任的人选问题。毛主席在后一封电报中写道:“我们最后考虑结果行署主任还是续范亭为适宜。”2月初,晋西北行政公署在兴县成立,续范亭被推选为行署主任,并被延安总部任命为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当时,续范亭不是共产党员,而是国民党员,足见毛主席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1940年夏,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后,日军疯狂地报复“扫荡”,续范亭率机关奔走转战,结果病倒。
中共中央得知后,于1941年春将他接到延安。当担架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杨家岭时,毛主席和许多中央领导人特地走到山坡上去迎接。
续范亭在疗养中得知阎锡山与日寇暗中勾结,愤然写下《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以三国时诸葛亮的口气,历数阎锡山罪行,最后又说:“我知道骂不死你。王朗能被诸葛亮骂死,是因为尚有羞耻之心,而你却无羞耻之心。”毛主席看后给续范亭写了一封长信,说道:“你的檄文式的文章看到,即可发表,并广播出去,廉顽立懦,振奋人心。”
续范亭在延安医疗休养期间,毛主席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照顾,先后安排他在延安柳树店国际和平医院和枣园就医和休养,并安排最好的医生予以精心治疗。毛主席与周恩来等还为之寻觅药品,并命令中共驻重庆、香港等地机构采买特效药品,就连收到国际友人赠送的名贵新药,也都立即送给续范亭使用。
1942年初,延安开始整风运动。续范亭抓住这一机会,大量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革命进步书籍,认真学习了中央规定的党内22个必读文件,世界观发生了巨大变化。
他在《学习二十二个文件有感》一诗中写道:“……二十二文件,是我新武器;革命将至宝,应比匕首利。”看到续范亭的诗作,毛主席十分高兴,专门与之谈心。
毛主席的许多革命道理,使他耳目一新,获益匪浅,他把毛主席当成自己最好的导师和最知己的朋友,发自内心地拥护和爱戴。他挥笔写下《赠毛主席》诗一首:“领袖群伦不自高,静如处子动英豪。先生品质难为喻,万古云霄一羽毛。”
对这首诗,续范亭曾这样解释说:“……我曾想把毛主席比作刘邦的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但还觉得不够全面。所以这首诗的前面三句我早就想好了,可最后一句想了几天,最后才想起了杜甫的一句诗‘万古云霄一羽毛’。这句诗是杜工部赞颂诸葛亮的……用诸葛亮比喻毛主席,还是不够的,但想不出更恰当的比喻,只好这样了。”
续范亭先是把文章和诗寄给毛主席,接着又写了封信,请毛主席同意他公开发表。
毛主席在5月14日回信表示:“你三月间的漫谈,到今日才复你,可见我的不对。我把你的漫谈当作修省录,但不同意你的夸赞,因为夸得过高了。因此我也不把这漫谈退还你,目的是使你不能发表……不自高,努力以赴,你的诗做了座右铭。”被毛主席当作“修省录”的“漫谈文章”,由于没有流传下来,不知写的是什么,但是被毛主席当作“座右铭”的诗,却有幸留存了下来。
1947年9月,续范亭移居山西临县,不久病情恶化。9月12日,续范亭在山西临县都督村因病辞世,享年54岁。
得知续范亭将军与世长辞后,中共中央根据他“如承追认入党,实平生之大愿也”的请求,在第二天复电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毛主席还派人送来花圈和挽联,凭寄哀思,并亲笔手书: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横幅为:范亭同志千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gN2kHMBfGB4SiUw2Nv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