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辆电动车,去年冬天能跑50公里,最近天气一热,居然能跑70公里了,情况是好是坏?会不会是电动车哪里出问题了?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电动车冬天没有夏天跑得远,主要原因分为以下3个方面。
原因一:电池的容量会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少,也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恢复。
如果一组电池在环境温度25℃时能放出12AH(电池安时数代表着电池的容量,用字母AH表示,安时数数字越大表示电池的容量越大)的电,10℃可能只能放出10AH的电。到了-20℃,由于温度太低,化学反应无法正常进行,电池干脆就放不出电了。
到了夏天,温度一回升,电池容量也就逐渐恢复了,续航自然就增加了,所以才会出现“电动车冬天没有夏天跑得远”的现象。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原因二:冬天衣服穿得厚,骑行时受到的风阻比较大。
夏天的时候,我们穿一件轻薄的运动短袖就可以了,冬天却不得不穿上厚厚的、面积更大的棉袄,受到的风阻更大,电动车的电耗自然就增加了。
以上两个原因,大部分人都能想到。
第三个原因,想到的人可能就不多了,那就是冬天温度低,空气密度会上升,客观上风阻也会增加。
因为空气是有重量的,而空气的阻力又和空气的重量成正比。气温降低时,热空气往上跑,冷空气往下沉,空气密度上升,风阻就增加了。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原因外,另外还有冬天轮胎气压下降,导致路面阻力增加等次要原因。
电动车电池保养注意事项
【一、切忌亏电存放】
亏电状态指电瓶使用后没及时充电,造成充电不足,电瓶容量下降。亏电状态闲置时间越长,电瓶损坏越严重。电瓶闲置不用时,应每月充电一次,这能延长电瓶使用寿命。
【二、定期检查】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电动自行车的续行里程在短时间内突然下降十几公里,则很有可能是电瓶组中至少有一块电池出现断格、极板软化、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等短路现象。此时,应及时到专业电瓶修复机构进行检查、修复。
【三、勿大电流放电】
电动自行车在起步、载人、上坡时,最好用脚蹬助力,尽量避免瞬间大电流放电。大电流放电容易导致硫酸铅结晶,从而损害电瓶极板的物理性能。
【四、掌握充电时间】
一般情况下蓄电池都在夜间进行充电,平均充电时间在8小时左右。若是浅放电(充电后行驶里程很短),电瓶很快就会充满,继续充电就会出现过充现象,导致电瓶发热,降低电瓶寿命。
所以,蓄电池以放电深度为60%-70%(下去两格电)时充一次电最佳,实际使用时可折算成骑行里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充电,避免伤害性充电。
【五、防止高温曝晒】
温度过高的环境会使蓄电池内部压力增加而使电瓶限压阀被迫自动开启,直接后果就是增加电瓶的失水量,而电瓶过度失水必然引发电瓶活性下降,加速极板软化,充电时壳体发热、壳体起鼓、变形等致命损伤。
【六、冬季室内充电】
冬天充电,要在室内,蓄电池要暖两个小时,再充电。
电池车电池随着使用时间越长,慢慢的跑不远,这很正常,天冷更是如此,电池一般最多在70%-80%用电情况下就要足充一次,所谓足充,就是等变灯后继充2小时左右,这样可以保证电池浮充到位,达到最佳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