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这次疫情,本来我就能坐在电影院里观看这部纪录片——《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原定2020年4月4日清明节上映。
选择这个时间点上映,也算是有心了。
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沉没后几乎所有幸存者被送回至纽约港口,唯独6名中国幸存者,他们获救后在24小时之内被美国驱逐出境,他们的逃生经历几乎不被记录。
这是一段被抹去的历史。直到108年后的今天,通过纪录片的方式,一点一滴拨开迷雾,看到真相。
01
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大多数人对泰坦尼克号的第一印象,来自那部电影。
杰克站在船头振臂高呼:“我是世界之王!”
杰克和萝丝的爱情故事,又让多少人落泪。最终,杰克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将唯一的一块木板留给了萝丝,留给了爱情。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最豪华最安全的轮船,能作为它首航的见证者无疑是幸运的。
然而,厄运降临了。船遇到了冰山,船上2224人,最终生还710人,生还率31.7%。
在这其中,中国乘客8人,生还6人。
在詹姆斯·卡梅隆拍摄的电影里,有几个被剪掉的镜头中一闪而过中国人的影子,也算是对这段历史的一点见证。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顿港起航出发,8名中国人凭着一张可以供8人使用的三等舱船票登船。票价为59英镑9先令11便士,编号为1601。
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的37岁,他们登上这艘船,是为了讨生活——在船上当锅炉工。
8人合用一张船票,是当时锅炉工、扫地工们的常规做法。而他们的薪水也极其低廉,只是白人船员的五分之一,而且每天需要工作十五个小时左右。
“他们来泰坦尼克号就是为了养家糊口”,纪录片《六人》研究小组成员之一,海洋历史学家、作家施万克(Steven Schwankert)说,“当时英国煤炭行业正在罢工,他们中有几个就被借调到了泰坦尼克号上”。
在乘客登记表上,他们的名字被记录了下来:
Fang Lang、Lee Bing、Ali Lam、Chang Chip、Choong Foo、Lee Ling、Ling Lee和 Len Lam。
他们的目的地是美国纽约,到那里后,他们会在另一艘名叫阿娜特号的邮轮上做工。
这是当时很多背井离乡的中国人的求生法子,不断漂流,忍受艰苦,只为赚钱。
在泰坦尼克号事故发生后,他们的悲惨命运才刚刚开始。
泰坦尼克号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载客2224人,但仅有20艘救生艇,只够容纳1178人。
那么,谁有资格登上救生艇呢?
舱位的不同,是巨大的阶级差异。
头等舱和二等舱的乘客首先登上了救生艇。《泰坦尼克号》中,三等舱的铁门被关闭,乘客被关在三等舱内,漫进来的海水首先浸没的,就是三等舱。
和其他三等舱乘客一样,8个中国人是从上锁的三等舱通往甲板的闸门放出的,其中2人——Len Lam与Lee Ling——在混乱的人群中遇难,他们分别只有23岁和28岁。
有4人发现了一艘破了的小船,铁门合力将船推进了大海,然后跳下去趴在船上被救。
有1人登上了最后一艘救生船,剩下的1人靠在一块木板上,被唯一返回的14号救生艇救起,在获救后,他看到救援人员很劳累,主动接过了船桨。
这个场景被卡梅隆拍摄成了《泰坦尼克号》的一个片段,一块漂浮的木板上,一名亚裔面孔的乘客伸出了求救的手,但后来这个片段被删减。
而这海难,仅仅是他们噩梦的开始。
02
登不上岸的中国人
与其他获救乘客受到照顾不同,这6个中国人首先遭遇了《排华法案》。
在美国边境,他们没有得到通关,而是遭到了拘禁,之后被驱除上船前往加勒比海地区。
首先讲一下《排华法案》。
美国的《排华法案》是1882年签订的,简而言之就是禁止中国人移民。
当时有大量华人因中国的内部动荡和有机会得到铁路建设工作而迁入美国西部,这也是是美国通过的第一部针对特定族群的移民法。该法案直到1943年才正式废除。
2012年6月18日,美国众议院全票表决通过,美国正式以立法形式就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道歉,英文原词是“regret”(后悔)而不是“apology”(道歉)。
当时讽刺华工的漫画
再说回这6个中国人。
前面我们讲到,泰坦尼克号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对于泰坦尼克号的拥有者白星公司来说,如何粉饰泰坦尼克号的事故,让自己受到的谴责和名誉损失到最小,是他们现在的当务之急。
首先,他们开始了大肆鼓吹船上的富豪名流们富有绅士风度和骑士精神,把逃生的机会为了妇女儿童,接受与船同亡的命运。
这基本属于事实。
泰坦尼克号上,1690名男性最终活下来的只有338名,生还率仅有20%;425名女性的生还人数为316人,生还率75%。
但事实上,能先把生存机会留给妇女儿童,还是一名叫做莱托勒的二副举枪镇压的结果。
最终,这名二副也侥幸活了下来,并参与了二战与敦刻尔克营救。在诺兰的《敦刻尔克》中,那个开着自己的小船参与救援的船长,就是以他为原型的。
事实的另一面,是当时20艘救生船,只有一艘再次回来救援。
再另一面,是泰坦尼克号不同舱位的生还率天差地别。
头等舱325人,存活202人,生还率62.2%;
二等舱285人,存活118人,生还率41.5%;
三等舱706人,存活178人,生还率25.2%。
被宣扬的骑士精神也无法在惨重的人员伤亡事实面前站稳脚跟,所以,舆论找到了一个“背锅侠”——中国人。
至于为什么不是黑人背锅?那是因为当时船上只有一个黑人。但是,他死了,没法背锅。
首先是纽约当地报纸《布鲁克林鹰报》,在1912年4月19日的报道中称“没人能说出这些中国人是从哪里来的,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上了救生船,但他们就好好坐在那里了。”
还有称这六人为了上船,“将辫子披散下来,假扮成女人”,“从甲板跳进救生艇,踩伤了女乘客”,以此来讽刺中国人不懂“绅士风度”,是“灾难面前逃跑的懦夫”。
甚至还有媒体说,如果发生灾难,中国人首先会救男人。
那个偷偷上了救生船的泰坦尼克号船主,也是白星公司的董事长布鲁斯·伊斯梅在回到美国后备受谴责,他也选择中国人作为自己的挡箭牌,“中国乘客偷偷躲在座位底下”……
这些被渲染的假新闻也传到了中国。
当时,林语堂主编的杂志刊物《西风》就有这样的文章——《铁达尼上的国耻》。文章照搬了西方人对六位中国人的描述,也给他们贴上了“卑鄙”、“偷盗”、“贪生怕死”等贬义词,“四个中国人鬼鬼祟祟地躲进一直救生艇的船底”,认为他们不守秩序,“是我们的奇耻大辱,中国又多了一个国耻”。
《申报》也在报道时引用美国媒体的文章,将原文中形容两名国人被踩踏致死(crushed to death)翻译成“压烂而毙”。
在一波波的反华浪潮中,这6个中国人的命运,被埋藏在了历史烟尘中。
2016年,英国导演罗飞(Arthur Jones)从研究海洋历史的朋友那里得知了这6个中国人的故事。
他说,“泰坦尼克号上有700多名幸存者,基本上都有记录,(有人)知道他们是谁、来自哪个国家、家人是谁,只有这6个中国人,好像从来没人知道”。
之后,罗飞和美国海洋历史学家施万克开始查阅资料、寻找证据,希望能查清这段历史,制作一部纪录片。
这件事情,也得到了《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支持。
他们通过社交网络征集线索,并通过资料找遍了中国、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地,试图寻访到这6个人在幸存之后的生活。
当他们开始追寻这段历史,寻找到这6个人的家属的时候,这6个人的后人,或不曾听自己的长辈讲过这段历史,或根本不想和外人讲述这段历史。
幸好,有了这部纪录片。
03
没有被写进历史书的历史
现在说说前面提到的《排华法案》。
为什么在1882年的美国,会有《排华法案》的出现?为什么不是排其他国家?
1860年代,美国兴起西部大开发,一条横穿美洲大陆的铁路——美国太平洋铁路正在轰轰烈烈地修建。
但是,修建进度太慢了!
开工两年,才修建了60公里。人手不够,工人消极怠工,那时候的白人工人嫌弃修铁路太辛苦,都是当时铁路公司面临的问题。
于是,当时有人提出招募中国劳工。费舍金援引当年《纽约时报》中的一段报道说,“当工作繁重又困难时,白人就会找到华工”。
招募到的中国劳工不仅吃苦耐劳,而且学习速度非常快。公司干脆请人到中国招募劳工。
那时候的中国,正处在清朝末年,经过列强的入侵以及太平天国的战乱,一片荒芜。无数人为了生计,乘坐帆船,冒着九死一生来到美国加入铁路劳工的队伍。
这些中国人,不怕苦不怕累,工资拿得比白人低,活却干得比白人好。
当时,在美国的华工总数有6.3万人。铁路修建完成后,他们全部失业。为了求生,他们不计工资、不计劳苦,什么工作都做,打破了本地工人原本安逸的生活。
他们(特别是爱尔兰裔白人)认为华工夺去了他们的工作机会,于是集体涌向华工聚集的地区,杀害华工,烧毁房屋。
当时画像中被丑化的中国人
事情的另一面是,铁路修成之后,西部的很多企业就被东部财阀控制了,人们不满的情绪无法触及大财阀们,只能迁怒于修建铁路的中国人。
1882年5月6日,美国政府签署《排华法案》。1886年,西雅图市更制定特别立法,强迫华人限期离境。从此,美国西部各州,“排华”更是成为民主、共和两党争取选票的口号。
中国破开了封闭的长城,而美国人忙着砌墙排外
那时候,白人有句谚语——“怪异莫测的华人”(Inscrutable Chinese)。当时中国人的形象是傅满洲。
或许我们真的可以说,是中国人太勤劳了,勤劳到别人无法偷懒,所以才被排斥。
2004年,在西班牙的埃尔切出现了一场针对中国商人的youxing。中国商人的店铺被砸,被烧,被抢,究其原因,是中国货物价廉物美。
埃尔切是制鞋大国西班牙的主要产鞋地,但随着中国鞋的到来,埃尔切鞋城里有七成鞋子变成了中国生产,市场中也越来越多中国人以及奇怪的“温州话”。
但我们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奴颜婢膝换不来尊重,很多人到现在思维模式还是晚清的。
最近也发生了不少事,有护士被外籍人士打的,有外籍人士插队的。中国人总是以礼让他人,在这些问题上也依旧优待着这些外籍渣滓。
全世界大概找不出第二个国家像我们这边这样那么优待外国人的。
很多老外的财富密码就是来中国喊几句“我爱中国”。在中国的生活比他们在自己国家好上几万倍就是那位邓主任一样的人“跪”出来给他们的。
什么时候先优待自己的国民,什么时候不优待外国人,不给外国留学生莫名的优惠政策才算是真的大国自信了。
不然一边喊着别人歧视中国人,一边自己先矮化自己的同胞,永远得不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