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随着人口红利的发展,很多海外企业选择到中国建厂,这些企业不仅在中国赚取了大量利润,而且为国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017年,中国的制造业生产总值为15.58万亿,是美国的2.58倍,中国的制造业占全球的35%。全球6成的水泥、7成的防弹衣、8成的空调、9成的个人电脑都是中国造的。
但是随着人口红利的褪去,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加上房价的攀升,企业的场地和租金费用越来越高,再者国内经济的增长,物价也随着走高,很多原材料成本都在增加。这让很多在华企业的竞争力猛然骤降,因此很多外企选择将工厂迁至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甚至迁往印度这样的劳动密集型国家。
而越南也开始往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以更低的成本对外吸引外商投资,似乎越南就是下一个世界工厂。不过最近金融协会给出一份报告指出,东南亚想要复制中国奇迹真的太难,这些国家要么体量太小,要么没有庞大的加工和装配设施,更缺乏优质的技术和供应链。就算现在有企业正在向东南亚发展,他们也不会利用到任何优势,相反成为业务上的拖累,而且搬迁也不是容易的事,要做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打算。
据越南数据统计显示,1月至8月,全球对越南直接投资的总额为226.3亿美元,同比下降7.1%。新增注册项目2406件,同比增长25%。可见虽然越南受到很多外企关注,但实际条件跟不上,而且政府的放宽管制速度较慢,越来越多企业感到不满。
从生产和加工来说,中国有低成本、高效率的高铁、空运、高速等等基建设施,这在越南根本不会有,越南大多用汽车、铁路这样的方式,不但到货时间长,而且运输成本高。另外越南的电力和水利,不足以支撑大型企业的生产,越南即便是居民用电,每天都有两小时停电的情况,这对企业来说根本就是很大的损失。
而且从劳动力来说,越南的工人也不便宜,现在越南很多工人的工资都有2000多,但他们的技术和熟练程度远远比不上中国工人,相当于1个中国工人抵得上3个越南人的工作量,并且他们还不愿意加班。
美国一家做毛毯的公司就表示,越南基建设施不完善,很多集装箱滞留在海上无法卸货。纺织巨头儒红公司还指出,在越南建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要10、20年的时间等待他们发展,他们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和生产链,企业不但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还要熬过这段时间,很少有企业能做到。
10月17日,外媒报道称,中国有5大产业独步全球,这是东南亚国家难以复制的,包括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纺织、家电这五类产业。在这些产业链中,有60%产业是安全可控的,并且很少依赖外企。
相对于越南的条件,很多产业还离不开中国,2018年,越南从中国进口1600亿货物,其中进口设备占到800亿,可见越南制造业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因此越南自己还没有独立起来,怎么服务于其他大型企业呢?
对于中国的这5大领先全球的产业,以及越南想要复制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你有什么看法?