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某食店将某种食物做到极致,食物就变成了招牌。食店也变成了食物的符号。以广州为例,就好像脆爽鱼皮之于陈添记,啫啫煲之于惠食佳。虽然也会有心头所好或后起之秀,但这种招牌食物和店家符号之间的等式却不会轻易改变。
脆爽鱼皮=陈添记
从海珠区的晓港地铁站出来,往九十七中本部的方向走。会发现这一带的住宅老旧,且道路狭窄,隔一段时间就在修路。老房子里,一半是邮政系统的老员工在住,另一半的住户也基本都是老街坊。
老街道,老房子
因为靠近布匹市场,晓港附近有不少制衣铺和布料店,九十七中附近的市场食肆就成为布匹工人的落脚点,从早到晚都挤满食客。在这样的老街区里,也隐藏着一家符号性的食店,莹峰美食店。
固定每碗三大块猪手
莹峰的猪手面,在布丁心里可以排得上广州的前三。老实说,前面和它竞逐前三的两家店,一直没有固定下来。这么多年过去了,只有莹峰还是那个莹峰。每当想吃猪手面/粉/饭,就一定会回到莹峰。
让我看看还剩点什么
作为一家卖碟头饭和粥粉面的普通食店,莹峰却有着不普通的架子,甚至可以说是牛气冲天。先买单后食,买单只接受现金。下单先看墙上的塑料牌,墙上有的才能点,饭点时间招牌菜式猪手牛腩猪肠排骨分分钟售罄。
只收现金,别说我没告诉你啊
人多的时候,点单前要提前想好吃什么,因为收银的胖阿姨只会给你三秒的思考时间。时间一到,她就会不耐烦地喊:“下一位!”所以每次都让选择困难症的布丁很痛苦。
来的晚的话,全部牌子都会翻过去
当你终于可以不假思索流利说出:“唔该一份猪手捞面加净猪肠系度食。”(麻烦要一份猪手捞面加净猪肠堂食。)你和莹峰,就产生了一种神秘的羁绊。这种羁绊让你很难再去欣赏其他店里的猪手,或者总是要挑剔别家的猪肠不够干净入味。
点猪手河粉的也很多
点了单要是没位置怎么办?对不起请耐心站一会,这里的翻台率之高也十分令人叹为观止。或者,怕吵闹就干脆打包吧。但最有意思的,也是在店里堂食。吃着煲到软烂的牛筋,看着一起拼桌的小哥哥头也不抬地吃猪手,南乳的香味飘过来,像是这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
会吃的都会爱它家的猪肠
或者是看走路都颤颤巍巍的老伯,一个人慢慢吃完一份排骨饭,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让你下定决心,下回过来不要再接受鱿鱼肉饼饭的诱惑,一定要试试排骨饭。
最好吃的那份,永远在隔壁桌
其实莹峰的粥粉面味道并不让人惊艳,只是它做到了所见即所得。你想吃记忆中的猪手和猪肠,它全都有。加上便宜大碗,一碗碟头饭可以支撑布匹工人一天的劳作消耗。工人早八晚九,莹峰也维持同样的营业时间。所以来这里最大的问题是,没售罄之前永远有人在排队。
鱿鱼肉饼饭
所以之前有人吐槽,它家连光喝汤不点其他,都要额外再加收1元钱太黑心。布丁想说,它家走薄利多销的路子,老火汤原本也就只收5元,作为碟头饭的福利宜街坊的,真别要求太多了。让它守着好吃的猪手面,变成百年老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