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MIC | 当年差点卖掉的业务,如今成为了他们的顶梁柱

2019-12-28     快公司杂志中文版

2019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

华为

实现了从To B企业向To C企业的转型和延伸,成为大众喜爱的民族品牌。

2019 年,华为进入成立的32 个年头。在这家巨头公司的前20 年历史中,它的角色非常明确:一家通讯设备商。

在华为身处的产业链中,设备商处于最上游,人们所熟知的中国移动和联通属于中间的电信运营商,而在“终端产品”一侧,则是电话、手机等产品的零部件制造商和整机厂商。

华为成为一个手机品牌,不过是最近5、6 年的事情。对于华为来说,手机是一个庞大的增量市场,而且设备商与运营商关系密切,在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定制机占据市场主流的时代,这意味着华为在销售渠道上具有优势。

唯一的问题是,设备商是一个To B 生意,而手机则是To C 生意,两者在企业文化、思维、市场营销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有着天壤之别。在2019 年这个手机行业的“寒冬”,华为手机(包括华为和荣耀两个品牌)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快速逆势增长。

IDC 对2019 年第三季度手机出货量的统计显示,国内手机出货量整体萎缩了3.6%,vivo、OPPO 和小米均出现月度20% 至30% 的下滑;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华为却一枝独秀,出货量同比增加64.6%。站在2019 年,可以将华为手机当下的成功归因于许多元素:例如海思麒麟芯片的跨越式进步、例如与徕卡的合作、例如今天无比高涨的消费热情。

2014 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学教授李善友在《中国企业家》上发表文章,称“华为正在走向死亡”。他写到,华为的成功离不开它的集体主义与全员持股,但这种集体主义与约束性“绝对不属于90 后和新生代”。李善友将华为称为“用工业时代的理论指导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才管理”。

在当时,这一批判在舆论中掀起不小风浪。然而,2018 年, 华为实现全球销售收入7212 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以手机为主要业务的消费者业务(ToC)首次超过运营商业务成为华为第一大营收支柱,全年营收3489 亿元,同比增长45.1%,占华为总营收的48.4%。消费者业务也成为华为的主要增长动力。

手机,这个华为曾在10 年前差点卖掉的业务,今天已经成为公司的顶梁柱和门面,使华为实现了从To B 企业向To C 企业的延伸、转型,甚至遮掩了运营商和企业业务的光芒。

文 | 快公司编辑部

编辑 | Irene

图片 | 网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A-3SW8BMH2_cNUg9E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