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很多家长反馈,因为对孩子出现的各种行为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孩子不听劝,不让做的偏要做;孩子学会犟嘴了,一不对劲儿就开始跟人对着干;孩子现在叛逆提前来了,什么都听不进去;现在完全不能交流了,说什么怼什么……
看到这么多家长针对孩子的行为提出的各种困扰,我倒是首先想跟家长们说一句:恭喜您!大概听到我说这话很多家长要炸毛了吧?心里想着,敢情不是你家孩子,你不用操心,坐着说话不腰疼。无论各位是怎样的想法,我都理解。但在理解的同时还是想恭喜大家,因为我看到你们的孩子在成长,在长大,当他开始与除自己以外的,外界的人或事产生分歧,对抗或不再顺从的时候,那代表着他的自我意识开始在形成的过程中。
在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各种对家人,对朋友或是对某个事情的不一样的看法或感受,并开始用对抗的形式表达和呈现。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家长不能够意识到孩子的成长,而只是一味的把这些现象当做是对自己的忤逆,对自己的不尊重等等,那咱们家长就需要看到这背后自己内在的深层原因了。
家长无法接受孩子对抗或不顺从的行为,是因为内在里他们会害怕自己的权利被剥夺或受损。他们会担心接下来自己没有能力再去掌控这一切。在家长的潜意识里,他们甚至会害怕与孩子的分离。而孩子却需要用各种方式进行成功的分离。
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的,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渐行渐远。我们看到的是孩子的叛逆和远离,却没办法看到,自己无法接受孩子成长后,将于我们分离而带给我们的恐惧。所以说,哪里是孩子离不开父母,其实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当一个弱小的,需要呵护的,小小的生命完全依附于你的时候,你是不是能感觉到一种完全被需要的满足感。这种感觉会让你感觉:原来我是如此的重要,原来我是这样被人需要着,原来我非常享受这种被需要,被依赖,被信任的感觉。
当这个生命长大了,当他有了独立的意识了,当他开始与你不同了,当他更加注重自己的感受了。你呢?你会怎么样?亲爱的,那是一个从拥有到失落的过程,那是一个从被需要的位置撤离下来的伤感。我们会用他怎么能这样对我,他怎么能这样不接受我,他怎么能这样无视我?不是孩子变了,是孩子长大了,他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你,我需要独立。
所以,当我们面对孩子出现的对抗的一切情绪,都是他再提醒我们看到他的成长。因此,身为父母的我们是应该欣慰的迎接他的成长,宽容的接纳他的成长。因为在脱离你们的过程中,他们还需要被你们支持的力量。他们也会有迷茫,也会有无措,也会有内心想要独立,外在还不具备独立能力的彷徨。
这时候咱们父母可以做的是:
一,接纳他现在的一切。
允许这些发生,让他内在的自我冲突有一个可以缓冲,可以调整转换的空间。让他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一个能量满满的家庭环境。
当父母的状态不再是对抗的时候,孩子们也就会更加清晰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方向。
二,帮助孩子顺利过度。
听他的表达,了解他内在的真实想法,并不急于对他的想法进行分析和评判。而是听他的感受和表达。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去尝试认识一个不同的个体,而不仅仅是我们的孩子。当父母意识到他是他自己这个个体时,父母也会逐渐从内在无法接受分离的状态中慢慢走出来。
说到这儿,相信更多的家长开始对自己内在的感受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也能从对孩子行为的焦虑中看到自己内在的情结。当我们开始觉察到时,疗愈已经开始了。愿我们更多的父母能够看清实相,在接纳孩子的同时接纳自己会因为失去控制权而恐慌的状态。
让我们的亲子关系越来越亲密,沟通交流的平台越来越畅通。
文/晓斐
~end~
(图片来自网络,原创者可以自行撤回或联系删除,感谢,感谢,再感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md0wHEBfwtFQPkdDY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