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主体为基础于2017年组建,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工程技术与作战指挥融合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学校立足陆军,坚持信息主导、以工为主、指技融合,面向战场、面向联合、面向未来,育军事英才、研制胜成果、解部队所需,是陆军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陆军科技创新的攻坚力量、陆军部队建设的关键支撑、陆军对外交流的主要平台。
学校各组建单位办学历史可分别追溯至上世纪30至50年代在江西宁都创办的红军无线电训练班、在黑龙江哈尔滨创设的“哈军工”工兵工程系、在山东诸城创建的“军械干部训练队”、在江苏南京创立的“二野军大”和在吉林通化创始的东北民主联军工兵学校。学校共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正省(正部、正战区)级领导12名、副战区及军级领导96名和一大批英模和功臣。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以陆军通信兵、工程兵、军械装备等领域为基础,辐射陆军工程保障和新型作战力量全领域;以本科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外军留学生教育为主要培训类型,主要承担陆军通信兵、工程兵、无人机、武器装备保障(步兵、炮兵、防空兵等领域)和部分新兴专业军官培养,以及陆航飞行员、航空机务生长军官本科基础教育等任务。开设通信工程、指挥信息系统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雷达工程、导弹工程、无人系统工程等48个本科专业(含7个人防本科专业),培训总规模全军第一。
校本部座落于江苏南京,另设石家庄校区(河北石家庄)、通信士官学校(重庆)、军械士官学校(湖北武汉)和训练基地(江苏徐州)。学校占地11422亩,建有教室679间、各类实验室(专修室)684个、游泳池(馆)10个、标准田径运动场14个、室内综合训练馆(含地下靶场)8个,图书馆总面积5万平方米。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数量列全军院校第2;军队重点实验室13个,数量列全军院校第1。
学校拥有一支院士领军、博专兼备、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求是奖”获得者15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个。“2014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科学家”和“2015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者1人(全军唯一)。
学校建有国家短波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短波通信领域全国唯一),通信与电子信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卫星通信与导航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全军重点实验室以及8个通信与电子信息领域全军性研究中心。设立了我国最早的卫星通信专业,建设了我国第一座教学用卫星通信地球站,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卫星通信系统培训班。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短波高速数据传输设备、第一部短波数字抗干扰电台,自主创新研制的新一代短波通信系统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