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世界里,一边痛一边爱着,让我们做最好的父母

2020-03-23     父母圈

这两天热搜上出了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位6岁孩子的妈妈,因为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遭到婆婆的指责和抱怨,最终没能抑制住长久以来的情绪大爆发,当着六岁孩子的面用水果刀连捅自己7刀。医生说怎么都想像不出来是她自己操作的。这内在该有多大的压抑,多大的痛才会造成对自己如此强大的攻击呀!

即使用心去感受,也感觉不出这位妈妈内心里到底有多痛,到底是怎样的痛。只是感觉到有一种痛彻心扉的绝望和无助。

在当今很多的80、90后的爸爸妈妈中,我们会发现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很多爸爸妈妈在成为父母之前到以后自己都还没成熟,没长大。更多的老一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参与到了养育和管教孩子的责任中。而原本遗留的上一代的原生家庭问题尚未解决,又开始融入了新一代的亲子关系和隔代教育关系。这种隔辈带养的方式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引起了原生家庭和再生家庭的矛盾的激化和催生出新问题。

一家三代居住在一起,行走坐卧都在彼此的眼皮子底下。先不说各自的生活习惯和脾气性格。但是不同的年龄层级已经注定了看待问题的观念和认知不同。有人说,那过去一大家族的人还都住一起呢,怎么没看到有什么问题呀?请大家细想一下,过去的一大家子四代同堂人家可是住的四合院。各家有各家的屋子(空间),一大家子人有可以相互照应相互扶持共同的院子。而且人家那院子都是平房,外出溜达散心很方便。相当于咱们现在说的“一碗汤”房,即不相互打扰,有各自的空间,又能相互照应扶持。

看看现在咱们都市生活的小家庭,别说院子了,一家三代能住在一百多平的房子里就算是很大的了。也别想着出门就能溜达,高楼大厦混凝土的结构早已让人失去了随时溜达的乐趣。一家三代人,孩子需要敞亮的活动场地就会引起所有人的关注。爸爸妈妈觉着爷爷奶奶能管,能偷懒就偷懒。爷爷奶奶没精力陪孩子,能省劲儿就省劲儿。孩子得不到更好的陪伴调皮捣蛋,爷爷奶奶能哄就哄,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爸爸妈妈想要管教爷爷奶奶横加阻挠,想着平时不怎么管,现在倒是想吼了,轮不着你。

于是,孩子的成长路上看着是许多人关注着,可实际上没有用心关注他内心,真正懂他的人。爷爷奶奶一味地包办代办,不仅使孩子丧失了应该发育的很多身体功能,甚至因为过度的保护和溺爱,造成孩子大脑发育的迟缓和人格形成的障碍。

在以前接待到的很多80,90后家长中,他们都会反馈说现在孩子的很多事情都是家里的老人帮忙,离了他们孩子又没办法带。她们会道出各种各样的苦衷,目的只是希望所有人明白,他们没办法带孩子,因为工作,因为其他。是啊!现实生活中谁又容易呢?当我们把自己应尽的唯一一次做父母的职责撒手放弃的话,我们又如何要求其他人要把孩子养育的很好呢?即使那个人是你的父母。

要知道,孩子这一生只有一次从0-12岁成长的过程。你错过的又岂是用孩子的成长这一句轻松的句子可以代替的呢!这里面有孩子的未来,有孩子的安全感,有孩子与世界信任关系的建立,有孩子形成强有力的支持展示自信的根基,有孩子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坚定,有孩子会说,会笑,会思考,会分辨,会理解,会感知的每一个瞬间和奇迹。

可是,你错过了,你错过了什么也许自己都不知道。在你为孩子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时候请不要烦恼,那是你错过的曾经可以陪伴给予的黄金期。在你为孩子不能很好的表达,语言发育迟缓的时候请不要焦虑,那是你错过了最应该陪伴孩子,跟他沟通交流表达的黄金期。在你为孩子有这样那样问题的时候请你不要着急,那是你错过了允许孩子犯错,在犯错中成长自己的黄金期……

如果可以,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再错过,哪怕前面是一座山,陪着孩子去走,去爬,去体验,去感受。在我们开始觉醒的那一刻,孩子在眼前,一切都来得及。曾经错过的就用现在慢慢等待,耐心对待,放下期待,用心跟随,全心陪伴。世界和我陪着你,和孩子一起勇敢面对,共同成长。

文/晓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eKXB3EBfwtFQPkdKzi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